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質疑愛康國賓體檢10年未查出癌癥預警”,引發關注。
律師張曉玲,已經給愛康國賓發出了律師函,并向國家衛健委寄送了舉報信。
她認為,愛康國賓存在漏檢、誤檢問題,并質疑愛康國賓的體檢是“假體檢”。
十年
北京執業律師張曉玲,連續十年(2013-2023年)通過愛康國賓進行年度體檢。所有報告均顯示雙腎“未見明顯異常”,癌胚抗原(CEA)指標始終正常。
然而2024年,她在另一機構檢出右腎3.5cm×2.8cm惡性腫瘤(透明細胞癌),術后確診骨轉移晚期。多名專家指出,此類癌癥發展需數年時間,早發現可避免惡化。
“2013年到2023年,我在‘愛康國賓’體檢了10年,從來沒有被檢查出患癌風險,結果我2024年被確診癌癥晚期。‘愛康國賓’要是能早點預警,我的病怎么可能拖了那么久才被發現?”
張曉玲質疑愛康國賓存在系統性漏檢或數據造假,已發起法律訴訟并向衛健委舉報。
要求公開血液檢測原始數據及檢驗人員資質。
瀟湘晨報聯系了愛康國賓北京總部的電話,在表明身份,并講述了張曉玲的遭遇和投訴后,該工作人員直接掛斷了電話。
愛康國賓CEO怒斥“假體檢”
愛康國賓健康體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阿里系云鋒基金通過2019年私有化持有愛康57%股份,但運營仍由創始人張黎剛主導。
值得注意的是,愛康國賓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張黎剛,曾自揭行業“假體檢”歷史。
2018年,張黎剛公開揭露:包括護士冒充醫生做超聲、抽血后倒掉樣本直接偽造報告等,主因是“癌癥檢出率僅千分之三”。
“假體檢會出人命”。
愛康國賓對于這次事件,是非常重視的,迅速表明了技術局限與責任切割。
辯稱“癌癥能否檢出依賴時間點、設備及醫師水平”,腎癌無公認血清標志物(CEA無效)。
腎癌,目前沒有任何有效的,國際公認的篩查方法。
體檢報告成為健康“誤判書”
大家對民營醫療體檢機構的信任基石,正在動搖。
今年4月,中國消費者報披露了愛康國賓“肺癌漏診”事件:2.7厘米混合磨玻璃結節漏診。
愛康國賓的設備,一直都非常不錯,問題癥結可能在運營鏈條末端。人才斷層了!
2024年衛健委抽檢發現,其部分機構存在“技師代行醫師職責”現象,CT影像平均閱片時間僅4.2分鐘,遠低于公立醫院15分鐘標準。
套餐式體檢的“18分鐘人均服務時長”,與醫療規范形成根本沖突,2024年杭州某患者腸癌漏檢正是“流水線作業”的惡果。
小結
中國民營體檢市場由愛康國賓、美年健康、瑞慈醫療三巨頭主導。
但那是個艱難的行業。企業團檢套餐均價從2018年800元壓至2024年不足600元,甚至有1折促銷案例(原價7000元套餐賣699元)。
催生出來的規模擴張,依賴價格戰,而醫療本質要求的專業性與精準性卻依賴高成本投入。
銷售費用占比畸高,美年健康銷售費用率達21.86%(2024年前三季度17.18億元),研發投入僅0.06%。
2024年愛康20周年活動上,張黎剛宣布集團升級為“以人工智能驅動的數字化健康管理平臺”,并推動AI個性化體檢戰略。
最后,大家今年體檢了沒?記住去體檢。
-本文轉載自:奇偶工作室-
未經許可,請勿二次轉載
轉載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圖片來源: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