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數據丨土地市場丨城市觀察丨買房觀點
全文約1000字,預計閱讀時間需3分鐘。
大家好,這里是德陽房產超市頻道。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發展,綠色出行理念成為家庭用車的潮流和趨勢,而新能源車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購車選擇,不過買車容易充電難。
“手續齊全,有產權車位,我為什么不能安裝充電樁?”
近日,熱心市民王女士反映,她正為不能安裝充電樁而煩惱,目前只能把車開到附近的某商場公共充電樁充電,如此一來一往,十分不方便,充電難成為車輛使用環節中最頭疼的問題。
接收到求助,[直播德陽]欄目第一時間與相關人員取得聯系,詳細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王女士說到,自己在今年二月份購買了一臺新能源車,且自己在小區也購買了一個產權車位,于是向供電公司和物管提出申請安裝新能源充電樁。
因為手續資料齊全,供電公司表示可以安裝,但是在小區物管處,王女士卻犯了難……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記者第一時間到了小區物業了解。
據小區物管方面表示:該小區是15年左右投入使用的,目前小區有車位300余個,已經安裝了充電樁的車位有6-7個。
物管表示:目前小區的電容量不能確定是否能滿足再增加充電樁的需求,于是沒有給業主簽字同意,供電公司也無法進場安裝。
那小區電容量是否滿足再增加充電樁的需求呢?這里是否有什么科學的判斷標準呢?
據了解目前可以有兩個方案。
方案一
供電公司提供該小區去年夏季最高峰的用電量作為參考,但小區物管和業委會對此方案表示不夠嚴謹,因為物管和業委會認為該小區還有很多業主和商鋪并沒有入住。
對此,業委會表示可以在小區再增加一個配電箱和一個配電室,費用大概在30萬元,增加后可以再增加數十臺充電樁的安裝需求。
但此費用需要動用全體小區業主的維修基金,且即使動用了這30萬元的維修基金,也只能增加數十臺電容需求并不能滿足所有300余個車位的需求。
因為維修基金屬于全體業主所有,且很多業主也并未購置車位,因此,大部分的小區業主自然也是不會同意的。
方案二
找第三方公司進行評估,評估和判斷小區充電樁的最大承載量。
評估費用需要全體小區業主出資,物管方也聯系了幾家公司,聯系了幾個月均沒有得到回應。據了解目前國內有此資質的公司也并不多,此方案目前也屬于擱置階段。
種種邏輯表明,這個問題目前看起來似乎變成了一個“死結”,王女士想要達成自己在車位上安裝充電樁的需求尚還有一段路要走。對此,咱們的網友有沒有什么好的建議?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點擊下方視頻了解具體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