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中國飛鶴收盤價跌破5港元/股;20日,中國飛鶴股價繼續下跌。
時間點放在19日。
這一天港股收盤之時,中國飛鶴(06186.HK)股價跌破5港元/股。
然而,這還不是最壞的。
20日,中國飛鶴股價繼續走跌,截至收盤,報收4.86港元/股,較前一天再下跌1.42%。總市值跌破450億大關。
復盤K線圖,可以看到中國飛鶴的股價下跌可以追溯到2021年的1月。從這一時間點開始,中國飛鶴股價進入了明顯的下行通道。而自去年6月開始,這一下跌變得尤為明顯。
2019年11月13日,中國飛鶴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彼時,中國飛鶴以發行價計市值超過670億港元,成為港交所歷史上首發市值最大的乳品企業。當天,其以7.27港元開盤,開盤后股價一路上行,盤中股價一度攀升至7.51港元。
今天回看,飛鶴的最好的“振翅”時光似乎已經過去了。
股價是業績,更是預期。
此前,中國飛鶴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6.73億元,同比下降16.21%;凈利潤22.72億元,同比下降39.66%;凈利率為23.49%,同比下降約28%;毛利65.37億元,同比下滑22.7%;毛利率67.58%,同比下降了5.68個百分點;凈資產收益率10.23%,同比下降48.17%。
對于業績的變化,中國飛鶴給出的解釋是:一方面是中國內地出生率下降;另一方面為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2022年實施了“新鮮”戰略,進一步降低星飛帆等產品的渠道庫存、保持貨架產品較高新鮮度,并且對分銷渠道之整體庫存水平實行更嚴格的控制。上半年利潤預期減少主要由于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收入的減少。
或許是感受到股價和業績的壓力。
中國飛鶴也在做一些積極的動作。比如回購和落實新的戰略。但是截至目前,似乎并未給市場帶來新的亮點。
公開信息顯示,從2022年7月25日起,公司一直在回購公司股票,目前累計回購近1000萬股。
但是,機構們仍然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比如,高盛認為,中國飛鶴上半年收入及稅后純利分別下跌16%及39%,符合該行已下降的預期。對評級維持買入,并調低集團今年至2024年盈利預測10%至16%,反映競爭劇烈令收入增長放慢的假設。
此前,即7月27日,摩根大通發布報告稱,將中國飛鶴2022至2024年的盈利預測下調8%至18%,以反映今年銷售增長和毛利率預測降低。全年銷售和盈利料將分別下降5%和21.3%,明年將恢復11.2%和9.8%增長。目標價由8.4元降至7元,維持“中性”評級。
事實上,下跌的可能并不只有飛鶴。我們注意到它的競爭對手澳優的股價也在持續下跌中,該公司同樣也在持續回購。
換句話說,受出生率影響,整個母嬰奶粉銷售的大環境已經變了。作為觀察者,其實我們更期待飛鶴有什么樣的新戰略,或者轉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