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大肥豬出欄,一年一度云南人最期待的殺豬飯時節就要到了。這意味著,這個冬天,云南諸多美味即將開始。然而,最受云南人喜愛的紅肉、剁生、生皮等生豬肉,也是戊肝病毒的最愛,在食用這些美食時,一定要提前防護。
食用未熟豬肉當心感染戊肝
云南的殺豬菜,紅肉、剁生、生皮是重頭戲。
紅肉是普洱殺豬飯的重頭菜,新鮮的生豬血與煮熟的豬肉涼拌,加上花椒辣椒面。看起來茹毛飲血十分恐怖,卻又讓當地人欲罷不能;剁生是彝族、傣族、布朗族、白族至今保留的制作方法,只有在殺豬飯的時候才能吃到。新鮮的豬肉或牛肉剁碎,加上蔥、姜、蒜、大芫荽、花椒、小米辣、鹽、檸檬等作料攪拌均勻,就成了一道美食;大理的殺豬飯,生皮是一道云南人家喻戶曉的地道美食。稻草鋪在豬體表面,點燃稻草去除豬毛,這樣處理過的豬皮就成制作成生皮。
比起這些,更加生猛的則是傣族的紅生。現殺的豬肉切碎涼拌,豬血混合適量的膽汁味道更加正宗。
然而,這些美食雖然好吃,卻有著共同的特點:生食,存在著一定的食用安全隱患。研究表明,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家畜豬的戊肝病毒感染率高,在豬肉、豬血,尤其是豬肝中可能含有大量戊肝病毒。英國食品標準局也曾表示,豬肉未經充分烹飪,人食用后感染戊肝的風險較高。
冬春季高發 致死率高于甲肝和乙肝
戊型肝炎,即“戊型病毒性肝炎”,是因感染一種腸道RNA病毒——戊型肝炎病毒而導致的急性傳染病,引起人體自限性肝炎,屬于我國法定乙類傳染病,在冬春季高發。
2022年2月22日,刊登于學術期刊雜志《One health》上的一篇研究論文,通過系統考察廣州當地豬肉和禽肉供應鏈上不同從業者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情況,揭示該病毒具有職業感染風險,且在生豬屠宰場和豬肉市場環節的感染風險最高。
在宰殺生豬時,即存在一定的感染風險,在加工豬肉食品時,如果切割生食和熟食的廚具混用,也極易造成戊肝病毒的傳播。
相關研究表明,戊肝對孕婦、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及嬰幼兒的感染力較強。每年全球發生約2000萬例HEV感染,臨床病例約330萬例,死亡病例超過4萬例。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法定傳染病疫情報告數據顯示,自2012年以來,我國戊肝報告發病連續8年超過甲型肝炎,居急性病毒性肝炎之首。和甲肝相比,戊肝的病死率要高10倍以上,特別是老年人、孕婦以及慢性肝炎人群。如果在孕晚期(孕期最后3個月)感染戊肝病毒,孕婦的病死率可能達到10%-50%,遠高于甲肝和乙肝。
接種疫苗是最有效最經濟的預防措施
戊型肝炎會給患者帶來沉重的醫療經濟負擔,預防戊肝,除了衛生飲食、健康生活以外,還可以通過接種疫苗等來預防感染,這也是當前更有效更經濟的預防措施。
目前世界范圍內,僅有一種戊肝疫苗上市——就是廈門萬泰滄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制出的重組戊型肝炎疫苗(大腸埃希菌)。我國開展的Ⅲ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戊肝疫苗對全部4種基因型HEV導致的肝炎均有預防效果,接種后一年內保護率可達100%,四五年后保護率仍可達93.3%。根據數學模型推算,戊肝疫苗誘導的抗體可持續至少30年。
需要注意的是,群眾接種第1針戊肝疫苗后,間隔1及6個月注射第2及第3針疫苗。
目前戊肝疫苗在國內各大醫院均可預約接種,昆明的朋友可在云大醫院、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預約接種,詳情可撥打0871—8199886預約咨詢。州市也有以下接種點:昭陽區鳳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紅河彌勒市彌陽衛生院、保山隆陽區朱紫街預防接種門診、楚雄經開醫院、玉龍縣婦幼保健院等可接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