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地方兩會,以及其他幾年開一次的重要大會和其他特定的重要大會,會前、會中和會后,企業輿情會比平時少嗎?(這里的企業特指民營企業)
很多企業公關認為是這樣的。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有些情況,還是和很多人想象得不一樣。
確實這段時間,全網的輿情總量都不多。但這是因為這段時間媒體的領導要求沒那么多,所以很多記者趁機放羊了躺平了,而已。
真的不是要開大會了,民營企業的監督報道也沒有媒體敢寫了。
正相反,從多年的媒體從業經驗看,如果記者只跑社會新聞法治新聞,正好這段沒選題,又“恰好”看到了一個企業端的新聞線索,那這個事兒被報道的概率反而比平時更大。
當年,一些有新聞追求的市場化主流媒體,在新聞不多、可選擇余地小的時候,也往往會關注企業端的新聞線索,尤其是消費類糾紛和消費類案件這些和民生關系密切的內容。如今雖然媒體凋零了,但也不是所有有新聞追求的人都走光了。
而這段時間被報出來的監督報道,因為“稀缺”,反而會獲得比它新聞價值本身更高的關注度。
前些天的海天醬油就是個例子。真不是多大的事兒,大家熱議那么久,一是這家企業公關確實做的不太好,二正是應了上面說的原因。
如果仔細想想也能想到,如今每年央視315報出來的料兒都不過爾爾了,但315前夕其他媒體的猛料新聞,往往倒能提前給315掀起了消費維權小高潮,把某個企業槍挑馬下。
所以,這段時間記者可以選擇躺平,企業公關不但不能跟著躺平,相反必須比平時做得更好,才不至于突發意外,陰溝翻船。
這里是寶際員工內部學習平臺。
也歡迎其他朋友一起互動交流!
這里是寶際員工內部學習平臺。
也歡迎其他朋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