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民國版的“農夫和蛇”故事的梗概是:1940年10月11日凌晨,汪偽政權原偽“上海特別市政府”市長傅筱庵,在睡夢中,被跟隨自己幾十年的“忠誠”仆人朱升源,用刀砍死。
偽上海市市長 傅筱庵
一般“農夫和蛇”類型的故事里,“農夫”是正面形象,“蛇”則是忘恩負義的反面典型。但在上面的故事里,“蛇”卻是正面形象,“農夫”則是反面,因為傅筱庵是個大漢奸,雖然他家對仆人有恩,但仆人大義滅親,讓人拍手稱快。
關于傅筱庵被暗殺的過程,網上的資料多如牛毛,各種說法都有,但籠統上比較一致的是:蔣介石命令軍統特務頭子戴笠暗殺傅筱庵,戴笠又安排軍統特務執行暗殺行動,軍統特務則收買了跟隨傅筱庵多年的廚師,最后由這個廚師在半夜趁傅酒后熟睡,用刀砍死了他。
那么,各種不一樣的說法都有哪些呢,我統計了一下,大概有4個版本:
版本1:特務史愛琴組織,通過魚攤結識傅筱庵的廚師,并設美人計收買廚師,廚師未動手,特務殺傅筱庵。
在傅湘源著的《青幫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外傳》一書中,大概是這樣說的:
軍統局特務打聽到傅筱庵家里有一個廚師,這個廚師跟隨傅筱庵多年,且是傅的浙江老鄉,深得傅的信任,他每天早晨四五點鐘從傅家的后門出來買菜。于是特務們就在菜市場設置了一個魚攤賣活魚。一天,他去買菜時看到這個魚攤的鮮魚很便宜,便經常到這里來買魚。這樣時間久了,雙方便搭訕起來。魚攤主人知道他也是寧波“阿拉”,便給他敬煙點火,非常近乎,漸漸了解了他的情況。
隨后軍統特務使出美人計。由一個女特務史愛琴冒充廚師失散多年的姨母,與廚師建立聯系。廚師自小父母雙亡,且離家十幾年,在上海也是舉目無親,倍感孤獨,現在知道上海竟然還有親戚,感到十分高興,便經常和這個“王姨母”走動。王姨母對廚師噓寒問暖,經常給廚師做可口的家鄉菜,還給他洗衣服、做新衣服,最后竟然還給廚師介紹了一門親事,姑娘名叫蕊娣,年方雙十、貌美如花,讓活了30年還沒碰過女人的廚師欣喜若狂。不用說,蕊娣自然也是軍統特務。
兩人婚后,如膠似漆,恩恩愛愛,“妻子”蕊娣經常對廚師吹枕邊風,勸他不要再給大漢奸傅筱庵當仆人了,不會有好結果的。如果能殺了傅筱庵,兩人逃走去做一世的夫妻,還能得到獎金銀圓兩萬塊,而且國民黨還給官做。廚師最終被“妻子”說服。
廚師雖然被“妻子”蕊娣說動了,但是他還是不敢下手,他平時殺雞宰鴨還有經驗,真的要他殺人,卻覺得很是為難。“姨母”史愛琴告訴他,只要把“姨父”帶進去,就算他完成了任務。而這個姨父,則是綽號叫“廷寶活鬼”的國民黨軍統特務。他智勇雙全,雙手能開快慢槍,還能化裝成多種多樣的人物,是個殺人老手。
于是在10月10日晚上,廚師將化裝成收破爛老漢的“廷寶活鬼”,帶入了傅公館,藏到了傅筱庵臥室的大衣柜里。在晚上醉醺醺的傅筱庵赴宴回來睡熟后,“廷寶活鬼”用宰豬刀在傅筱庵頭上砍了三刀,將其殺死。
“延寶活鬼”砍死了傅筱庵,時間正在夜半光景,欲想和廚師一同出門逃遁,但恐夤夜人靜,在路上碰上日本兵,就躲在廚房里。到翌晨,便肩背菜籃,扮作上菜場買菜的模樣,開啟后門,快步來到史愛琴的住處。
次日早晨七時,傅筱庵的老婆不見傅筱庵下樓洗臉,以為他身體不爽,便步上樓梯。推開房門一看,頓時嚇得魂不附體,不由失聲大叫起來。只見死者的腦袋已劈成幾瓣,腦漿外溢,染在床褥和地板上的鮮血都凝固了,一把宰豬的利刃還放在死者身旁。
廚師引線暗殺傅筱庵后,隨同女特務史愛琴、新婚妻蕊娣以及“廷寶活鬼”到了約會地點。這些國民黨“軍統”特務做事都是“過河拆橋”,翻眼不認人的,便把過去對廚師許下的諾言來個全部否定。暗殺傅筱庵前,他們口口聲聲答應給他銀圓兩萬塊,并和蕊娣到重慶向“軍統”頭子討官加封,坐享榮華。誰知這時他們僅給他兩千塊錢,就把他一腳踢開了 。
版本2:萬墨林組織實施,杜月笙保鏢收買廚師朱升源,朱殺傅筱庵
在楊帆的《杜月笙大傳》中,描述了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
戴笠接到老蔣暗殺傅筱庵的命令后,覺得在上海的地界,暗殺傅筱庵這樣身份比較顯赫的大漢奸,必須得找好哥們杜月笙幫忙。杜月笙是上海的青幫頭頭,黨羽眾多,徒弟門生遍布上海甚至全國各行各業,刺殺的事托付給杜月笙,更加穩妥。
戴笠
杜月笙當時已經在香港生活了兩年多了。1937年11月,杜月笙為了日本人拉攏他做漢奸,只身逃到了香港,而他在香港的生意則安排給徒弟和門生們打理,特別是他的大管家萬墨林。在杜月笙不在上海的日子里,他就是杜月笙的全權代表。
戴笠把刺殺傅筱庵的任務交給了杜月笙,而杜月笙則把任務安排給了大管家萬墨林執行。
傅筱庵的公館地處日本控制區虹口,戒備森嚴,五步一哨,十步一崗,一般人無法接近,暗殺行動十分困難。因此,杜月笙指示采取“迂回戰術”,命令萬墨林等人施巧計使傅筱庵禍起蕭墻,腋下生變。于是萬墨林向杜月笙的眾多手下布置任務,打探傅公館的內部情況。
沒有多久,杜月笙留在上海的一個張姓保鏢打聽到了一個消息。說是傅筱庵家有個老傭人叫朱升源,自幼父母雙亡,從小就在傅家當傭人,剛到傅家的時候,專門服侍傅筱庵的父親。由于為人可靠,手腳勤快,很得傅筱庵的父親信任。傅筱庵的父親臨終時,特地囑咐朱升源好好服侍傅筱庵。朱升源不負所托,一直隨侍傅筱庵30多年,對傅筱庵盡心盡力。傅筱庵當了漢奸后,整天擔心被殺,疑心疑鬼,連自己的老婆都不敢相信,唯獨信任朱升源。朱升源在去傅筱庵家做傭人之前,在日本人的工廠里做過童工,受盡日本資本家的欺負,對日本人非常反感。他曾勸傅筱庵辭去大道市市長職務,免得遭人暗算,但傅筱庵聽不進去,朱升源因此對傅筱庵日漸不滿。
萬墨林從杜公館的工作費中拿出兩萬大洋交給張姓保鏢,讓他去策反朱升源。至于張姓保鏢是怎么策反朱升源的,是通過開賣魚攤與朱升源接觸,還是通過開飯館與朱升源接觸,書中并沒有寫。
杜月笙大管家 萬墨林
1940年10月10日晚,傅筱庵乘坐裝甲汽車去參加日本人舉行的宴會,凌晨3點左右,喝得大醉而歸,進屋便一頭倒在床上,呼呼睡去。
朱升源見時機一到,將事先準備好的菜刀藏到短襖衣襟里,躡手躡腳地進了傅筱庵的房間。見傅筱庵仰面朝天,鼾聲如雷,便掄起菜刀,照著傅筱庵的脖子猛砍下去。傅筱庵沒來得及哼一聲,便已命赴黃泉。
隨后,朱升源騎上早已備好的自行車,逃到法租界,由萬墨林安排躲藏起來,后由軍統局滬一區安排,經浙江金華逃往重慶。朱升源到重慶后,與杜月笙接上了關系,杜月笙轉告知戴笠后,戴笠給朱升源發了5萬元獎金。朱升源靠這筆錢,在重慶張家花園開了一家小型手工卷煙廠,從此以此為生。
版本3:萬墨林組織實施,通過杜公館門房老杜與傅筱庵廚師朱升源的關系,讓廚娘設“美人計”勾朱升源上鉤,朱殺傅筱庵。
這個故事是在一部有聲小說中聽到了,暫時找不到小說的名字:
自從杜月笙去了香港,他的生意都交給了大管家萬墨林管理,那時萬墨林就住在了杜公館。自打接受了杜月笙安排的暗殺傅筱庵的任務,萬墨林一直在想盡辦法打探傅公館的內部情況。
一天晚上,他睡不著就起來在杜公館里溜達,發現門房的燈還亮著,有人在里邊聊天。他走進門房,看到門房老杜正在和另外一個男的喝酒。桌上的下酒菜很簡單,就一包花生米。老杜一看萬管家進來,急忙站起來解釋,說這是他的老鄉老朱,來看他,于是兩人就在門房里喝點酒敘敘舊。要是杜先生還在的時候,他是萬萬不敢這么干,這不杜先生去了香港,來杜公館的人也少了,他也沒什么事可忙,正好老鄉來看他,才大著膽子和他一起喝點酒。
萬墨林本來想訓斥老杜幾句,但一聽到老杜說他的老鄉在傅市長家當廚子,就急忙問是哪個傅市長。老杜的老鄉老朱這時也站起來,唯唯諾諾的說就是傅筱庵。聽到這個名字,萬墨林的腦子頓時一激靈,這不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嘛,一直在打聽傅家的情況,原來知情人就在身邊。于是萬墨林馬上換了個臉色,和顏悅色的對門房老杜說,杜先生不在,家里也沒那么多事,以后你可以和老鄉多來往,在大上海能有個老鄉很不易啊,喝點酒也沒關系的,只要不耽誤明天的工作就行。門房老杜見萬管家這么客氣,感激的不住點頭哈腰。
萬墨林問老杜,你老鄉來就用一盤花生米招待,太簡單了吧。就叫來廚房一個管事的婦人,給二人端來幾盤菜,都是有魚有肉的大菜。兩人感謝萬分,傅筱庵的廚師老朱也向門房老杜夸贊萬管家對下人太和善了,滿臉的羨慕,并訴苦說傅市長對下人從來沒有這么客氣過,門房老杜則抓住機會一通顯擺,把杜月笙和萬墨林吹上了天。
自此這個交朱升源的廚師經常趁休息來杜公館和門房老杜喝酒,每次萬墨林都安排廚房的管事婦人給他們好酒好菜招待,這位婦人也經常坐下來和他倆一起喝酒。其實這位婦人就是軍統的特務。
這名婦人和朱升源混熟了,兩人越聊越“投機”。婦人貌美妖嬈,男人光棍多年,兩人都是人至中年,一個未婚,一個夫死未再嫁,于是就順理成章的滾到了一起。這位婦人利用朱升源對傅筱庵當漢奸的不滿,頻吹枕邊風,并曉以民族大義,最后說動朱升源殺了傅筱庵。
1940年10月11日凌晨3點多,傅筱庵參加完宴會醉醺醺回來了,朱升源端給他一碗銀耳湯,但傅沒有喝,躺在床上就睡著了。朱升源待其睡熟后,拿著刀悄悄進了房間,對著傅筱庵的腦袋砍了三刀,傅當場斃命。
朱升源殺死傅筱庵后,就拿上竹籃,騎上自行車,從傅家后門出去。因為平時朱升源每天都是早晨四五點鐘出去買菜,傅家的警衛人員并沒有阻攔他,放他出去了。
朱升源騎車直奔婦人的住處,兩人會合后,在軍統人員的安排下,就逃到了北方。后來兩人拿到了軍統給的五萬元獎金,在北方過上了安穩日子。
這位婦人也是軍統特務,一開始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才哄騙朱升源,和他作假夫妻。但是隨著交往的深入,她發現朱升源是個可靠、忠厚的老實人,也有一手炒菜的好手藝,就萌生了退出軍統、真正的和朱升源過日子的念頭。她把想法上報給了上級,戴笠答應了她的要求。
版本4:特務陳恭澍組織實施,通過杜茂開酒館結識并收買傅筱庵的仆人朱升,朱殺傅筱庵。
在任中原著的《戴笠全傳》中,是這樣寫的:
由于刺殺汪精衛的計劃,被傅筱庵泄密,蔣介石十分震怒,下令戴笠將傅除掉,戴笠把刺傅任務交給了軍統局上海區區長陳恭澍。
保密局上海站站長 陳恭澍
陳恭澍派特務從外線狙擊傅筱庵,幾次都因傅的保鏢防守嚴密而告失敗。于是陳恭澍另辟蹊徑,派人物色傅筱庵身邊的人下手。經過多方了解,陳恭澍把目光鎖在了傅筱庵的仆人朱升身上。朱升,山東人,是傅筱庵在1927年被國民黨通緝避居大連時所雇,負責照顧傅筱庵的飲食起居,隨其走南闖北13年,深得傅筱庵的信任。此人對主人忠心耿耿,但卻有著強烈的民族正義感。傅筱庵投靠日本人后,朱升多次規勸他辭去偽職,以免遭人唾罵,但傅筱庵根本不聽。為此,朱升很是惱火,無奈的他只能借酒澆愁。
為了在內線打開缺口,陳恭澍派杜茂在傅筱庵住宅附近開了一家酒館。一日,朱升在公館覺得無聊,于是便來到了公館外的馬路上溜達。當他看見這家新開的酒館時,一時興起,便信步走了進去。“店主”杜茂一眼瞥見朱升,便熱情地招呼道:“老阿哥,小店剛剛開張,請多多捧場!”
朱升在酒館吃過一次酒后,感覺很是稱心,于是他便成了這里的常客。久而久之,朱升便和“店主”杜茂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一次,酒酣耳熱之際,朱升把對主人的不滿和盤托出。他說,主人不應該去當漢奸,更不應該出賣許天民等人。見時機成熟,杜茂便因勢利導,勸他為民除害。杜茂承諾,事成之后,給他5萬元的賞金,并協助他安全逃離。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朱升決定答應杜茂的要求。
1940年10月10日,傅筱庵從法租界親友處赴宴歸來后,已是11日的凌晨3點。傅筱庵回府后,朱升照例端給他一碗銀耳湯。這時的傅筱庵邊打哈欠邊說:“太累了,不吃了!”見他沒有食欲,朱升遂服侍其睡下。
傅筱庵有獨睡的習慣,因而其獨居一室,這給刺殺行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內部環境。待傅筱庵睡熟后,朱升躡手躡腳地進入了傅筱庵的房間,對準傅筱庵的喉嚨和腦袋連砍三刀,傅筱庵連呼救都沒來及,就當場斃命。
見傅筱庵已死,朱升邊輕輕關上房門,從屋里退了出來。然后按照和軍統特務事先的約定,拎一只菜籃,推一輛自行車,向傅家后門駛去。在后門,朱升遇到了值班的警衛人員。他說:“市長今天要回請客人,他讓我去市場買幾只新鮮的甲魚回來燉湯。”警衛人員見他是傅筱庵的老仆人,因而也沒多加盤問便放行了。路上,他遇到了一個女仆,便謊稱辭職回家。很快,朱升便在軍統人員的接應下,離開了上海,輾轉到了重慶,而且他也拿到了軍統允諾的5萬元獎金。
以上4個版本的故事,各不相同,又都描寫得栩栩如生,但又各有不少疑點。
1. 傅筱庵的仆人(或廚師)到底是誰策反的?
我傾向于相信后三個故事中提到的,也就是萬墨林或陳恭澍組織策反的。
臺版《杜月笙傳》一書,作者章君谷是杜月笙的親友。在該書中,由杜月笙的門生陸京士寫的前言中說,1966年12月21日,他邀請了杜月笙的家人親屬、友好門下餐敘,聊聊為杜月笙寫傳記的事。而邀請的名單里,就有萬墨林。而該書中關于暗殺傅筱庵也有如下的描寫:
“與張嘯林同樣被我地下工作人員制裁的不久又有杜月笙的另一位好朋友,中國通商銀行先前的大老板傅筱庵,傅筱庵落了水,負責執行的人,便是杜月笙舊日的保鏢,他得到萬墨林的首肯,拿了杜公館兩萬大洋的工作費,說動常到杜家走動的宅廚司朱老頭,在禁衛森嚴,如臨大敵的虹口傅市長公館,一斧頭送了傅筱庵的終。”
很顯然這個情節是萬墨林本人提供和首肯的,唯一不同的是,這里講的刺殺工具是斧頭,其他故事里大多都說的是用刀。
而為什么我又說陳恭澍也有份呢?對于陳恭澍是否組織了這次暗殺活動,并且到底用的是刀還是斧頭,在陳恭澍的著作《英雄無名》一書中都有記錄。陳恭澍歷任軍統局北平站站長、天津站站長、局本部代理第三處處長、上海區區長等職,先后組織策劃刺殺許多漢奸,一度令漢奸、日寇聞風喪膽,號稱軍統第一殺手。在他晚年出版的回憶錄《英雄無名》中曾這樣寫道:
第二行動大隊」事先就有書面報告,報告中具體的陳明,已「打通」了傅某身邊的傭人,名叫朱升者,正待機行事中......第二隊向朱升提出要他「干掉傅某」的意向后,朱升毫不勉強的完全同意了,隨之,朱升也表示希望事成之后,能夠得到五萬元的獎金,第二隊也同樣的承諾了。這件事也就是這樣「敲」定的。
......是一拍卽合,兩廂情愿,旣未動說詞,也不帶瞞哄,這該是本案成功最切實際的要素。
外間傳說,傅家的傭人朱升與杜家的門房是山東同鄉,平日就有過從,因而搭上了關系,其后才談開來的。惟事實上是否如此,在第二隊轉上來的報告中,并沒有提到這一層。
......在當時,凡是牽涉到杜家(杜月笙家)的事,第二隊總是一筆帶過,略而不詳,到現在我才明白,并不是第二隊的同志們想打馬虎眼,其用意,是想把杜家的關系撇得干干凈凈,以免沾染上是是非非。其間,顯然是有原則的。只因筆者太嫩了,還理解不到那么多。這雖然是兩句閑話,可也都是實情。
朱升何時行動,并沒有預定的期限,這的確要看機會;沒有機會急不得,有了機會失不得,完全系于朱升一身。我們事先不只一次轉詢朱升需要什么支持,他說:「你們使不上勁」。既然如此,我們也只有殷殷的期待了。也有人問過:「你們為什么不想辦法、造機會?」說來慚愧,我們沒有這份本事。
......沒料到就在雙十節的第二天--十月十一日上午,交通員取回來第二隊的書面報告。
報告是用明文寫在一張小紙條上,不用密碼,也沒有暗語,而且連封套都不加......這表示是「最速件」。照規定,交通員只能盡快的傳遞,絕不許打開來看一眼。
......第二隊的報告內容非常簡單,主要的是說朱升已完成使命,刻已安全脫險,正由陳默同志等護送至浦東途中,俟到達安置后,再為詳報。
于是...責成該隊對朱升義士妥為照顧,在情況許可時應卽將朱升義士送至后方為宜;倘如他另有投奔之處,則依其意愿可矣。
傅筱庵被殺的事,發生于十一日清晨三點多鐘,早報上好像都還沒有,晚報上全來了。而且有些報館,早在中午時分就在各馬路沖要地區貼出了「號外」。這件事千眞萬確,已無疑問。
此一消息當時上海的日報、晚報、大報、小報全有,只可惜現在找不到了,茲承裴可權兄覓得一紙重慶大公報的剪貼,其文如下:
二十九年十月十二日重慶大公報中央社香港十一日電,滬訊:「十一日晨,虹口敵軍防區內,發生一鉅殺案,被殺者為滬偽市長傅逆筱庵,當時卽傷重斃命。消息傳出后,全市人民無不稱快......
「十日晚,傅逆在法租界親友處聚宴,至十一日晨三時始返寓所就寢。其妾住居后房,至四時許,妾聞異聲,急趨前探視,發覺傅逆滿面流血,計中三刀,一在眼部、一在下頦、一在頸部,尤以頸部傷勢最重,頭顱幾將割斷,下頦則削去一塊,眼球亦將挖出,氣息已無,兇手逃逸無蹤。
「敵方得報,即派員調查,認為傅逆門禁森嚴,外人絕難輕易出入,乃檢查室內,發覺一老仆名朱升,又名陳中南者,已失蹤。敵除在虹口一帶特別戒嚴搜查各居戶外,并派員會同租界巡捕至南京路某號朱之寓所搜捕。據同屋人云:朱夫婦已于周前遷移,不知何往。
「據悉,朱系山東人,年四十二歲,傅逆于民國十六年被國府通緝避居大連時所雇,隨傅逆已十三年,來滬后任傅逆臥室清潔工作,月薪二十二元。
「朱于殺傅逆后,乘自行車出門逃逸,途中曾遇另一女仆,諉稱已辭職返家云。傅逆被殺后,敵偽均極為震驚惶恐,除電偽政院報告外,并嚴緝兇手,懸賞五萬元,敵方并令京滬火車停駛,以便搜緝......
以上這一節中央社的新聞報導,是我見到過的公開資料中,最詳細的了,雖不敢說是最確實的,我看也是最接近事實的了......
朱升所用的器具,報導中有刀、有斧,在工作報告中,所用的是普通的斧頭,并不是什么特制品。
這位義士的姓名,在資料中見到的有好幾個,如朱升、朱生、朱升源等,只有中央社說還叫「陳中南」,不知有何出處。在「上海區」所接獲的工作報告中,他的名字是「朱升」......
朱升是否在公共租界南京路有住所,當時我們未加注意。報導中說他有妻室,事后已遷移不知去向,對于這一點,我們亦未加留意。據中央社說,朱升山東人,年四十二歲,可是在其它許多報導中,都叫他「朱老頭」,這就不大對了,四十二歲的人,怎么稱得上是「老頭」?中央社說傅某被政府通緝于民國十六年避居大連時雇用了朱升為下人,前后已有十三年,為傅某料理臥室清潔工作,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聽差」,并不是傳說中的廚房大司務。
聽差的比大司務更合乎情理,在老法的大宅門里,大司務向老爺回話,只能站在門外頭,叫「進來」,才能進去,伺候老爺的聽差,因為慣了,穿房入戶才是常事。
朱升殺了傅筱庵之后,的確是乘腳踏車脫離現場的,其后的事,執行單位另有報告。
根據以上陳恭澍的記述,顯然他也是這場刺殺行動的組織者之一,而另一方則是杜月笙的大管家萬墨林。杜月笙曾向戴笠說過,他的人可以參與組織行動,但是不能由他的人實施刺殺,因為傅筱庵也是他的朋友,他不想外界傳出是他的人刺殺了傅筱庵,這對他的名聲不利。顯然戴笠答應了杜月笙,這才有陳恭澍講述的“凡是牽涉到杜家的事,第二隊總是一筆帶過”。
上海青幫大亨 杜月笙
根據陳恭澍的講述,是由獨家的門房和傅筱庵的仆人朱升牽線的,也是比較靠譜的。至于萬墨林是否讓軍統人員扮演的廚娘設美人計進一步勸說朱升,則陳恭澍的書中沒有說,也無其他資料可證實。但是“中央社”的報道中說朱升有妻子,并在刺殺傅筱庵后夫妻倆一起逃了,那這個妻子是否就是那個“廚娘”,則不得而知。
2. 傅筱庵到底是不是仆人親手殺的?
因為傅公館守衛森嚴,帶進陌生人進入是不可能的,而且根據資料,傅筱庵每日睡覺的房間不固定,不到睡覺的時候任何人包括傅筱庵的妻子、姨太太都不知道他晚上在哪個房間睡覺,所以由軍統人員潛伏進傅家暗殺他是不靠譜的,這一點無論在上邊陳恭澍的講述里,還是軍統另外一位大員沈醉的回憶錄里,都有提到。所以,仆人朱升親手殺了傅筱庵,是比較確定的。
3. 仆人到底叫什么名字?
上邊陳恭澍講述的話里,已經說到了,刺殺后當時的各種資料里,關于這位義士的名字,就有好幾個,如朱升、朱生、朱升源等,“中央社”則說叫陳中南,不一而同。
所以在后世的各種書籍和資料里,關于這個仆人的名字,也是叫得五花八門。比如,在“傅筱庵”的百度百科里,叫他朱升源。在傅湘源著的《青幫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外傳》一書中,只用了廚師這個稱呼,沒有說姓名。在楊帆的《杜月笙大傳》中,叫他朱升源。在《沈醉回憶錄》中,又叫他朱升。在任中原著的《戴笠全傳》中,也叫他朱升。而在任中原著的另一本書《杜月笙全傳》中,則又叫朱升源。
綜合看來,朱升這個名字,更靠譜一些。
4. 仆人的身世。
上邊四個故事中,有的說朱升是浙江人,有的說他從小就在傅家做工,服侍過傅筱庵的父親,又服侍傅筱庵,是兩代忠仆。也有的說他是山東人,是十幾年前進傅家做仆人的。
結合陳恭澍的講述,以及萬墨林的故事,個人感覺朱升是山東人相對靠譜。而在《沈醉回憶錄》中,則講到“朱升為傅筱庵父親的親隨,從小在傅家長大。傅筱庵父親在臨終前托朱全心全意照料他這個最鐘愛的獨生子,朱發誓一定不負所托。”
5. 朱升的結局。
在《沈醉回憶錄》中有這樣的記載:
在戴簽接見過的一些人物中,還有幾個值得一提。如暗殺汪偽政權上海市長大漢奸傅筱庵的主要人物朱升。當時許多報紙和雜志稱之為"義仆"。朱升為傅筱庵父親的親隨,從小在傅家長大。傅筱庵父親在臨終前托朱全心全意照料他這個最鐘愛的獨生子,朱發誓一定不負所托。幾十年間,他忠心耿耿地執行著老主人的遺言和自己的誓言,終年隨傅在一起。傅任漢奸市長后怕人殺他,連自己姨太太都信賴不過,卻完全相信這位老管家。后來經軍統特務們多方勾引與朱結識,和他結拜兄弟,進一步說服他。朱在喝過幾杯血酒之后,引特務們進入傅的寢室,并親手持刀協同特務們將傅飲死,反鎖房門,從容逃出。戴笠第一次約見他時,我特地趕去看看。他見到戴笠,還痛哭流汁,感到對老主人不起。他得到戴給的一筆獎金后,便在重慶張家花園開了一個小型卷煙工廠,還按月拿軍統的津貼和實物。
軍統少將 沈醉
從沈醉的記述中可以看出,朱升確實得到了善待,并不是第一個故事中講的那樣,事成之后,軍統特務“就把他一腳踢開了”。但是沈醉卻講朱升引特務們進入傅筱庵的寢室,這顯然是作為非當事人的錯誤記憶了。因為上面陳恭澍的講述里,已經明確提到,軍統特工們沒有辦法進入傅家,只能完全依靠朱升來完成暗殺。
【后記】終于寫完了,統計了一下竟然9000多字!這已經完全超出了大部分自媒體文章的字數了吧,太出格了,恐怕沒人有耐心能把文章看完。不管怎樣吧,花了幾個月看各種圖書和資料,又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寫完這篇文章,個人心里是挺開心的。我不是為了寫這篇文章而看書的,是在看書的過程中,看著看著發現了問題,才萌生了寫文章的念頭,而且又不想應付,于是就羅里吧嗦地寫了這么多字。
(淺水亦深淵 獨家撰稿,轉載請告知)
(1:12 2022/10/7, 星期五)
參考資料:
百度;
《青幫大亨-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外傳》,傅湘源著;
《杜月笙大傳》,楊帆著;
《杜月笙傳》,章君谷著(臺);
《杜月笙全傳》,任中原著;
《戴笠全傳》,任中原著;
《沈醉回憶錄》,沈醉、沈美娟著;
《英雄無名》,陳恭澍著;
有聲小說《滬上青幫》,關勇超播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