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綜藝《所有女生的OFFER2》中,年過七旬的創始人因反差萌而圈粉一眾“李佳琦女孩”,讓人驚呼老人身后的歐詩漫竟是60后,與00后、10后等品牌共同闖進大眾的視野。這便是國潮年代,一個彰顯“我買國產我自豪”、“我用國貨我快樂”的時代,而這些品牌方所在的秀臺,是集聚了海量年輕人、網民與消費者的直播電商,人、商、品皆有潮性,不問年齡。
一路觸礁沖峽,國風國貨方成潮
誰能想到,被眾多網友視為“電子榨菜”的《所有女生的OFFER2》中,來自歐詩漫的七旬老者沈志榮,會從一眾國際大牌的品牌方代表中“脫穎而出”,圈粉無數。這位董事長五十五年間只跟珍珠打交道的經歷,不僅引來一波回憶殺,也讓眾多新生代消費者驚呼“這個品牌竟有五十多年歷史”,而“一個人精力是有限的,做好一件事,就必須認真做好這件事”的一番表述,更是讓觀眾們大為震撼與感動。
和五十五年歷史的歐詩漫同臺的,還有很多是新世紀的00后甚至10后品牌們,老牌新銳同場,掩映著復雜多變的國貨“演變史”。
近現代以來,國貨的參考面甚至對立面總是伴隨著洋貨。國際品牌的入場,與“救亡圖存”的特殊情感交織在一起,最終洶涌成20世紀30年代的“國貨運動”。新中國成立后,民族品牌承載著建設祖國熱潮與人民新生的豪情,凝結了歷史使命與強烈責任,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紅旗。
而在七八十年代,引領國人消費風向的蝴蝶牌縫紉機、上海牌手表、永久牌自行車,成為關涉社會家庭與婚姻的“三大件”。改革開放以后,與社會生活更為貼近的消費品牌,海爾便是在這一時期祭出“重錘”,砸出了中國品牌的“高標”,砸出了國產品牌的質量意識。
此后,在經歷了國產品牌與國際大牌劇烈競爭的“廝殺”時期,新世紀誕生的國產品牌開始了從模仿“洋貨”到扎根本土的轉型自立階段,廣為大眾所認知、熟悉的國貨運動終于到來,老牌新秀皆在新生代消費者、新技術、新智能設備、新消費文化、新社會風潮的帶動下,迅速進入“國潮”階段。
當然,國貨進入到國潮階段并非一帆風順,此前我國社會氛圍與消費取向先后經歷了歐美風、日系、韓流的輪番主導,國風基本淪為小眾情緒寄托乃至隱入煙塵。不過以李寧的“悟道”系列在紐約時裝周的走紅,以及后來電商推出“國潮節”為標志,一眾老牌、中生代國貨迅速意識到自己因“年齡大”延伸出的與時代脫節的問題,并與新銳品牌一起投入到涌涌國風潮流中。正如“腔調”與“freestyle”之別,本質上皆是昭示風格,但前者與人印象則逃脫不了陳舊、歷史、土味、老氣,而后者則更貼合年輕人輕快、娛樂、放松、個性的追求。
至剛亦至柔:直播間里國貨 “軟而有勁”
在這輪國貨國潮中,可以清晰看到社會大眾在其中發揮的主導作用,而搭起這方舞臺很重要的“道具”之一便是新興數字媒介,即電商及稍后延伸出來的直播。
資深互聯網觀察家丁道師認為,近兩年,年輕人的自我消費意識正逐漸覺醒,他們更愿意為自我認同、價值感買單,而電商平臺恰好可以通過大數據的收集、反饋洞察用戶的審美、需求,從而推動國潮更迅速落地。
而在今年,這股新興數字媒介與國貨國潮的結合更為新穎,以美腕制作的輕綜藝《所有女生的OFFER2》為例,新一季節目首次開設國貨專場,出鏡國貨品牌占比提升至近50%,其中既有成立于上世紀的老牌及中生代國產品牌相宜本草、歐詩漫等,也有新世紀之初成立的自然堂、珀萊雅以及新秀逐本、夸迪、優時顏等。
李佳琦直播間、直播電商、《所有女生的OFFER2》與國貨交錯間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根據美腕合伙人蔚英輝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直播電商是幫助更多的優質國貨積累種子用戶、占領用戶心智、快速出圈的重要窗口。直播電商為優秀的國貨品牌提供了新的更快速觸達用戶的渠道,優秀的國貨經由直播間的優質內容推廣被更多的消費者看見,在日常生活中更快、更大范圍地觸達更多的消費者。
同時,直播帶貨也消除了多年來國貨與消費者間的距離感,讓消費者對國貨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和了解。丁道師表示,“以前一個國貨品牌需要二三十年的經營甚至更久才能出圈,被用戶認可,但現在不是這樣的。” 《所有女生的OFFER2》與直播電商,挖掘的不僅僅是消費層面的促銷與優惠,還有諸多此前鮮為消費者所接觸到的“柔軟度”,如國貨寡言背后的隱忍堅持,充滿職場魅力的品牌高管,產品之下的研發創造故事,這些內容共同構成了國貨在產品之外的多元吸力。
正如《所有女生的OFFER》的制作團隊所說:“每一集,我們都希望能給到觀眾全新的體驗和感受,如何讓談判的真實場景做最佳的呈現,如何讓品牌的理念和產品的特點在最短的時間內傳遞給觀眾,這也是團隊內部不斷討論和反復推敲的重點。”
百川長流入海,國潮不止一陣風
節目落幕之后,直播間里,消費者們依然熱情高漲。10月12日晚,相宜本草紅景天煥白精華液搶跑雙十一,198元買一贈同款正裝+龍膽凍干面膜2片,在李佳琦直播間一分半鐘內實現11萬瓶售罄;10月24日晚李佳琦直播間超級美妝節,逐本卸妝油以超過100萬的預定量拿下當晚直播間單品銷量第一名……
事實上,這種情緒并不僅僅局限于直播電商,新華睿思數據顯示,網民對于“國潮”概念表現出高度認可。“喜悅”、“稱贊”兩種情緒占比之和超過80%。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展報告》顯示,中國本土品牌線上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72%,國潮早已在本土時尚消費市場的賽道上奮起直追。
這是理性選擇之外的真情流露,而“喜悅”、“稱贊”帶來的正向情緒反饋,恰恰說明凝結了中國制造、東方文化、本土元素、中華復興等時代內涵的國貨消費,給人以不同于單純物質享受的滿足感,對于生活條件更加優渥的年輕人來說,消費帶來的幸福感,往往來自于消費品背后的符號意義,而本地文化、鄉土情結、兒時回憶、國家自豪都是他們熱衷消費的符號。
更具象一點而言,國貨崛起,讓澎湃年輕人感受到無限生機。正如花西子品牌新媒體總監、大直播負責人張詩曼所說,國貨崛起,“讓這群年輕人覺得我們和國際品牌的距離,其實是可以通過努力,通過創新不斷拉近的,這個非常重要。”
而從歷次國貨自強、國貨運動與國潮崛起中可以清晰看到,雖然對于國產品牌的正向情緒在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表征,但國民、公民、大眾、民族皆能從中感受信心,這種消費追求、心理訴求卻是代際承續、一脈流傳的,成為國潮最根本的“源頭活水”。
同時,產業人士也認為,國貨崛起受到大家的認可和喜歡,這本來就是一個向好發展方向,而且國內的經濟還有很大的潛力沒得到釋放,說明國內產品還有很多都沒有得到大家的喜歡,這是國貨發展的增量。
面對在廣闊的留白區域“創作”這一新生課題,逐本CEO劉倩菲的表態,顯得更有指向性意義。她曾在參加《所有女生的OFFER2》后表示,只要大家愿意給逐本機會,只要逐本存有一息,就會做一切努力聽取大家的反饋意見,了解大家真正的需求,然后去進步去完善。這也應和了多年浸潤于產品端與消費者的李佳琦對國貨未來的展望:“希望我們的國貨品牌不要辜負消費者的熱愛與堅持,可以持續不斷的創新、立新,把更多更好的國貨產品給到消費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