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廷鍇的人生很復雜。
南昌起義時,他是起義軍軍事委員會委員 ,第十一軍軍長,第十師師長兼左翼總指揮揮。
如果以此為起點始終在革命隊伍里,蔡廷鍇很有可能成為我軍的重要將領。
但是起義部隊南下時,蔡廷鍇卻帶領5000多人叛離起義隊伍,投靠了蔣介石。
新中國成立后,蔡廷鍇又先后擔任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官至副國級。
蔡廷鍇在革命初期背叛革命隊伍,那么他到底做了什么能夠在建國后官至副國級呢?
蔡廷鍇是廣東羅定人,1892年4月15日出生于廣東羅定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9歲時蔡家竭盡全力把蔡廷鍇送到鄰村讀書,希望他至少可以識文斷句。可惜僅僅上了3年學,母親就突然離世,蔡廷鍇不得不輟學務農。
蔡廷鍇雖然忙于農活,但是他的內心卻并不甘于這樣的生活。蔡廷鍇一直在尋找機會走出鄉村,去外面闖一闖。
蔡廷鍇改變人生軌跡的方法是當兵。
1910年,新軍來到了羅定縣,蔡廷鍇瞞著家人加入了新軍。
蔡廷鍇的從軍之路也不輕松,先后4次被迫改換門庭。不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蔡廷鍇的作風硬朗,打起仗來勇猛頑強,關鍵時刻屢立戰功。
憑借軍功,蔡廷鍇從一個普通的小兵一步步地晉升為十九路軍軍長,總指揮。
蔡廷鍇成功地扭轉了他的人生軌跡,從一個窮小子成為了一軍之長。
蔡廷鍇和葉挺走得頗近,他對葉挺的一些主張也是“深表贊同”南昌起義前,周恩來和葉挺做他工作,希望可以一起參加起義。當時蔡廷鍇表示“一切愿聽指揮”
然而實際上蔡廷鍇此時并沒有很強的革命信仰,他的內心深處對于革命并不堅定,他自己曾回憶說“惟有待機定進退”
所謂待機定進退就是我要看看風向,風向不對我就立馬走人。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思想,在起義部隊南下之時蔡廷鍇把部隊內的共產黨員繳械驅逐,率隊脫離起義隊伍,投奔蔣介石。
投奔蔣介石之后,蔡廷鍇率部參加了粵桂戰爭、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為蔣介石立下汗馬功勞。1930年蔡廷鍇的部隊擴編為19路軍,蔡廷鍇為軍長。
仗打得越多,官做得越大,蔡廷鍇的內心卻越來越迷茫。
蔡廷鍇原先認為消滅軍閥,甚至“圍剿”紅軍都是為了讓這個國家能夠走上正軌,最終強大起來。可是殘酷的現實卻給了蔡廷鍇當頭一棒。
蔡廷鍇說“....閻馮解決之后....領導者又發生爭執,使統一之局又告分裂,誠使人憤悶”
1931年,蔡廷鍇率部“圍剿”紅軍,所部傷亡慘重。蔡廷鍇一路而來,眼里看到的是各地戰火連年,人民生活困苦,他心里越發失望灰心,開始對蔣介石產生懷疑,并且產生了不想打內戰的想法。“從此決心不再反共,主張一致對外”
1931年11月,蔡廷鍇所部北上駐防上海。日寇則對上海虎視眈眈,蠻橫無理地要求19路軍后撤15公里。蔣介石當局準備接受日本人的要求,并派軍政部長何應欽到上海向蔡廷鍇轉達。
蔡廷鍇當場就拒絕了。他說:
上海是中國領土,十九路軍是中國軍隊,有權保衛上海。如果日軍膽敢來犯,我軍決心迎頭痛擊
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蔡廷鍇下令全軍反擊。
蔡廷鍇通電全國,說“尺地寸草,不能放棄”
當時19路軍和后期到達的第五軍合起來不過4萬多人,裝備還是輕武器為主。
但是蔡廷鍇就帶著這樣的軍隊,和裝備有飛機、軍艦、坦克的六七萬日軍血戰33天,迫使日軍四度易帥,死傷萬余人,也無法攻占上海。
于戰火之中,蔡廷鍇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戎馬倥傯到此間,身心勞瘁任艱難,家書兩載叮嚀寄,不掃倭寇誓不還
上海一戰,奠定了蔡廷鍇抗日民族英雄的歷史地位。
“一二八”后,蔣介石又把蔡廷鍇所部調往福建繼續“圍剿”紅軍。
蔡廷鍇、蔣光鼐一心想抗日,不愿將槍口對內,主動和紅軍聯系,最后與紅軍達成停戰協議。
1933年11月20日,蔡廷鍇與李濟深、陳銘樞、蔣光鼐等人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史稱“福建事變”。蔡廷鍇等人提出對外取消外國的治外法權,廢除不平等條約,對內實行聯共反蔣方針。
遺憾的是,蔡廷鍇等人對蔣介石的反戈一擊只維持了兩個多月就失敗了。蔡廷鍇不得不出國游歷。雖然被迫離開了部隊,但是蔡廷鍇在海外仍然不斷宣傳要一致抗日,呼吁團結抗日,抨擊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蔡廷鍇說“一致捐棄成見,促進大規模之抗日救國聯合運動,共同奮斗到底 ”
抗戰爆發之后,蔡廷鍇雖然一心想再帶兵上前線殺敵。但是脫離部隊日久,他自己本身已沒有基本部隊,加之蔣介石有意為之,蔡廷鍇的兵權越來越弱,最后無兵可帶,成了一個“無兵司令”
無奈之下,蔡廷鍇只得一直閑居,直至抗戰勝利。
抗戰勝利之后,短暫的喜悅之后,蔡廷鍇再一次陷入了對國家和民族前途的迷茫之中。戎馬多年,官場沉浮,他深知蔣介石政權的腐敗和無能,絕對不是中國未來的方向。
那么中國的前途在哪里?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周恩來給蔡廷鍇的。
1946年,蔡廷鍇見到了周恩來。
一番深談之后,蔡廷鍇茅塞頓開,他知道了中國未來在哪里。蔡廷鍇堅定了和人民站在一起的決心。
這以后,蔡廷鍇就和李濟深、李章達、張文、李民欣等人一起大力開展反蔣民主運動,他還讓自己的兒子蔡紹昌把羅定縣老家封存多年的一大批武器送給在當地活動的中共領導的人民軍隊。
新中國成立之后,蔡廷鍇先后擔任了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政協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官至副國級。
1968年4月25日,蔡廷鍇在北京逝世,終年76歲。
人的一生總是面臨各種各樣的選擇,蔡廷鍇做錯過一些選擇,但是所幸他做對了最重要的選擇,站到了人民這一邊。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