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期(304-439年),前趙皇后劉娥深明大體,知書達禮,深得皇帝劉聰的寵愛?;实蹖iT下詔:為她建造氣派的宮殿,以示浩蕩皇恩。廷尉陳元達誠懇地面諫劉聰,讓皇帝以大局為重,收回這個命令。皇帝大怒,喝令將陳元達斬首示眾?;屎髣⒍鹇動崳⒓磁扇饲那牡椒▓鲎寗W邮謺壕弰邮郑缓笊蠒实?,懇切地述道:“廷尉的諫阻,是為國家,這樣的忠臣難得。陛下僅為我一人,不僅不納忠言,反而還要殺他,實在讓我無地自容。自古國家的亂政和衰亡,不少都是因為女人所致,我每次從書上看到這些記載,都會忿恨不已。沒想到,今天我自己就成了這種誤國的女人了!我還有什么顏面做陛下的妻子?請讓我就死在這堂上,以彌補陛下的過錯吧!”皇帝看罷深受感動,馬上下令召回陳元達,把皇后劉娥的手書拿給他看并感慨地說:“在外有你這樣的忠臣輔佐,在內有劉娥這樣的賢后輔助,我還有什么可憂慮的呢?”
在后宮這個特殊的群體中,像劉娥這樣賢德的皇后,幾百年后又出現了一位。她就是北宋真宗皇帝的皇后,仁宗皇帝的養母章獻明肅皇太后。她也是民間戲曲《貍貓換太子》中的主角,但歷史上真實的她卻并非如此。
她是一位奇女子——宋朝第一位攝政的皇后,也是第一位穿龍袍的太后。史書評價她:“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而《大宋宮詞》的熱播,劉娥的形象更是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劉娥從小父母雙亡,寄人籬下。但是非常聰明,喜歡讀文史書籍,善于做人,兼具氣質高雅,幾乎人人都親近她,真宗皇帝對她更是十分寵信。史書記載:劉后性警悟,曉書史,聞朝廷事,能記其本末。劉娥由妃子到皇后,最后成了皇太后,并且垂簾聽政,成為一言九鼎的實際統治者。
在一次封賞大會上,太后劉娥要大臣們把各自在政界的子女親朋的名單報上來。她讓人把這些名單刻在墻上,制成了一份超大號的擬提拔名單,并默記在心,以后如果有人推薦某某升官,太后就要對照這張表,除非此人真正的出類拔萃,否則凡是表上有名者基本不用。大臣們心中叫苦不迭,這樣她防止了老臣們的勢力擴大。而劉娥則因任用了一批賢臣,鞏固了政權。劉娥還頒布了《約束文武臣僚子弟詔》,要求大臣們按照上報的名單,切實承擔起教育和約束的責任,奉公守法,否則,一旦違反了子弟詔,必將嚴懲不貸。劉娥在與比自己強大的勢力較量時,先看清了他們的缺點,抓住其要害,有效地進行了應對。
劉娥律已極嚴,清廉簡樸,甚于常人。她的一生,始終胸懷大志、堅定不移,劉娥不怕世事艱難、人心叵測。她憑自己的聰慧果敢力挽狂瀾,她活成了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代賢后,載入史冊名垂千古。她的英明、果斷和剛毅,使朝政清明,正氣慰然,人心悅服。
劉娥去世以后,她在位期間的政策得以延續,仁宗繼承了劉娥的作風,被稱作圣主。他能做到這些,多虧了劉娥時期起用的一些大臣。比如,仁宗曾想立嬌艷的張美人為皇后而廢除郭氏,劉娥當時阻止了他。在劉娥死后,仁宗按照自己的意愿甚至默許張美人派奸醫毒死了郭氏,弄得朝廷腐敗衍生。此時,劉娥時期起用的大臣范仲淹站出來對他陳述利害.仁宗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罷了張美人,厚葬郭氏,追認其為后,后來又按照劉娥的做法,重用范仲淹等大臣,從此再也沒犯大的錯誤,政府保持了清廉和號令嚴明。
《宋史》高度評價了劉娥:“當.天圣、明道年間,天子年輕,母后臨朝稱制,而內外肅然,綱紀得以樹立,朝政沒有大的缺失,奸邪的人不能肆意妄為,是諫官用人得到的結果。”也算是劉娥劉太后臨朝攝政期間的蓋棺論定。
劉娥從一個身份卑賤的小女子到權傾天下的一代太后,其生前死后,都獲得了較高的評價和肯定,靠的不僅是千載難逢的機遇,更多的是她對自身清醒的認識和不滿足于現狀的拼搏精神,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并善于隱忍和學習,將命運緊攥在自己的手上,她的一生放在古代是一部勵志傳奇,就是擱到現在也是很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我是歷史課代表帽充光頭,謝謝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