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價值線
欄目 | 熱點
作者 | 南山
編輯 | 風飛揚
價值線導讀
截至10月31日,A股今年共有137家完成定增發行,共募資2691億。其中42家公司定增限售股已經解禁。
如果以解禁日收盤價為參考,參與這42家公司的定增的投資者平均虧損4.59%。
然而,與同期滬指下跌20%、深指和創業板指下跌超30%相比,參與這些公司的定增又有著顯著的相對收益。
對于參與定增的投資人來說,這42家定增已解禁公司,誰最甜?誰最毒?背后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一、前10月定增2691億,“寧王”450億居首
價值線統計顯示,截至10月31日,今年完成定增且首批解禁日為6個月的A股公司共有137家(僅統計2021年后發布預案項目),42家公司已迎來首批解禁,137家公司定增共募集2691億元。
在今年完成的137宗定增項目中,共有20家公司定增募集超過50億,定增募資金額最高的是寧德時代,共募資450億。
1-10月完成定增A股公司募集資金排行TOP20
(注:僅統計2021年后發布預案,且首批解禁期為6個月項目)
二、解禁項目平均虧4.59%,誰最甜?誰最毒?
以解禁當日收盤價計算,截至10月31日,42 家已解禁公司的定增平均收益率為-4.59%。
1-10月完成定增并已解禁的42家A股公司收益表現
(注:僅統計2021年后發布定增預案項目,橙色為10月后解禁項目)
同期上證指數收益率為-20.5%,深圳成指收益率為-30.2%。
另據統計,2021年實施定增并解禁的項目,平均收益率為30.88%,同樣大幅跑贏上證指數 4.80% 、深證成指2.67%、創業板指 12.02%的當年漲幅。
誰最甜?
具體來看,42家公司中,收益率大于或等于零的有17家,占比 40.48%。
以解禁當日收盤價為基準收益最高五家公司分別是通源石油、安井食品、譜尼測試、柏楚電子、蘇試試驗。
前10月定增解禁項目盈利排行
通源石油榮登定增項目“賺錢王”,參與定增6個月收益達28.01%。蔣黎等7位投資者在通源石油的定增中賺得盆滿缽滿。
通源石油的主要業務是為石油、天然氣勘探與開發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以及國家能源安全背景下非常規油氣(如頁巖油)開發的歷史性機遇,通源石油下定決心轉型。
公司于2021年12月11日拋出了一份定增預案。根據預案,通源石油將募資1.2億用于頁巖氣射孔技術服務升級項目。
今年以來,受石油價格暴漲影響,通源石油股價波動較大。但直到定增解禁的9月初,通源石油的股價仍有所上漲,加之增發價格相對較低,因此給定增投資者帶來了不錯的收益。
最新三季報顯示,通源石油扣非凈利潤同比大增747.91%。
就在上周,通源石油又啟動了新一輪的定增。公司擬以簡易程序定增募資不超過1.6億元,分別用于非常規井口天然氣模塊化撬裝柔性配置回收項目、二氧化碳高效驅油與封存技術研究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通過此次定增,通源石油在井口天然氣回收和CCUS(碳捕獲)領域的實質性項目落地,將為公司向“雙碳”轉型升級提供充足“燃料”。
此外,公司還制定了未來三年股東分紅回報規劃(2022-2024年)并與定增公告同時發布,進一步明晰和穩定對股東的利潤分配。
通源石油能否再次為參與定增的投資者們帶來收益?
誰最毒?
今年大多數定增企業令投資者虧損。在今年定增解禁項目中,以解禁日收盤價為基準,收益率為負的共有25家,占比59.52%。建龍微納、浙江鼎力、華峰化學、中科電氣的虧損幅度超過了20%。
前10月定增解禁項目虧損排行
建龍微納不幸成為了截至10月31日為止的定增“套牢王”。
建龍微納主要從事分子篩吸附劑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服務,產品廣泛用于制氧制氫等領域。
2019年12月4日,建龍微納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由中天國富證券承銷和保薦。上市后的第一年,其股價與它的業績一樣,總體呈穩步增長的趨勢。
直到2021年6月,受益新產能投產及醫療制氧產品放量,助推其中報業績大超預期,再疊加當時氫能的炒作,建龍微納的股價爆發式增長,從每股80元左右飆升至11月底的每股240元,幾乎翻了三倍。多家知名券商也開始極力吹捧,普遍將其2022年業績看至4-5億元。管理層也借機推出了簡易程序增發計劃。
有意思的是,與“最甜”的通源石油發布預案后迅速啟動發行不同,
建龍微納在2021年4月9日發布定增預案后的大半年時間一直沒有動靜,同期股價卻一路高歌猛進。
直到2022年1月,建龍微納在股價高位之際終于啟動了發行,并最終吸引到了交銀施羅德、武漢華實勁鴻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歐基金、富國基金等多家機構高價參與定增,定增價高達每股155.10元。
然而,進入2022年,建龍微納的業績卻走上了與券商預測相反的道路。三季報顯示,建龍微納前三季度只實現了1.35億元的凈利潤,遠低于預期。業績下滑的原因則主要是原材料的大幅漲價,凸顯了公司成本轉嫁能力較弱的不足。公司股價也隨之暴跌,從最高240元跌至10月底最低的72元。
此外,伴隨著業績和股價的下挫,公司股東和高管卻在不斷減持。據統計,自2019年上市以來,建龍微納的股東和高管多次減持但從未有過增持。其中股東15次減持,累計減持171.58萬股,減持股數占流通股的比例達到了5.56%。高管減持次數更是多達18次,累計減持金額近382萬元。
好不容易借助新冠制氧需求的炒作,建龍微納近期股價觸底回升。但剛剛反彈沒多久,公司的第一大流通股東中證開元又在本周三拋出新的減持計劃,宣布擬減持不超過178萬股。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數字幾乎與前15次的股東減持總股數持平。
三、未解禁項目平均浮盈1.95%,兩公司浮盈翻倍
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有 96 家A股公司年內完成定增但尚未解禁(僅統計首批解禁期為6個月的項目)。
以10月31日經復權后的收盤價計算,96家公司平均浮動收益率達1.95%,同樣大幅跑贏指數。
其中,10月31日收盤價較增發價上漲的有 44 家,占比 45.83%。兩家公司實現定增價翻倍,為正帆科技和芯源微,科德數控和徠木股份較增發價漲幅超50%。
今年完成定增但未解禁項目
定增浮動盈利TOP20
(注:僅統計首批解禁期為6個月的項目)
52家公司10月31日收盤價較定增價下跌,11家公司跌幅超20%。3家公司10月31日收盤價較增發價跌幅超過30%,分別為首鋼股份、星源材質、蔚藍鋰芯。
今年完成定增但未解禁項目
定增浮動虧損TOP20
(注:僅統計首批解禁期為6個月的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