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蜘蛛MX
便攜屏其實是一種小眾玩法,但隨著掌機Switch、PSP玩家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也人開始關注它。
對于我而言,便攜屏還能提升生產力,舉個例子,外出拍攝、修圖時它就能擴展出更多顯示空間,做現場回看或者剪輯預覽。
除此之外,我還有想法打造自己的車載影音中心。
最近趁著雙十二入了一塊雕塑家的14英寸4K分辨率便攜屏。一些體驗分享給大家。
產品參數如下
雕塑家 MU140LB
分辨率:4K(3840*2160)
尺寸:14英寸
色域:100% sRGB
刷新率:60Hz
亮度:400nit
重量:840g
接口:全功能C口*2,耳機口,miniHDMI,MicroUSB
特色:鋁合金后殼自帶支架,支持十指觸控,內置雙揚聲器
全金屬輕薄機身
剛拿到產品有點意外,沒想到是鋁合金的金屬機身,后部包括支架部分都是金屬,金屬可以提供比較好的防護,畢竟屏幕還是比較脆弱的。
金屬的表面處理較為精細,有一種類似磨砂的細膩質感,沉穩的黑也比較適合商務場合。
整機十分輕薄,最薄處僅為6mm,重量比我想象的輕一些,840g也可以接受,出差塞進包里也不會增加多少。
所有的接口集成在支架上,支架也采用了可折疊設計,使用時展開即可。而且還有一定的阻尼感,這也是我沒想到的。
除了一側的耳機孔和MicroUSB接口外,另一側還有兩個全功能C口和mini HDMI接口,理論上可以接駁所有能視頻輸出的設備,包括手機、單反、游戲機、筆記本和電腦主機等。
隨機還提供了豐富的各類線纜和轉接線,甚至還有一個Micro USB轉USB的轉接口。
顯示面積翻倍的快樂
應該會有人說怎么不選擇iPad,它也有生產力和顯示空間啊。
首先平板并不能做副屏,不能連筆記本、單反和游戲機,而且顯示面積也不占優。它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品類,用戶群體也不同。
比如說,借助雕塑家便攜屏的全功能C口,只需一根線就連接筆記本,隨用隨插非常方便。
如果外接設備的接口不足以支撐便攜屏的供電,比如連接手機,就需要對屏幕供電。
由于需要經常外拍,有時會到山里,車載辦公場景就成了日常,所以這次我將雕塑家便攜屏裝在車上。當然,我還有一個小想法,露營時也能隨心玩了。
實現的方式并不難,以我這款路虎星脈為例,某寶上有很多平板車載支架,將其卡在座椅頭枕之間,就可以將便攜屏無損上車。
無獨有偶,路虎最新款原廠后排屏幕也是類似風格,但看上去好像還沒有這款雕塑家便攜屏輕便。
設置方面,它支持全屏十指觸摸,除了常見的亮度、對比度,還支持色溫和模式切換,內置有標準模式、游戲模式、電影模式和文字模式等,功能上看就是一臺專業顯示器。
作為搬磚的社畜狗,再也沒有比提升效率最開心的事了,連上它就能獲得雙倍的顯示面積,以往在修圖時,可憐的預覽窗被本就不到的屏幕壓縮成一小塊,這種糟心體驗只有經歷過才知道。
因為它是一塊完整的顯示器,你可以把預覽畫面分給它,又或者左邊修圖,右邊屏放文檔、群聊等,雙屏同時開工效率真的快很多。
以上這種場景是平板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即便能實現的交互也比較負責,同時成本也比較高。
最近還是世界杯,大家都在花式秀看球姿勢,看到有人帶投影到地下車庫看球,真心佩服,對于我們這類“戶外工作者”,便攜屏也為解鎖了看球新方式。
它支持手機連接,以我的華為Mate40Pro為例,手機支持投屏和電腦模式兩種,電腦模式下就等同于一臺筆記本可以應付一些輕度辦公,比如查看文檔、看圖等。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用它來看球。
雕塑家便攜屏是內置雙揚聲器的,不用單獨外接音響或者耳機。
顯示效果來看,這塊屏色彩艷麗,4K分辨率足夠清晰,官方數據有100% sRGB,在進行修圖和視頻調色時,也會給人充足信心。
除了看電影,無聊的時候還能擼幾把游戲,捕魚游戲大家都熟吧,支持全屏觸摸就和平板沒什么兩樣。
專業用戶值得推薦
綜合來看,雕塑家便攜屏能很好滿足移動辦公對于屏幕擴展的需求,輕薄體積、金屬機身和豐富接口都是加分項,它可以輕松兼容任何設備做大屏擴展,十指觸摸的功能也為用戶帶來了便利。
顯示畫質也足夠應付一些專業工作,作為移動辦公的有效補充,我覺著是值得推薦的。
本期內容只是簡單上手,后期還會分享便攜屏在露營和自駕方面的體驗,歡迎繼續關注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