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能不能培養出明星基金經理,又能不能把明星基金經理留下來,是檢驗實力的觀察點之一。
2月22日,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銀證券”)公告,基金經理白冰洋因個人原因離職,不再擔任中銀證券優勢制造、中銀證券健康產業、中銀證券價值精選、中銀證券聚瑞的基金經理職務。
幾乎同一天,中銀證券另一份公告顯示,基金經理劉先政離任中銀證券內需增長混合。
公開信息顯示,白冰洋2012年2月加入中銀證券,算是中銀證券的“老將”,也是中銀證券在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具有代表性的明星基金經理之一。
劉先政則算是中銀證券的新人,其在2021年9月才加入公司,仔細算來在中銀證券任職的時間不足兩年。
一“老”一“新”,為何相繼離開中銀證券?目前公開報道中尚無更多的消息。
圍觀兩人管理的產品:
2022年,白冰洋共管理了4只產品,均取得了不錯的收益。其中中銀證券優勢制造股票A更是以9.26%的收益位列2022年普通股票型基金第5位。
不過,雖然中銀證券優勢制造股票A業績不錯,但是不知為何規模一直在下降中。
白冰洋的投資風格一直被市場認為“較為激進”——主要表現在換手率高、高倉位。
需要提及的事,2022年3月17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對白冰洋出具了警示函。原因是白冰洋在管理中銀證券優勢制造股票基金運作過程中未能勤勉盡責,導致該基金在2021年10月28日當日未能保持不低于基金資產凈值百分之五的現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內的政府債券。上海監管局決定對白冰洋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而劉先政管理的產品業績則不佳。
公開信息顯示,中銀證券內需增長混合A、C成立于2021年11月9日,其2022年收益率分別為-36.98%、-37.23%,截至2023年2月21日,其成立來收益率分別為-34.38%、-34.71%,累計凈值分別為0.6562元、0.6529元。
客觀說,基金經理離開一家基金公司的原因比較復雜。既有所在基金公司的原因,也有基金經理自身的選擇。但是由于基金經理個人品牌的號召力與基金銷售息息相關,因此從基金經理的離職情況大概率可以觀察一家基金公司的相關情況。
截至發稿,根據天天基金網披露的基金公司檔案,目前中銀證券有16位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年限1年又224天。
在白冰洋離職后年,中銀證券目前“戰隊”的短板已經非常明顯——缺乏具有市場號召力的明星基金經理。
(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