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個P啊!你說的是三國演義吧?
知道正史里關羽敗走麥城是一個參與了多少人的戰役嗎?
不是就你呂蒙一個,而是曹孫兩家從最高領導到下面大部分大將謀士的全力合謀。
蔣星煜先生考證說:“整部《二十四史》,也未有任何名將有過‘威震華夏’的聲勢。
那這一場戰役中,關羽一人究竟抵抗了多少魏吳兩國的謀臣大將呢?
先說曹操方面,曹操當時手下哪些人參與了從“威震華夏”到“敗走麥城”的戰役呢?
首先,基本上當時任何人和關羽打野戰都打不過。
至少兩倍兵力以內都打不過。
關羽表示,不好意思,打野戰方面我不是針對誰,我是想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曹仁:智勇雙全的智將被關羽圍困在樊城內喘不過氣來,無計可施。沒辦法,野戰完全打不過啊,出不去。
滿寵:當時協助曹仁駐扎在樊城抵御關羽,對關羽的圍困也是無可奈何,只勸阻了曹仁棄城逃跑的計劃 。
張遼:由于孫權向魏國稱臣,聯合曹魏攻擊關羽,張遼也從合肥被征召回來作為營救曹仁的援軍。
于禁:被關羽水淹七軍,被俘虜在江陵,后被孫權解救到東吳,受 虞翻 等人多次侮辱。
徐晃:當初協助曹仁征討關羽,駐軍在宛城,當曹仁被圍困時第一個率領軍隊前往解救,多次進攻也沒能解救出曹仁,前面就說了,魏國所有名將在打野戰方面完全不是關羽對手。
曹操又派遣將軍徐商,呂建等前去協助徐晃,還是不能攻破關羽的包圍圈。直到曹操再次先后派遣 殷署 ,朱蓋等十二營軍隊前往支援他,才勉強擊退關羽 。
龐德:被關羽俘虜,寧死不屈 。呂常;被關羽圍困在襄陽,無計可施 。
徐商 ,呂建:援軍
殷署, 朱蓋 等十二營軍隊:援軍
趙儼:擊退關羽的主要功臣之一,他派間諜通知曹仁,使曹仁知道外有救兵,以激勵將士。
董昭:當初孫權派遣使者致辭曹操,要求曹操不要泄露自己偷襲關羽的消息,以免關羽有所防備。董昭獻計勸說曹操,暗地里泄露出去,使關羽返回去保護江陵,公安,解除樊城之圍。
蔣濟:當初關羽包圍樊城,襄陽,曹操因為 漢獻帝 在許昌,臨近蜀軍,準備遷都。蔣濟勸說曹操不能遷都,應該派人勸孫權偷襲關羽的后面,答應割讓江南封賞孫權。
孫權方面呢?孫權首先不惜卑躬屈膝向曹魏稱臣,然后偷襲荊州。
呂蒙:破壞魯肅“吳蜀聯盟”方針,偷襲荊州的主帥,我不知道現代人眼中背棄盟約是個什么概念,反正我只知道東吳這種吃相太簡單粗暴太難看。表面功夫都不做的么。
蔣欽:孫權進討關羽,蔣欽率領水軍進入 沔水 。
潘璋:截斷關羽的退路,部下馬忠立大功。
朱然:隨孫權征討關羽,和 潘璋 到臨沮生擒了關羽 。
虞翻:跟隨呂蒙偷襲荊州,告誡呂蒙南郡內有埋伏,救了呂蒙一命 。
諸葛瑾:也跟隨去征討關羽。
陸遜:偷襲荊州的主要功臣之一。
是儀:跟隨前往討伐關羽。
吳范:預言家,郭嘉風范。“能擒獲關羽”“關羽有逃跑的跡象,說投降是假裝”的預言都實現了 。
全琮:勸說孫權征討關羽。
最后我們來看看關羽方面有些什么人手。
至于關羽本方的謀臣武將有王甫 、趙累。(后廖化被派出求援。)
還有兩個臨陣投降的傅士仁,麋芳 。背叛的劉封。
看到這個陣容,不說也罷。
即便這樣,魏吳兩國精英出盡,無恥被盟,友軍背叛,加上使用偷襲手段才能將關羽干掉。
綜上所述,志中記載關羽在荊州所要對付的敵方將領和謀士三十人左右,其中幾乎囊括魏吳所有的杰出將領。
關羽鎮守荊州的兵力不多,而于禁帶領的七軍就有可能比關羽鎮守整個荊州的兵力還要多,僅僅俘虜就過三萬。
關羽在215年攻擊益陽時的三萬軍隊也只是“號稱”,實際只有五千( 甘寧傳 )。
總的來說,當時關羽手中的守軍頂多也就三四萬而已。
敗走麥城,關羽最大的失誤,是沒有料到東吳會背棄盟約。
但是這個并不是軍事上的失誤,也不是政治上的失誤,而是“階級斗爭認識不足”所導致的失誤。
站在政治的角度,哪怕關羽贏了幾場,但是整體實力對比上曹操方面的實力仍然是比 劉孫 聯盟更強。
此時孫權背棄盟約偷襲關羽,在政治上是很愚蠢的。
而站在軍事的角度,孫權當時在軍事上最應該做的,應該是配合關羽的北上一起向曹操發動進攻。
曹操當時全力出兵對抗關羽,此時合肥甚至下邳地區的兵力都大量減少。在軍事上看的話,如果當時孫權及時出兵,完全可以直接拿下合肥甚至下邳。
但是孫權居然沒有,而是背棄盟約,向關羽下手了。
很多人說什么關羽是“大意失荊州”,但是在我看來,這完全不是大意不大意的問題。
就好像現在的國際局勢,如果說俄羅斯忽然向中國直接宣戰,直接以舉國之力全軍出擊東三省,然后中國措不及防之下東三省淪陷,你能說中國是在大意么?
不會。
為什么?
因為在政治和軍事上,此時俄羅斯出兵東三省打中國都是一個無論在哪方面看都不可能的事情。
東吳背棄盟約偷襲關羽,同樣是這樣的情況,這種在軍事和政治上都不應該的事情一旦發生,就根本不是大意不大意的問題。
最主要的是,當時關羽所面臨的對手,太強了。
那可是魏吳兩國的全明星陣容啊。
那么為什么東吳反水?因為曹操贏了,東吳世家還是世家,劉備贏了,就是階級轉換,草根上位。(具體內容在我其他文章里。這里就不細說了。)
大意失荊州?
這根本就是個扯淡的偽命題。
我很想知道,當時荊州這個局勢,換了誰來能扛得住?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指正修改錯誤之處,發表不同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