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筆下的《星空》,夜空是洶涌的海洋,里面翻滾著氣流、云層和光線。
天上繁星和明月,都是淺黃色的明亮光團,一個個在旋轉閃耀。
柏樹如同黑色火焰,熊熊燃燒,直上天際。
黑夜中本該靜止的風景并不平靜,像一曲喧囂的旋律,在平面上跳躍、流動,幾乎要掙脫紙面。
欣賞《星空》的觀眾,一眼就能從畫中看見一股撲面而來的奔騰情緒。
在這幅最著名的作品里,梵高拋棄了傳統定點透視繪畫技巧,沒有展現立體感,反而把景物堆積在同一平面內。他用對比鮮明的色彩,大刀闊斧的筆法,夸張地繪制了一個色彩鮮艷的夜晚。
跟同時代的傳統風景畫和印象派風景畫相比,《星空》的筆法和色彩都更加夸張。梵高作品開啟了“后印象派”的風格,預示著藝術史上現代藝術的誕生。
《星空》,還有個名字叫《星月夜》,畫于1889年,這幅畫現在收藏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間隔133年,畫中的一輪明月,依然保持著如同太陽一樣的明亮黃色。這種色彩,稱為“印度黃”。據說印度黃的顏料,來自于牛尿,也就是說,《星空》中的這輪明月,實際上是用印度牛尿染黃的。
關于牛尿中的印度黃,我們從頭說起。
黃色顏料
在人工合成顏料的研制成功之前,天然色素的來源有3種:礦土、植物、動物。
17世紀,歐洲畫家使用的黃色顏料都是來自礦物和植物,包括偏紅的橘黃色,淺淡的檸檬黃,還有柔和的藤黃。橘黃色來自礦石雄黃,成分是As4S4,一種含砷的硫化物。檸檬黃來自礦石雌黃,成分是As2S3,也是含砷的硫化物。藤黃色來自植物,是藤黃樹凝固的樹脂。
用這3種黃色色素作畫,不容易褪色,能長時間保留原色,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有毒。砷化物有毒,我們熟悉的劇毒物砒霜,里面就含砷。
后來,商人從印度進口了一種名為“印度黃”的新型黃色顏料,這種黃色顏料無毒,在陽光照耀下能持久不褪色。印度黃引入歐洲之后,比已有的黃色顏料,更受歡迎。
印度黃的來源
交到畫家手中的印度黃原料,是一顆顆柔軟的黃色小球。小球碾碎后的粉末,能夠溶解在水中,跟其他原色的色素顏料混合,調配出五顏六色的色彩。
輕盈的水溶性粉狀顏料,跟雄黃之類的礦物顏料不同,這種有機顏料不僅適用于油畫,還適用于水彩畫。印度黃能呈現出透明質感的亮黃色,成為許多藝術家的首選黃色顏料。其中最著名的用戶,就是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他用印度黃,在《星空》里繪制了一個明亮的黃月亮。
印度黃的來源和成分都未知,商人說印度黃是從印度本土的灌木中提取的植物色素。但是這種黃色小球散發出一股刺鼻的氨氣味(尿騷味),用戶懷疑其中還參雜著駱駝尿,或者是牛的膽汁。
商人從印度的加爾各答港出發,把印度黃運輸到英國。英國植物學家約瑟夫·胡克爵士順藤摸瓜,找到加爾各答博物館的館長穆哈吉,詢問印度黃的確切來源。
印度黃并不是遍地都有,全印度只有唯一一個地方,名叫蒙吉爾城的小城才會生產印度黃。館長沿著恒河,來到印度黃的產地,目睹了印度黃的生產過程。
負責生產原料的工人,不是種植工人,而是擠奶工。在蒙吉爾城郊區,飼養著一種專門生產印度黃的黃牛。這種黃牛除了水和芒果樹的樹葉之外,什么都不給吃。 “因為芒果葉能增加膽汁色素,使尿液呈現亮黃色。”
因為長期營養不良,黃牛瘦骨嶙峋,患有嚴重的泌尿系統疾病,不能自主排尿。每天擠奶工像擠奶一樣,按摩黃牛的泌尿器官,人工加壓幫助它排尿。黃牛每天排尿4次, 擠奶工收集尿液,裝在陶罐里,用小火慢慢燒煮。牛尿里的液體蒸發之后,陶罐中留下黃色沉淀物。把黏糊糊的沉淀物搓成一粒粒的小球,放在陽光下暴曬干燥,就做成了印度黃的原料。
在生產原地,商人以每斤1盧比的價格購買印度黃,運到加爾各答后,價格能漲100倍以上,1斤能賣100~200盧比。
用尿垢雜質做成顏料,印度黃的生產工藝讓人非常震驚。但是除了博物館館長之外,沒有其他的目擊證人,大家繼續爭論著印度黃的起源。
印度黃是不是來自牛尿?這個問題,一直到印度黃停產后,又過了30年,才找到確定答案。
印度黃成分
化學科學在19世紀已經蓬勃發展,天然色素的成分分析是其中一項研究主題。
1880年代,德國化學家分析了印度黃的成分,其中有51%的優黃酸和42%的揮發性物質。優黃酸是一種葡萄糖醛酸的衍生物。葡萄糖醛酸在生物體內廣泛存在,它是葡萄糖氧化之后的代謝產物。不僅動物體內有葡萄糖醛酸,植物中也含有葡萄糖醛酸。
分析結果出來了,化學家只能證實印度黃是來自動物或植物的有機顏料,并不能肯定它來自尿液。
過了幾十年,在1950年代,現代化學家再次從檔案館里拿出當年的印度黃樣本,使用質譜儀分析顏料成分。這次有了新發現,在樣本中,化學家找到了以前沒有檢驗出來的新物質:馬尿酸。
馬尿酸是一種常見的反芻動物代謝物,存在于馬、牛、羊之類反芻動物的尿液里。給動物喂食富含多酚的食物后,尿液里馬尿酸的濃度會有顯著增加,而芒果葉富含多酚。
馬尿酸的發現,給“印度黃產自只吃芒果葉的黃牛尿液”這個爭論多年的“謠言”,敲上確定的印章。
總結
最終確定印度黃來源時,印度黃已經停產多年。
隨著合成色素的興起,天然色素逐漸退出市場。以虐待動物的手法,生產出來印度黃,也在20世紀初就停產了。
印度黃的身影,只有在名畫里才得見。梵高《星空》里的明月,成為一輪獨一無二用牛尿染黃的月亮。
最后多說一句,梵高很喜歡黃色色調,比如他的《向日葵》等一系列畫作。但是,《星空》里的月亮是印度黃顏料,向日葵里的黃色顏料卻不是,而是礦物質:鉻黃。
鉻黃來自鉻黃鉛,含鉛的礦物。當鉻黃鉛里混有硫酸鉛時,光照下會把橙黃色的6價鉻離子,還原成綠色的3價鉻離子。于是,梵高的《向日葵》逐漸褪色,跟以前大為不同。
多年以后,鉻黃鉛繪制的向日葵變得黯淡無光,失去了鮮艷燦爛的色彩。而印度黃繪制的月亮,依然保持著透亮的黃色,掛在藍色天幕。
好了,印度黃的秘密先聊到這兒。
關注法蘭西is培根,為你講解自然界的秘密,下期見。
參考資料:
1、The story of Indian yellow — excreting a solution
2、Late 19th century accounts of Indian yellow: The analysis of samples from 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 Dyes and Pigments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