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5月6日傍晚,美國一艘巨型商用飛艇“興登堡”號準備著陸,然而就在飛艇距離地面僅90余米時,飛艇尾部平衡翼發生起火事故,僅僅34秒,飛艇就被燒成了一個空架子。在這之前,飛艇曾被人認為是商業航空的未來,而這次事件后,商業飛艇的發展進程也隨之終止。
無人飛艇誤入米國事件將飛艇再次拉入了人們的視線,相信很多人聽說過飛艇,但真正見過的人并不多。
飛艇是一種比飛機早的做的飛行器,與熱氣球原理類似,都是利用空氣密度差產生的浮力飛行。但與熱氣球相比,飛艇具有推進系統和控制系統,是比熱氣球更加高級的飛行器。除此之外,一些飛艇還可以利用翼型所帶來的升力,使得在速度和抗風能力上更好。
飛艇內部有氣艙裝置,通常裝有氫氣、氦氣等比空氣密度低的氣體,以此來保證飛艇能夠浮在空中。而飛艇吊艙部位的推進裝置可以使得飛艇能夠自由控制方向。
具體的講起來,整個飛艇被做成巨大的流線型艇體,在內部又包括氣艙、吊艙、控制系統和推進裝置。氣艙又包括主氣囊和輔助氣囊,主氣囊裝比空氣輕的氣體,輔助氣囊裝入空氣。吊艙則用來給飛艇配重,載人部位、控制部位、推進部位也都位于吊艙內。當飛艇逐漸飛高時,上方大氣壓會下降,主氣囊內的氫氣會逐漸膨脹。為了防止主氣囊被撐破,這時候就會放掉輔助氣囊內的空氣,保證主氣囊的氣壓保持在一定的范圍。相反的,飛艇下降時,會對輔助氣囊內充入空氣,以保證主氣囊的形狀以及浮力。
汽艇的推進部位用于調整汽艇的飛行方向,通過發動機產生的推力,調整飛艇按照預定的航線飛行。飛艇的控制系統表面是方向舵和升降舵,就像控制飛機一樣控制飛艇。
飛艇飛行時需要使用大量的氫氣或者氦氣,成本并不低。以當年的興登堡號為例,其需要的氣體體積大約為20萬立方米,如果使用氦氣,一噸的價格大約為8.22萬美元,折算到體積為5600立方米。要充滿飛艇氣囊,需要294萬美元。
另外由于飛艇的安全系數比較低,如今已經沒有用來載人的飛艇了。如今,大多數都是無人飛艇,用來預測天氣。當然除此之外,無人飛艇也可以用于進行空中監測、配送物品、科學研究等領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