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養(yǎng)鬼吃人》總覺得費解,導演和編劇為何要如此設定,為何要對人的軀體不斷施加痛苦,從起初的皮膚刺破后流血到身體逐漸扭曲,進而把人的皮膚和身體都變成了病態(tài)美?那是因為你不了解“施虐狂”和“受虐狂”。
提起“施虐狂”和“受虐狂”,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早在上個世紀的1905年,弗洛伊德就在《性學三論》中就提出了“施虐狂”和“受虐狂”的概念,“施虐狂中的暴力傾向來自于本能中的攻擊欲望,而受虐狂一方則可能的原因是每一種疼痛自身都有引發(fā)快感的可能性。”這話聽起來有些高深莫測,王小波則是做出了更為通俗的解釋。
在《沉默的大多數》中,王小波寫道“有一種人,起碼是在表面上,不喜歡快樂,而喜歡痛苦,不喜歡體面和尊嚴,喜歡奴役與屈辱,這就是受虐狂。弗洛伊德對受虐狂的成因有這樣一種解釋:人若落入一種無法擺脫的痛苦之中,到了難以承受的地步,就會把這種痛苦看作是幸福,用這種方式來尋求解脫——這樣一來,他的價值觀就被逆轉過來了。”
理解了“施虐狂”和“受虐狂”后,就明白影片所講述的故事了,影片中的“針頭人”和隊友可以理解為“施虐狂”,而“哀傷之盒”就是媒介,像希臘神話中的“潘多拉的魔盒”一樣,人們或好奇或偶然將盒子打開,不光將痛苦降臨在自己身上,自己也逐漸轉變?yōu)椤笆芘翱瘛保⒆罱K從受虐中獲得快感,從而成為新的“施虐狂”。
回到影片,“養(yǎng)鬼吃人”又叫“猛鬼追魂”,誕生于上個世紀的1987年,在那個特效還不發(fā)達的年代,能出現這樣一部風格獨到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種奇跡,由于題材的相對鮮見,加上票房的給力,影片逐漸發(fā)展成了一個系列,像《德州鏈接殺人狂》、《月光光心慌慌》、《黑色星期五》、《猛鬼街》一樣,有固定的受眾群體,畢竟同為恐怖題材“養(yǎng)鬼吃人”確實與其他題材大相徑同,主人公往往都是在偶然間得到“哀傷之盒”,在意外或好奇的趨勢下打開,成為“哀傷之盒”的犧牲品,此生被無盡的痛苦所籠罩,無人能幸免。
《新養(yǎng)鬼吃人》,是恐怖片續(xù)集重啟的跟風制作,《德州鏈接殺人狂》、《月光光心慌慌》、《驚聲尖叫》、《驚心食人族》都迎來了續(xù)集,但結果也是不盡相同,《月光光心慌慌:終結》丟了原作的魂,前九十分鐘宛如雞肋;而《德州鏈接殺人狂》則是繼承了前作的精髓,集血腥與恐怖于一身;而《新養(yǎng)鬼吃人》則是介于二者之間。
主演和主創(chuàng)換人了,尤其是帶代表人物“釘子頭”,疑似換成了女性角色,陰柔過多剛猛不足,看起來開怪怪的,沒有之前的氣勢和勇猛;其次,是整個系列的通病,一半多場景都發(fā)生在黑暗中,黑咕隆咚啥也看不清;第三,到了2022年了,觀眾的欣賞水平與日俱增,還拿幾十年前的舊東西肯定吼不住了,“針頭人”的隊友還是老樣子,沒啥進步,各種施虐情節(jié)也沒什么新意,還不如“電鋸驚魂”帶感,綜上所述,票房不佳且口碑不好也是情理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