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號消息 記者項俊平 武漢報道12月30日,第二屆“江城優米”品鑒會在武昌隆重舉行。經過省市有關專家按編號盲評及現場米飯品鑒,泰優068、邦兩優香占、泰優398等十大品種脫穎而出,榮獲金獎。其中,武漢弘耕種業有限公司培育的兩個泰優系品種躋身前三列,分別獲得總分第一名和第三名,斬獲第二屆“江城優米”“冠軍”和銅獎。
據介紹,與首屆評選有所不同的是,闖入本屆“江城優米”決賽的20個品種,全部由大賽組織者深入田間,自主進行采樣。
為了確保評審結果的公正性,湖北省農業科學院院長游艾青,省農業農村廳種業管理處副處長汪愛順,武漢大學教授朱仁山、武漢輕工大學副教授呂慶云等專家,采用盲評的評選形式,即以消費者的身份,對品鑒的米飯設置編號,公開“盲評”。
“我們主要從嗅覺、視覺、味覺、感覺等多角度,對米飯進行全方位的品鑒,從中選出江城優米,讓武漢市民知曉江城優米,選購江城優米,品嘗江城優米。”武漢大學教授朱仁山介紹說。
據游艾青介紹,90年代以前,湖北大米在全國沒有什么名氣。后來,隨著優質稻種植的推廣,已經涌現出一批在全國顯露“頭角”的大米。如華夏香絲大米在前不久黑龍江省舉辦的國際大米節上榮獲秈米組三項金獎之一。
經過專家科學、認真、公正的品鑒,最終泰優068、邦兩優香占、泰優398、華兩優6516、源稻19、潤豐香占、徽兩優1868、鄂中6號、利兩優3822和華夏香絲等10個品種脫穎而出,被評為2022年武漢市第二屆十大“江城優米”。
據了解,金獎獲得者——武漢弘耕種業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水稻、蔬菜等農作物種子的研發、生產、加工及銷售,是一家產、學、研相結合的農業科技型企業和產業化龍頭企業,非常注重新品種研發和新品種的試驗示范,特別是在“蝦稻共作、稻漁共養”的探索上走在全省前列。
“此次獲獎的泰優068、泰優398品種具有熟期早、產量穩、抗性好、米質優的特點。其中泰優398結實率達到80.3%,整精米率68.6%,米質達到國標一級,是一個特別適合蝦稻共作的首選品種。”弘耕種業總經理趙軍介紹道。
有趣的是,上屆十大“江城優米”僅有邦兩優香占、華夏香絲再次闖入決賽,蟬聯十大優米稱號。“這從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兩個問題,一是‘江城優米’競爭激烈,二是武漢優質稻的品種較多。”游艾青表示。
據了解,全省80%的種子企業集中在武漢,全省80%的種子生產量集中在武漢。成果轉化不高,品牌影響不大,企業塊頭偏小等問題仍然突出。武漢種業的發展關系到湖北種業的未來。因此,做大做強武漢種業尤其重要,也迫在眉睫。
可喜的是,在首屆“江城優米”品牌的推動下,獲獎企業的發展效果明顯。據武漢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調查,2022年8個獲獎品種銷售量達184.7萬公斤,比2021年擴大了290%,種植面積同比增加了214%,種子銷售收入增加了2237萬元。
“我們之所以支持武漢市種子協會持續開展‘江城優米’的品鑒、評選,主要是想通過活動推動優質水稻的種植,做大做強武漢種業,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江城大米品牌。助推武漢種企、米企和種植大戶的對接,延伸稻米及深加工產業鏈。”武漢市農業農村局一級調研員王火明如是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