在某個“買買買”群里無意間翻到這樣一條推薦:
會朗誦的棒棒糖
古詩+糖果,邊吃邊聽
嘗鮮價22.8/支,一支16g
打破傳統的學習方式!!
0糖0熱量,不導致蛀牙~
還有中國古典風背景音樂深情款款的視頻解讀——這是一顆會朗誦的棒棒糖!讓你邊享受甜蜜邊享受詩句。
看到這里,瞬間不淡定了。試問哪個寶貝能享受得了這份“甜蜜”?大概這就是對“甜蜜的負擔”最精準的解讀吧!
俗話說,需求創造產品。暫且不論設計師的營銷思路,能想出“一邊吃糖一邊學古詩”這樣清奇的學習方式,可見現實生活中的教育內卷已經達到相當程度了,連吃個棒棒糖的功夫都不肯放過!
想起曾經火爆全網的《雞娃寶典》,學霸爸爸把自己十多年的雞娃心得整理成一本300多頁的寶典,從學前到小學再到中學,孩子在各個階段各個學科應該掌握些什么,許多家長關心的學習問題、雞娃痛點,都在寶典中給出具體執行的方法和攻略。給大家看一看目錄,是不是焦慮感撲面而來?
人一焦慮起來就容易失控,因為有了對比嘛,就開始覺得自己失職,孩子不行,于是就急火攻心吼孩子。
而經常折騰之后,回過頭再看,發現孩子的能力還在原地打轉,親子關系疏離不少?,F在的我,不能說完全不焦慮孩子的學習,還是會有的,畢竟是親媽。
只是經過這幾次的無用焦慮復盤,我建立了一套幫助自己免疫焦慮的方法。今天咱們來聊一聊這個方法。
說實話,有孩子后想不焦慮太難了。這幾年我讀過的育兒書,沒有上百本也有50本了吧,“比較”對孩子的傷害早就了然于胸,可從領會書中道理到實際運用在孩子身上,還差了一條街的距離。
畢竟為人父母心,很難不去在意“別人家孩子”“別人家父母”。
就像姐姐的英語啟蒙,別的孩子3歲就能說字正腔圓的英語,而姐姐還只會幾句簡單的顏色、數字、招呼語。
怎么辦呢?我開始瘋狂地搜索英語博主的分享,跟著她們去買啟蒙教材。很遺憾,姐姐對這些教材完全不感冒。明明別人家的孩子也是這么教,為什么姐姐不行呢?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姐姐沒用心?
總之,越琢磨,越焦慮。
發現沒,我們焦慮起來的樣子特別不理智,然而我們卻不知,很多時候的焦慮都是在鉆牛角尖。
只看結果,忽略過程。
就像姐姐的英語啟蒙,我羨慕別的孩子3歲能說字正腔圓的英語,眼里看到的只有這孩子厲害的結果,忽略了這也許是他父母堅持了一年啟蒙教育的成果。
還有爸爸急火攻心給孩子布置學習任務,卻忽略識字不是一蹴而成,而是要靠日積月累。
愛抓著孩子短處,用盡全力去修補。
每個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樣,有長有短,別的孩子可能2歲能流利地背古詩,3歲能出口成章,可你家孩子就是不行。
為啥?因為每個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有快有慢。如果只盯著孩子當下的短處,用力去拔高,傷害的不止有孩子,還容易讓自己陷入焦慮的漩渦 。
可焦慮不是緩解一下就可以當作沒發生,畢竟,孩子的教育是繞不去的問題。如果焦慮來了,我想給大家幾個小建議:
別急,先觀察
這是我焦慮時提醒自己的第一句話。不管孩子在某方面有多少天分,我們的責任應該是先觀察孩子。觀察他的性格、興趣、能力、學習特點,然后根據自己觀察到的結果加以引導。而不是聽風就是雨,隨意給孩子施加學習壓力。
好比姐姐英語啟蒙那個例子。我的確花了不少心思從英語博主那學習經驗,可我并沒有評估姐姐的基礎能力,適不適合用那套教材作啟蒙。
實際上那套教材偏低幼,并不適合5歲的姐姐,其次教材里的繪本畫風也不是姐姐喜歡的,所以她學起來很沒勁。
如果撇開這些因素,我只顧著逼迫姐姐繼續用這套教材,最后的結果肯定不理想,姐姐的自信心會遭受打擊,我也會因為她的不得力,焦慮感加倍。
不抱怨,拒絕販賣焦慮給孩子
“誰誰誰都在學,就你不去!” “誰誰誰都會了,你要加油了啊” “再不好好學,你就趕不上人家了”
這些看起像“道理”“激將法”的方法,對激發孩子學習積極性一點幫助都沒有,反而增加了他的心理負擔,讓他和我們一起焦慮。不妨把這些話都收起來,想想怎么幫助孩子克服困難。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行,是我們沒用對教育方法。孩子不一定能發現問題,找到問題解決辦法,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是先引導孩子克服學習障礙,而不僅僅只是發牢騷。
不跟風,做有主見的父母
現在很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給孩子報了三四個興趣班,甚至更多??吹缴磉吅⒆佣荚诿γβ德祵W習著,我們難免會想:
???如果不報我的孩子會不會比別人差?
小朋友都在學,我的孩子會不會羨慕????
我們常常在報與不報間猶豫不定,焦慮又糾結。與其這樣焦慮,不如換個角度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的孩子有必要跟著學嗎? 他現在的能力如何,適合學嗎? 孩子自己想學嗎? 我讓孩子學的目的是什么?
想清楚這些問題,自己應該就有答案了。
一步步來,不用太著急
我們之所以焦慮,有個很大的原因是看著別的孩子優秀,自己不知道要怎樣教。然后越是不知所措,越容易病急亂投醫。
比如看到別的孩子優秀,就熱血一段時間,而不持之以恒。
其實無論大人、孩子對待學習都應該保持良好的節奏,羅馬不是一天建成,也不是一小段時間建成。對孩子的教育最怕心血來潮,半途而廢,這么做焦慮只會有增無減。
最后來個ending:
為人父母,難的不是如何培養孩子,難的是如何為孩子抗住四面八方無處不在的人為焦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