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藏天下
聽品藏故事 追百年記憶
眼下春光大好,熙陽普照,萬物生長。百家大院也進入了春季攻堅遷建階段,一棟棟古建筑拔地而起。春夏之際開園可期。
中國古人將春季三個月統稱為三春,分別是孟春、仲春、季春。時下農歷二月,是為仲春。
這個時節,正是外出打拼的人們遠行的良日,令人想起那首千古吟唱的《游子吟》,末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每使人動容。
春是大地的母親,令萬物生長;而母愛猶如春天的陽光,帶來人生的溫暖。沐此春景,慨然讀匾,下意識地就將目光鎖定在了下面兩塊匾:分別是【畫荻風高】匾、【賢同歐母】匾。
這兩塊匾的題匾人:【畫荻風高】,民國大總統黎元洪題;【賢同歐母】,福州長樂縣教育界人士集體題寫。兩塊匾分別贈送給邱袁氏和劉姓兩位老婦人,異口同聲稱贊她們是如同歐陽修之母那樣的賢良母親,培養出了優秀的子女。
可見,世人不論何種地位、身份,都是崇敬偉大母親的。而宋代政治和文壇大家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就是中國人心目中的良母典范,代代相傳,譽同孟母。
歐母的聲名是如何形成的?這里一探究竟。
歐陽修四歲喪父,歐母鄭氏攜歐陽修離開江西,投奔在湖北工作定居的小叔子,也就是歐陽修的叔叔歐陽曄。說是投奔,不過是在歐陽曄所在城市找個地方住下來,多少有點心理依靠,但孤兒寡母還是要獨立生活。換句話說,撫養歐陽修長大成人,歐母鄭氏基本要靠自己。
歐母之所以偉大,當然不是指她把歐陽修養大而已,而是她把對歐陽修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對子女的教育有兩層內容:知識教育、人格教育。歐母在自己的能力和認知范圍內,在此兩方面都做到了極致。
首先是教年幼的歐陽修讀書寫字。家里窮困買不起筆墨紙硯,歐母就天天把歐陽修帶到屋前的池塘邊上,用蘆葦桿在地上寫字,教他認字學書。這就是畫荻教子的典故。
其次,歐母竭盡全力教導歐陽修要品行端正,大丈夫行得正坐得直,此乃立世第一要義。歐母學識有限,講大道理講不來,而且空洞的道理說教也沒什么效果。這方面她只做一件事:翻來覆去給歐陽修講他父親的故事。
父親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歐陽修的父親英年早逝,歐母總是以一副崇敬的語氣,回憶和追念歐父做小吏的歲月,言必稱“汝父為吏廉”、“好施與”、“其心之厚于仁”,并反復強調歐父正直、廉潔、同情弱者等為人特點,歐陽修的精神世界由此形成了一個高大上的父親形象。歐陽修本人的一生正氣,莫不源于對父親的“效仿”。
其實可以想見,歐母和歐父一起生活的時間不過數年,夫妻感情或許也沒到入髓入骨的程度,而且歐父的品格或許也沒有那么完美。但出于教育歐陽修的需要,歐母用盡一生的想象,把逝去的歐父塑造成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偉光正形象,使歐陽修得以沐浴在父親的人格光環下成長。這是歐母最了不起的地方。
依我之見,歐母對歐陽修最深刻的影響,在于她的生活觀。
她說:“吾兒不能茍合于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這就教導了歐陽修要堅守正氣,不為利益而虧損自己的良心;為了有底氣做到這一點,平時要生活節儉,如此才能應對患難。
為了進一步打消歐陽修的顧慮,歐母又說:“夫養不必豐,要于孝”。意思是說,贍養父母,不追求榮華富貴、大魚大肉那些東西,只要有孝心就足夠了。這就杜絕了歐陽修為了使母親過上好日子而在官場中忍氣吞聲、違背原則的念頭。甘于貧賤,視貧富如一,沒有后顧之憂,才能真的行得正、坐得直!
可以說,歐陽修終其一生,母親就是他背后最牢固的靠山!
歐陽修曾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歷新政”改革,得罪了保守派勢力,屢次被貶官。但歐陽修始終處之泰然,絕無患得患失之慮,歷經坎坷終不悔。用他自己的話說:“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
歐陽修
前語自述,出于歐陽修短文《畫地學書》。歐母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歐陽修的底氣所在。正是有感于母親的良賢和偉大,歐陽修晚年提筆寫下了自傳性的《畫地學書》一文:
“歐陽修,字永叔,廬陵人。四歲而孤,母鄭,守節自誓,親誨之學。家貧,至以荻畫地學書。幼敏悟過人,讀書輒成誦。及冠,嶷然有聲。
修始在滁州,號醉翁,晚更號六一居士。天資剛勁,見義勇為,雖機阱在前,觸發之不顧。放逐流離,至于再三,志氣自若也。”
可以說,歐母之所以名留千古,成為中國歷史上與孟母齊名的良母典范,就是歐陽修本人推崇和宣揚的結果。歐陽修是歐母的頭號粉絲,他憑借宋代第一號文學大家的千秋筆法,將自己的母親寫成了千古流芳的偉大母親。
公元1052年,歐母鄭氏去世,享年72歲。歐陽修千里迢迢將母親的靈柩送回江西老家,并合葬于歐父墓地。歐母靠回憶崇仰了歐父一輩子,并借此教導歐陽修成才。而歐陽修則以將父母合葬的形式,給予歐母亡靈莫大安慰。
《歐陽修書瀧岡阡表》拓本局部
不僅于此,歐陽修還親筆為父母撰寫了墓志銘《先君墓表》,晚年重修,改名為《瀧岡阡表》:“修不幸,生四歲而孤,太夫人守節自誓,居窮,自力于衣食,以長以教,俾至于成人……”云云,全文一千三百多字,情真意切,讀來十分感人。
全文敘述第一主體是歐父歐陽觀,但敘述的視角全部通過記述歐母生前的講述,借此呈現歐父的形象。在某種意義上,該銘文的真正主角其實還是歐母鄭氏。可見歐陽修對母親的眷戀何其深沉。
歐陽修是歷史公認的宋代大人物。論政治地位,歐陽修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觀文殿學士、兵部尚書等,并深刻影響了大宋社會及大批朝野名臣;論文學影響力,歐陽修在唐宋八大家中,排名宋六家第一名。蘇軾父子、王安石、曾鞏、黃庭堅等歷史大家,都算得上是他的門生。
有子如此,歐母被奉為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良母典范,說服力無疑是爆棚的。而歐陽修把自己的母親瞻仰到這個高度,也算是一種特立獨行的大孝之舉。有感于此,行文如上,是為記。
(點擊標題 即可閱讀)
公眾號ID:zhpctx
品藏天下,懷古惜今
塊塊榮匾豪門事,待追憶
件件華藝巨匠心,綻異彩
古曲今頌,天下品藏
品藏天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