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人來說,北京到底有沒有“新區”,其實了解并不多。
其實北京已經有過“四個新區”,而且每個新區都是“國家級”的,可以說,北京新區的等級都是非常“牛逼”的。
北京的第一個新區是“海淀中關村高新區”,它是北京在1988年成立的第一個“國家級高新區”,經過多年發展,海淀目前的GDP已經接近1萬億。
所以北京的海淀區,它既是一個“行政區”,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級高新區”,享受著“新區”的優惠政策。
只不過是由于成立的時間太早,很多人早就已經忘記了北京海淀區的“新區身份”了。
海淀為什么發展這么快?原因當然是因為海淀擁有“國家級高新區的新區政策扶持”。
北京的第二個新區是“北京亦莊經濟開發區”。
很多人都只知道“亦莊”,卻壓根不知道“亦莊”到底是什么身份。
其實“亦莊經開區”也是“國家級”的,它是1994年由國務院批復成立的“國家級經開區”,而且目前也是全國最牛的“國家級經開區”。
在全國230個“國家級經開區”中,亦莊排名第一。
可以這么說,為了推動北京的經濟發展,其實國家是最早批復北京成立“新區”的城市之一:海淀的“國家級高新區”和亦莊的“國家級經開區”,是北京最早成立的兩個“國家級經濟功能新區”。
這兩個“新區”,經過多年的發展后,已經成為北京房價最高的板塊。
北京的第三個新區,則是2017年橫空出世的“河北雄安新區”。
“河北雄安新區”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征:
第一,雄安新區的等級要高于海淀和亦莊。
海淀是“國家級高新區”,亦莊是“國家級經開區”,而雄安則屬于“國家級新區”。
從行政等級上看,雄安是“副省級”單位,而海淀和亦莊屬于“正廳級”單位,因此雄安>海淀=亦莊。
第二,雄安新區是“中央直接投資,北京援建”的重點新區,幾乎所有的資源都來自于北京。
雄安新區幾乎所有的建設資源都來自于北京:從央企總部,到部屬高校,再到金融總部機構,行政單位等等。
雄安新區幾乎是“清一色”的北京資源構成,甚至新區的管理模式,也是清一色的“北京模式”。
有很多人以為雄安新區是“河北的”,其實官方一直都在說: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個新城,形成北京新的兩翼。
這說明所謂的“河北雄安新區”,其實是北京的“新區之一”,由中央投資,北京援建,屬于北京城市的外溢功能之一。
可以說,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的亮相,讓京津冀地區的城市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京津雙城,逐漸向“京津雄”三城演變。
雄安新區向“雄安市”逐漸過渡,已經成為定局。
甚至可以這么說,雄安新區的出現,其實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天津的發展紅利,天津未來的發展可能需要尋找全新的突破口。
因此,基于雄安新區的“發展特征”,我們堅定地把雄安新區定位于北京的“第三大新區”,是北京在海淀、亦莊之后的第三個國家級新區。
北京的第四個“新區”,則出現在2019年的大興。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在2019年正式全線通航,于是國務院又把“大興臨空經濟區”變成了“國家級臨空經濟區”。
這個“新區”同時把廊坊也包括在里面,并于2021年成立了“北京和河北的聯合管委會”,統一統籌北京和廊坊的發展。
只不過是“大興機場臨空經濟區”成立時間晚,周邊配套弱,發展需要較長的時間,按照規劃可能需要10-15年才能有一個“雛形”。
“國家級臨空經濟區”在中國發展都比較慢,目前擁有16個國家級臨空經濟區,還沒有一個能夠發展起來的。
原因在于中國的航空業實在是不發達,很難形成產業鏈和產業規模。
因為在中國,真正的風口產業只有四大類型:
第一是金融業,所以城市CBD區可以搞起來。
第二是科創產業和互聯網,所以國家級高新區可以搞起來。
第三是中高端制造業,這個適合“國家級經開區”。
第四是央企國企的總部經濟,這個適合“國家級新區”。
所以中國的“臨空經濟區”大多數發展緩慢,像北京的順義臨空經濟區,武漢的東西湖等,歷經多年,房價依然很難漲上去。
像北京的大興機場國際臨空經濟區,時間周期可能就要更長了。
那么,北京還有沒有“第五個新區”的出現?
2022年12月23日,河北發改委再次發出聲音:要盡快成立北三縣通州區一體化示范區聯合管理機構。
這意味著北京第五個“新區”馬上就要亮相了。
一旦成立“聯合管理機構”,那么就意味著“通州區+北三縣”將會成為第五個“北京新區”,它未來的“產業定位”和“政策定位”將會尤其值得關注。
甚至市場已經給這個“新區”取名為:北三新區或者京東新區。
而且還有人“戲謔”的建議:應該把通州區+北三縣進行合并,成立一個“新北京市”,這樣就可以和雄安市,一起成為首都未來的“雙翼”。
還有人建議:應該把“首都都市圈”分成三大特區來管理,“雄安新區+首都特區+京東新區”。
我們認為,其實叫啥名字不重要,是不是特區更不重要。
“通州+北三縣”未來最重要的,還是管理模式:誰管理,誰投資,誰建設。
簡單來說,就是誰來管理,誰出錢建設,誰導入資源。
如果在“成立聯合管理機構”后,成立“新區”,能夠快速導入北京管理模式,導入北京的配套資源,那么這個“第五個北京新區”將會得到快速發展。
對于“通州區”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找“發展腹地”,而對于北三縣來說,最關鍵的則是“導入高配資源”,改變“低端形象”。
尤其是對于北三縣來說,如果能夠引入“一所北京211高校”,“1-2家北京公辦的三級甲醫院”,“3-4所北京公辦的優質中小學”。
那要比“什么檢查站外遷”重要10000倍。
廊坊北三縣的發展問題,壓根不在什么“檢查站外遷”,而是在于“生活配套實在太垃圾了”,壓根無法吸引和留住北京的“買房客群”。
甚至北京的“養老客群”都嫌棄北三縣的“垃圾配套”。
就算2025年地鐵通了,北京人來了,北三縣就真的能夠留住“北京人”嗎?
交通是基礎,配套才是關鍵,產業只是加分項。
盡快成立“新區”,成立“聯合管理機構”,導入北京優質配套資源,才是北三縣最終的市場出路。
【直播預告12月26日晚上8點】
【主題:樓市直播課】
【加大山老師微信群,微信號:ycim0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