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勞是傳統美德,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只有靠勤勞的雙手來創造,尤其在農村,村民們干任何一項農活,都不會偷懶。不過,不管做什么事情,還要講究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日前,攝影師一行到皖西南山區采風,在和村民們談到產業發展方面時,有的村民說,他種植蔬菜,一年有10多萬元的收入,有的村民說,他種植生姜,有一年的收入達到30多萬,還有村民說,他坐在家里,天天就能“領工資”。
村民們的說法引起大家的好奇,在農村,尤其是山區農村,一年有10多萬的收入亦是不錯,能掙30多萬更是出人意料,然而,在家里就能“領工資”不也是一件難得的好事么?看看當地村民怎么操作的。
首先,第一位村民,他流轉了成片的田地種植蔬菜,自己負責技術和管理,請村民們幫忙種植、除草、采摘等,再由專門的人進村收購,雖然種植蔬菜的面積和種類不少,但自己根本不覺得累,不過,操心是難免的,只是有一件事讓他看不過去。
收入還不錯,會有啥看不過去的?“你們看。”這位村民指著路邊的一堆堆茄子說,這些茄子都是丟棄的,因為其品相不好,或者是有疤,全部挑選出來了。現在種植賣菜,賣的不僅僅是菜,更是賣品相,品相不好,根本沒人要,否則的話,他的收入還要高出很多。
第二位村民種植的是生姜,他的操作模式和第一位村民很相似,也是自己負責技術和管理,然后請村民幫忙種植、除草、采收等,有一年,因為生姜的價格高,再加上收成好,除去所有開支,純收入達30多萬元,不過,近兩年,價格回落,收入低了一些,不過,他仍然在堅持種植生姜,期待著下一個“驚喜”。
村里尋求新發展思路的村民還有很多,有的村民看到附近村莊搞發展建設,做起仿古圍欄等,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特別紅火,如今,村莊發展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該建設的地方大都建設完成,如今,這些村民又在尋求新的發展。
公路邊,樓房旁,堆放著不少半成品圍欄。村民說,雖然現在沒有以前那么忙了,但不擔心,因為前期一年掙了往年幾年的收入。
現在,不少村民在陽光照射充足的屋頂上安裝太陽能光伏發電。“即使一個月不干活,也能領到工資。”村民笑著說,每月的收入有數百到二三千元不等,雖然不高,但畢竟是一筆收入呀。
當然,發展光伏發電需要前期投入資金,也有村民覺得,雖然天天有收入,但“不劃算”,因為投入的錢不算少,對此,您覺得呢?您知道還有村民能“撿”哪方面的便宜嗎?歡迎留言一起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