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恩怨情仇
第一節:夏侯霸奔蜀
高 平陵政變落幕了,并不意味著魏國的權力之爭就此結束了。
曹爽集團覆滅了,魏國權柄落入司馬氏的手里,但淮南地區還有一批效忠于魏室的將領,他們將在此后數年中掀起 一陣陣巨浪。 這場影響極其深遠的政變,確實改變了太多人的人生軌跡。
現在接著上一章的內容,我們來看看夏侯霸是怎么樣進入蜀國避難的。
夏侯霸奔蜀
就在夏侯玄離開長安應召回朝之時,夏侯霸做出了他一生之中最大的抉擇——潛逃進入蜀國度過余生!
夏侯霸心中非常清楚的明白,此去蜀國避難,與故國就是永別,此生再不可能落葉歸根了。夏侯霸在魏國的家人、朋友、親戚,以后是死是活,全憑司馬懿的裁決。而如今,他只能拋棄家國,拋棄官爵,拋棄在魏國所擁有的一切,厚著臉皮投奔敵國,尋求政治庇護——無他,保命耳。
為了躲避魏國追捕,夏侯霸奔蜀時選擇了一條極其難走的道路——陰平小道。
十幾年后,鄧艾率領數萬兵馬偷渡陰平小道滅蜀,其行軍過程尚且苦不堪言,更遑論單人匹馬奔蜀的夏侯霸了。
夏侯霸千里走單騎,倉皇投奔蜀漢。他騎馬南逃,進入陰平小道向成都方向急奔。要知道,蜀道歷來難走,而夏侯霸走的又是其中最為艱險的一條小道。這條道路崎嶇不平,路險谷深,稍不小心落入山谷就是粉身碎骨。
不久之后,夏侯霸在陰平小道中迷失了方向。最糟糕的是,他隨身所帶的糧食和飲水都用完了,而成都卻不知道在哪里!
前途漫漫,路在何方?
陷入絕境的夏侯霸,別無選擇,只能忍痛殺死坐騎,吃馬肉,飲馬血,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向南徒步入蜀。
迷路的夏侯霸,他非常知道自己的處境,在這種環境極其惡劣的荒山野嶺之中,如果不能盡快進入蜀國,他就會暴尸荒野,其尸體將會被野獸吃得一干二凈。
此時夏侯霸已經六十多歲了,年老體弱,連日的艱難前行已經將他的體力消耗殆盡。經過一段時間的長途跋涉,夏侯霸的鞋子走爛了,腳皮也磨破了,實在走不動了,只能躺在一塊巖石下休息,想恢復體力再做最后的努力。
這個時候,有一名蜀人路過。夏侯霸見狀大喜過望,連忙向路人打招呼,打聽去成都的路徑。誰想到這名路人瞥了夏侯霸一眼,竟然沒有回答就自行走了。
夏侯霸嘆了一口氣,眼中噙著淚水,如果不是這一場飛天橫禍,他堂堂的右將軍又何須拋妻棄子、出國逃命呢?
只要還剩下一口氣,我就是爬也要爬到蜀國!
夏侯霸振作精神,又爬起來趕路,步履蹣跚往前走……
這么多天以來,夏侯霸一路風餐露宿,狼狽不堪。夏侯霸又走了一段路,依然望不見蜀國的城邑,逐漸絕望了,看來就要葬身荒野。
幸好蜀國的情報部門很給力,得知夏侯霸叛魏歸蜀這個消息。
蜀國高層意識到,夏侯霸降蜀是一件對自己有利的政治事件,一則可以借此對魏國口誅筆伐,二則可以得到一位作戰經驗豐富的老將,三則還可以通過夏侯霸了解魏國內部的情況。于是蜀國急忙派人去陰平小道搜救夏侯霸,一定要將他安全帶到成都。
蜀國的搜救隊員經過一番努力,終于找到還剩下半條老命的夏侯霸。此時夏侯霸衣衫襤褸,蓬頭垢面,一臉滄桑,與落魄的老乞丐沒有什么兩樣了。夏侯霸獲救后,被送到成都覲見蜀國皇帝。
劉禪為什么要親自召見夏侯霸呢?
原來夏侯霸與后主劉禪是有親戚關系的。
早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某一天,曹魏名將夏侯淵侄女外出上山打柴時,被大齡青年張飛發現了。
盡管這個姑娘只有十三四歲,但長得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人見人愛。恰逢張飛路過,看見這位俏佳人,知道她是大家閨秀,遂將之掠奪回家拜堂成親了,這一故事情節和山大王搶良家女子當壓寨夫人沒有什么兩樣。
本著“為尊者諱恥”的著史原則,所以陳壽在《三國志·張飛傳》中是沒有記載下張飛搶老婆這一件人生大事。
張飛強娶夏侯氏為妻,不久之后,這個姑娘就懷孕了,先后生下兩個可愛漂亮的女兒。這對姐妹花長大后,她們都一起嫁給劉禪,為丈夫生兒育女,并先后成為后主劉禪的皇后。扯上這一層關系,原來夏侯霸的堂妹就是劉禪的丈母娘,而劉禪得叫夏侯霸一聲“表叔”。
后來夏侯淵在定軍山之戰中輕敵喪命,張飛的妻子請求收尸安葬夏侯淵,這稍微慰藉了夏侯霸的心。
有一句話叫作:“殺父之仇,不戴共天。”所以夏侯霸對蜀國充滿仇恨,日夜想帶兵殺入蜀國復仇。三十年來,夏侯霸始終不忘記殺父之仇,誰想到最后自己竟然要逃入蜀國避難,真是造化弄人!
當然,劉禪也知道夏侯霸一生的心結,他想借此機會化解表叔多年的心結。
夏侯霸到達成都后,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劉禪親自接見他。劉禪一和夏侯霸見面,就握著他的手解釋道:“令尊當年是在交戰之中陣亡的,不是我的先輩親手殺害的。”說完又指著自己兒子對夏侯霸說道:“這些孩子是夏侯氏的外甥。”劉禪想用這血緣關系淡化夏侯霸對蜀國的仇恨,將之拉攏到蜀國。
白發蒼蒼的夏侯霸,流著眼淚聽著劉禪的解釋。這些寬慰之話,給了無家可歸的夏侯霸久違的溫暖,他放下心中的仇恨,重新審視蜀國。
劉禪對夏侯霸禮遇有加,任命他為車騎將軍。這是一個高級別的武將官階,當年張飛最高軍銜就是車騎將軍。
這幾十年來,夏侯霸生活在仇恨之中,直到這一刻,他心中釋然了,轉變了政治立場,決定為蜀國效忠,發揮自身余熱。
姜維知道夏侯霸在魏國軍中擔任要職多年,必定掌握魏國軍政界很多第一手資料。為了了解魏國在高平陵政變后的實時動態,姜維專門去拜訪夏侯霸。
姜維見到夏侯霸后,開門見山地問道:“現在司馬懿已經把持了魏國朝政,你看他會不會有征伐別國的企圖?”
夏侯霸答道:“司馬懿剛奪權成功,他正在經營整理內部事務,鞏固國內統治,還顧不上對外征伐。但有一個叫作鐘會的人,雖然年紀尚輕,如果他一旦得勢,必然教唆司馬家族對外征戰,到時候將是吳、蜀兩國的憂患。”
夏侯霸說得不錯,此時的司馬懿確實無暇發動對外戰爭,他正在鞏固政變后的勝利果實。司馬懿還要抓時間做兩方面的大事:
一是繼續打擊忠于魏室的異己分子;二是拉攏更多人來支持自己。
而夏侯霸口中所說的那個叫作鐘會的青年,雖然此時只有二十五歲,但他是一個有才略有野心之人。
鐘會是魏國故太傅鐘繇的幼子,他憑借著家族的關系,很早就進入了仕途,交結了許多社會上流人物。
在正始年間,鐘會先后出任秘書郎、尚書、中書侍郎,仕途一片光明。鐘會是魏國政壇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生代明星,在士林中聲譽很高,蔣濟很看好鐘會,認為日后這個年輕人前途不可估量。
本節完。
本文節 選自: “藍水飛舟”《三國風云》系列實體書,在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臺輸入作者名字“藍水飛舟”搜索,即可自行購買正版書籍《三國風云》。
《三國那些事兒》陸續更新中……
完整版更新于:公眾號【三國故事】的「三國那些事」專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