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可能是自然界最大的劊子手。
據世界自然基金、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聲稱,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地球上脊椎動物的總量下降了60%,有338種已徹底滅絕。其中魚類和鳥類被波及得最慘。
而大航海時代以來,隨著人類不斷改造自然,開疆拓土,海洋生物也在不斷地面臨滅頂之災。截至目前,已經有十多萬個物種遭永久滅絕。
進入工業革命后,現代艦船對海洋生物更是帶去了毀滅性打擊。即便是處在大洋食物鏈頂端的鯊魚和鯨魚,面對人類的堅船利炮,也脆弱得像一張薄紙。
軍用艦艇雖然不會與海洋生物為敵,也不會捕撈,但其每次出海,都伴隨著一次“殺戮狂潮”。螺旋槳,就是魚類的最大天敵。
軍艦的螺旋槳有多恐怖?
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艦——美軍“福特級”航母。為了推動這座海上碉堡,工程師為它配備了4座直徑7米的巨型螺旋槳,單個重量120噸,總輸出功率高達28萬馬力。當航母按正常速度航行時,這些螺旋槳的轉速可以達到每分鐘500轉。
對于航母來說,核反應堆是油箱,螺旋槳就是發動機,是動力心臟。但對于海洋生物來說,這些龐大又超高轉速的鋼鐵風扇,簡直就是地獄之門。
有經驗的水兵們都知道,在軍艦出海期間,有一個特殊的現象——總有大批魚群跟隨在船只的尾部,甚至有鯊魚等大型海洋捕食者。
這樣的奇景背后,卻隱藏著一個血腥的真相:
螺旋槳在提供巨力推動船舶航行的同時,也會在相反方向形成一股巨大的吸力。對于附近的海洋生物來說,越大的軍艦,產生的吸力漩渦就越大,也越難掙脫。造成的后果就是,大批的魚群被吸入螺旋槳,攪碎,形成一片血染的尾浪。而這僅僅是第一批“受害者”。
隨著血腥味的彌漫,鯊魚很快被吸引。鯊魚這種生物,雖然兇猛強壯,但眼神不好,嗅覺卻異常靈敏。據稱在1公里外,就能嗅到絲毫的血腥味。
然而讓這些大家伙難以預料的是,飽餐一頓的背后,卻隱藏著血肉橫飛的危機。即使游行逃脫,軀體上也會留下觸目驚心的傷疤。
很多出海的漁民,經常會在鯊魚、海豚甚至是鯨魚身體上看到被利器切割而翻卷的傷口。
近年來,在國際環境組織、動物保護組織,以及諸多大國的呼吁下,越發強調海洋保護的概念。針對人類船舶對海洋生物造成的安全隱患,也做出了一些有力措施。
比如播放聲吶驅逐魚群,但人們發現,這種方法對魚群的危害更深。
如此看來,想要杜絕船舶對魚群的傷害,還要依靠泵噴推進或者更先進的技術普及以后才行。指望人類為保護自然而停止發展大型艦艇,恐怕沒人會同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