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蘆松是安徽黃山著名特色傳統小吃。用山區的山苞蘆為主原料制成。山苞蘆為山上種植的一種玉米,生長期約140天,其味甜清,宜作茶食及佐餐食品,營養成分高。徽州苞蘆松是徽州著名的山區美食之一,在徽州方言中,它將玉米稱為“苞蘆”。地處新安江源頭的休寧縣流口地區,每逢過年,淳樸的山里人家總是常常會捧出金燦燦的油炸苞蘆松來,然后泡上一杯茶喜慶待客。“苞蘆松”這種由山民自制年貨,歷史悠久,在當地已有480年的制作歷史。
苞蘆松
每年一到秋冬季節,逢著連續幾天的晴朗天氣,村里村外、家家戶戶的院子里、屋子外和高高低低的晾衣架上都晾滿了苞蘆松、蕎麥松、面粉松的粉皮。淡黃的、紫色的、白色的各色粉皮成為徽州農村里的一道亮麗風景。每年入冬之后,當地村民就會制作苞蘆松,代代相傳,成為一道沿襲至今的特色美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許多村民都走出大山,走進城市工作。對于平時遠離家鄉的他們來說,嘗上一塊苞蘆松,頓時能想起家鄉的味道。逢年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油炸苞蘆松。除了自家食用外,還用來招待客人、饋贈親友。
苞蘆松
制作苞蘆松這類食品分和粉、攤鋪、蒸煮、晾曬、剪切、油炸等數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就是和粉,很有講究,頭天晚上必須把粉浸好、浸透,第二天再把粉調均勻開始做,若不浸透就會結果,攤的時候也不易熟。為讓苞蘆松更加美味可口,蒸煮前可在攪拌成稠糊狀的粥里加進食鹽、味精等佐料,喜歡吃辣的還可以加點辣椒粉,調好味道后再進行攤鋪和蒸煮。用盆攤鋪時需在盆里加點水,再放點油,防止粉皮粘在上面拉不下來,同時厚度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大小一致,厚薄均勻,厚了不易熟,薄了容易破,蒸煮2-3分鐘就可取出晾曬,快干時把大塊粉皮剪切成小塊曬干備用,若食用,將薄片放入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脹上浮,即可撈起。苞蘆松酷似現在的膨化食品,蓬松香脆,入口即化,既可作為飲茶小吃,也可用來酌酒。除用玉米作原料的苞蘆松外,還有用大米、糯米、蕎麥等粉制作的米松、糯米松和蕎麥松等,各有特色,頗具風味。逢年過節或辦喜事,各式各樣的“松”裝成一盤,讓人看著饞涎欲滴,吃起來清香松脆,再配上一杯地道的紅茶或綠茶,個中滋味妙不可言。家家戶戶在展示這些傳統技藝的過程中,家庭主婦們自然成了主角,小輩們伴著新鮮和好奇,也紛紛參與其中,千家萬戶,其樂融融,把新農村營造得年味十足。
苞蘆松
徽州人的待客之道里,品茶需有茶點相配。無論在城里鄉間哪家走門串戶,一壺香氣四溢的茶、三兩碟玲瓏精致的茶點,即便窗外寒冬如何的涼意料峭,只怕也都融化在了這杯盞氤氳中。正月里,早上起床,泡上—杯熱茶,然后坐在火廂房內,慢慢品味著這純玉米食品,那真是—種溫暖而美的享受。苞蘆松,這道傳統茶點,慢慢也就成了城里人、鄉里人過年過節或辦喜事前最愛準備的一道美食。小伙伴們,徽州美食“苞蘆松”,你吃過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