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金融視界 / 文
擁有穩健財務、交付通暢的國央房企,再次成為險資加倉的“新寵”。
11月17日,聯交所披露了有關中國金茂的最新權益資料顯示,2022年11月11日,中國金茂獲得新華保險以每股均價1.4474港元的價格增持315萬股,總計涉資約455.93萬港元。
此次增持后,新華保險持有金茂股份數為1,143,150,000股,持股比例由此前的8.89%上升至9.01%。
事實上自2014年來,險資對地產公司一直青睞有加。但由于近兩年市場急速降溫,房企股價整體低迷,諸多險資也陸續踩下急剎車,甚至不乏大舉撤離之勢。
然而寒冬里也有險企擇機而上。地金君發現,除新華保險增持中國金茂外,中國人壽也是今年二季度加倉地產股的主力軍之一,不僅增持了招商蛇口,還新晉成為金地集團、萬科A的前十大流通股東。
這意味著,財務安全、基本面穩健、銷售向好,特別是擁有國資背景的房地產企業,仍然是險資投資的優選項。
如今,中國金茂獲得新華保險的逆勢增資,無疑提振了市場信心,也為整個房地產行業帶來了一絲新的暖意。
1
股價上揚,暖意頻頻
新華保險趁勢加倉背后,或許正是看到了其股價潛力。
事實上,從今年11月起,金茂的股價就一路上揚。
從11月1日,中國金茂的收盤價僅為1.08港元/股,而到了11月15日,收盤價已漲至1.80港元/股,漲幅達到66.7%。
當下的房地產行業,確實太需要這樣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了。
回顧最近的政策端,也是頻頻送暖——在“金融16條”、央行“第二支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利好帶動下,多個房企股迎來持續普漲。
11月14日,三部門再次共同發布《關于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允許商業銀行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在充分評估房地產企業信用風險、財務狀況、聲譽風險等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決策,與優質房地產企業開展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業務。
全國性的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統一規定后,將形成信貸、發債、信托、預售資金等多維度的房企融資端支持政策,多方位解決短期內房企面臨的流動性問題。將銀行信用注入到房地產項目當中,可以幫助優質房企緩解流動性壓力,提升預售資金使用效率。
這意味著,金融端的政策,已經從“保需求、保項目”兩保,擴展到“保需求、保項目、保房企”三保,房企項目交付和資金壓力將得到有效緩解。而隨著保交樓提速,對需求端、居民預期的提振也都有積極意義。
但中金公司在研判時也提到,“金融16條”目的是致力于解決優質房企的流動性問題,而非出險房企的資不抵債問題。
預計銀行在支持對象選擇上預計會好于此前的保守態度,但資金仍可能傾向于提供給安全的國央企,或者有存量業務敞口的民營房企。
換言之,國央企或將是首先感到暖意的一個梯隊。
以險資入股房企為例,過去幾年,地產股、銀行股一直是險資的重倉對象,尤其在2015年牛市前夕,多個險資抄底房地產,雙方度過了一段蜜月期。而到了2021年,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險資持股的房企出現嚴重浮虧,不少險資為減少風險敞口選擇拋售地產股,甚至虧損出局。
但也有險資逆勢而上。choice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險資已加倉了1.18億股房地產股。中央房地產企業和國資房企,則是這一輪加倉的主要對象。
險資需要尋找好的投資標的,而房地產仍是國民經濟重要壓艙石,行業不會消失,有優勢的公司也將有更高的ROE。從逆向思維原則出發,選準優秀企業,敢于提升權益倉位,就依然能獲得長期穩定回報。
而從房企來看,低成本的長期機構投資者,可以補充資金、做大規模。
以金茂為例,依靠央企背景一方面能獲得市場競爭的優勢,又可以擁有相當靈活的市場化。
2019年7月,中國平安87億港元入股金茂,這曾一度讓金茂成為地產資本圈關注的焦點。如今,中國中化仍是金茂第一大股東;中國平安和新華保險分別為第二和第三大股東。
事實上,來自大股東中國中化的強力支持,也給了金茂不少助力。金茂已明確短期不會脫表,且中化通過中化財務低息借款、中化保理提供保理服務、中化股份資金拆借等方式給予支持。
而今年上半年,金茂母公司中國中化以股代息的方式來分紅,也從另一側面體現了大股東對中國金茂的支持。
2
基本面穩健,降級風暴中保持增持評價
具體來看,金茂的近期財務狀況如何?
根據最新財報,地金君認為,有三點可以關注:
1、 中國金茂三道紅線持續保持綠檔2022年上半年上半年累計回款733億元,回款率達105%,回款率創新高。截至6月30日,金茂現金及現金等價物328.87億元。
2、截至上半年,金茂債務98%為銀行類、直融類、保債類融資。一年內到期債務占比下降6.7個百分點,僅占24.6%。
3、憑借優異的財務表現,在席卷全行業的房企降級風暴中,上半年標普、惠譽、穆迪三國際評級機構均對中國金茂維持全投資評級認定,標普將金茂評級“展望”上調至“穩定”,多家權威券商機構亦對中國金茂發表增持評價。
在融資端方面,金茂依然能有豐富的融資渠道,逆勢保持發債能力和節奏,今年上半年,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至3.76%,創歷史新低。
比如金茂發行了利率僅3.5%的15億全國首單地產行業并購主題公司債,發行利率為3.4%的87.08億全國最大單碳中和CMBS債券,發行利率僅為3.2%的18億元公司債以及利率為3.29%的20億元中票等。
在境外債方面,金茂也是少數能發行境外債的房企之一,上半年金茂發行3.5億美元的境外債,利率為4.4%。
3
銷售向好、100%批次交房,回款率保持高位
最近在債務展期和增信發債之后,房地產企業資金壓力將得到一定緩解,實現以時間換空間。
但業內普遍看法是,下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促進市場銷售企穩,唯有企業銷售回款得到明顯改善,才能促使行業真正恢復平穩發展。
來自金茂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金茂實現了27個城市、43個項目、3萬余套的交付規模,完成了100%批次的應交盡交,無一緩交,且難得的是,多個項目持續熱銷。
從拿地策略上來說,北上廣深一直是金茂擇址的首選,其核心區域更是金茂進駐的目標,這些項目都是能夠穿越周期的核心資產。
以北京熱盤-望京樾為例,它據守大望京商圈,與中關村朝陽園咫尺相望,地段價值優越,成同期的佼佼者。最終實現首開勁銷40.2億,開盤28天草簽21億、網簽122套、回款15億的“望京樾現象”。
在上海,金茂首推即售罄的靜安天悅項目,地處靜安大寧板塊中心地段,既是北上海少有的擁有大型高端規劃的板塊,也是當下靜安區乃至上海的“明星板塊”,最終取得開盤100%去化。
再比如2021年12月取得成都錦江金茂府地塊,與金融城為鄰,受新經濟總部功能區規劃支撐和濕地公園加持,項目首開即成為主城銷冠,量價領跑高端市場,報名人數約為首開房源2.5倍,是成都最高均價搖號項目,成交單價比貼身競品高,首開當日即標準層出清。
此外在太原,濱河金茂府9月銷售額穩居太原榜首,龍城金茂府三季度累計銷售金額排名當地第三把交椅;在西安,大明宮金茂府位列三季度西安高端項目網簽備案榜首(Top1);在青島,大云谷·嶗山金茂府累計三季度簽約38億,位列全市第一……
反過來,持續熱銷、高質量交付,也將給企業帶來充足正向的現金流。
與此同時,銷售端新的積極政策也在不斷釋放。據中指研究院最新統計,目前全國80余城已調整首套商貸首付比例至20%,20余城已將首套房貸利率降至4%以下。
有業內分析,供需兩端從過去的相互掣肘、負反饋循環,已逐漸轉向相互支撐、相互利好,樓市觸底企穩的局面有望在明年上半年到來。
眼下,期待更多的好消息。
地產金融視界
微信號:WJDCSJ
新浪微博:@地產金融視界
微信聯系方式:jun84851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