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匯商城是什么模式?它采用4進1出的方式,社區共識,共同完成認購當期額度,每1期遞增20%額度,金融是有泡沫的,沒有泡沫就沒有利潤。所以每1期遞增20%就是平復上一期所有的泡沫,以此類推,一直走下去。”近日,有關海匯商城的宣傳開始鋪天蓋地般出現了各大社交網站當中,并引發了不少網民的持續關注,本平臺在最近也接到了相關投訴。
那么海匯商城究竟有著怎樣的平臺背景?南京同仁堂旗下的“益生菌凍干粉固體飲料”是否具有保健功效?“柯玫工妍煙酰胺煥顏乳”當真具有美白作用?“四進一出”的眾籌模式該如何解讀?為什么說自帶所謂“銷毀機制”、具有增值屬性的匯寶通證相當于虛擬貨幣的變種?匯寶通證還可以兌換股權的說法從何而來?
平臺背景,現狀如何
據悉,海匯商城的經營主體為上海十效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4日,法定代表人和獨資股東為王成國,監事為王守峰,財務負責人為周貽濱,注冊資本500萬元,據2021年度報告顯示,該公司當時股東的實繳出資情況與員工參保情況如下:
根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以及相關資料顯示,預計未來中國預制菜市場將保持200%左右的增長率高速增長,未來5年內,預制食品產業將成為下個萬億級市場,在此背景下,致力于布局“奇廚聞天下”千城萬店的海匯商城也踏入到了該領域當中。關于平臺介紹,據公開資料顯示,海匯商城攜手美國硅谷Pegasus Tech Ventures、南京同仁堂、閃耀(中國)香港投資有限公司等,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消費即創業的綜合服務平臺。平臺擁有167萬種產品,三大倉儲中心,囊括衣食住行,商城以品質為基石,以誠信為根本,與知名一線大品牌進行合作,保證商品的品質與質量過關。
在管理層方面,據知情人透露,擔任執行總裁的人為“亞洲銷售天王”黃璽龍,此人的頭銜還包括“世界華商總裁聯盟會創始人、中國顧問式銷售訓練第一人、圣道領袖商學院院長”在內,值得注意的是,在2022年年底時,他的身份還是快小多戰略顧問、快小多生態平臺執行總裁。
而通過快小多推行的商業模式來看,這種獎金制度存在的法律風險已是不言而喻。
現如今,在一些反傳自媒體發布的曝光互聯網騙局的榜單當中,“快小多”已然榜上有名。
固體飲料,保健功效?
截至目前,海匯商城已上架了多款產品,南京同仁堂旗下的“益生菌凍干粉固體飲料”便是其中之一,據外包裝顯示,該產品的生產許可證編號為SC10634122206918,顯然,該產品僅為普通食品,并非保健食品或藥品。但在適用人群板塊內,卻出現了該產品適用于“免疫力低下人群”的表述。
顯然,這樣的宣傳方式涉嫌暗示該產品可以提高免疫力。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保健食品的相關規定,具有“提高免疫力”功效的食品一律歸為“保健食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7718-2011)同時規定,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當非保健食品廣告宣傳保健功能時,可依據《廣告法》第九條第(十一)項的規定以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規定禁止的情形對其定性。非保健食品廣告宣傳保健功能,是對食品本身性能和功能的虛假描述,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誤解,可以虛假廣告對其定性。
在上述宣傳材料當中,便秘也被指出在該產品的調理范圍之內。而“改善便秘”無疑屬于醫療功效,對此,我國《廣告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明確指出:除醫療、藥品、醫療器械廣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廣告涉及疾病治療功能,并不得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使推銷的商品與藥品、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更不用說,《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也早已指出:沒有法律法規、規章和食品安全標準等規定的,一般食品標識不得強調適合特定人群。
普通產品,美白+抗炎?
除了食品類的產品外,海匯商城也已涉足到了化妝品領域,比如“柯玫工妍煙酰胺煥顏乳”,在商品詳情頁面內,這款產品被指出具有美白功效。
但調查發現,該產品的備案編號為魯G妝網備字2022002876,屬于國產普通化妝品,且僅具有保濕功效。
依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國家按照風險程度對化妝品、化妝品原料實行分類管理。化妝品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國家對特殊化妝品實行注冊管理,對普通化妝品實行備案管理,用于祛斑美白的化妝品以及宣稱新功效的化妝品為特殊化妝品,特殊化妝品以外的化妝品為普通化妝品。對此,《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有明確規定:化妝品的名稱、成分、功效等標簽標注的事項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以及虛假或者引人誤解、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等違反法律法規的內容。普通化妝品不得宣稱特殊化妝品相關功效。因此,普通化妝品在廣告中標注美白等特殊化妝品功效,涉嫌構成了虛假功效宣稱行為。
與此同時,該產品所含成分還遭到了海匯商城方面有關“抵抗炎癥”等涉及到醫療作用的包裝。
這樣一來,可能會有消費者被這樣的宣傳方式所誤導,進而誤以為該產品也具有其所含成分被包裝出來的種種功效。《廣告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廣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虛假廣告:(二)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規格、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或者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以及與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且根據《化妝品命名規定》、《化妝品命名指南》等文件要求,化妝品宣稱用語應根據其語言環境來確定,禁止表達的詞意或使用的詞語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詞語:醫療術語、明示或暗示醫療作用和效果的詞語。顯然,上述宣傳材料所提及到的“抗炎”功效超出了化妝品定義,屬于超范圍宣傳和宣傳醫療作用,屬于違規宣傳。
眾籌模式,推廣收益?
接下來,我們再來關注一下海匯商城推行的獎金制度該如何解讀。據推廣人員阿強(化名)提供的資料顯示,海匯商城推行的商業模式的本質其實就相當于眾籌模式,時至今日,海匯商城的模式簡介已經更迭了幾個版本,2022年時的版本是這樣的:
所謂的四進一出,其實可以這么解讀:海匯商城將用戶認購的銷售總額設定為每期遞增20%,如1期100萬,2期120萬,3期144萬……當第4期滿額時,結算第1期,如用戶為購買商品消費了600元,則贈送500個匯豆,匯豆與人民幣的兌換比例為1比1,每周排單收益為10%,搶購一期的時間也是一周,則用戶除了本金外,還能拿到的額外收益就是50元;第5期滿額,結算第2期;第6期滿額,結算第3期……以此類推。如第100期的銷售總額達不到預先設定的總額,此時,重生機制啟動,第100期100%退回認購金(匯豆),第97、98、99期退回比例:60%認購金、40%匯積分,匯積分可以兌換成匯寶通證。
為刺激參與者推廣市場,在海匯商城后來推行的制度中,也出現了分享獎勵,即按照直推人數等條件,平臺將參與者分為了初級創客、中級創客、高級創客、超級創客、特級創客、聯合創客和榮譽董事等多個級別,不同級別對應的平級獎相同,都是10%,但分潤獎勵不同,從1%到7%不等。
最近,海匯商城的模式解讀課件似乎又有所更改,但本質一如既往。
匯寶通證,虛擬貨幣?
下面再來說說通證方面的收益。排單失敗了,參與者就將會得到“匯寶”(搶購結束后,由返還的40%匯積分轉換而成),匯寶屬于海匯商城內部發行的通證,總量87.6萬枚,每天投放800枚,投放時間三年,具有增值屬性,定量發行,具有通縮銷毀機制,通縮至8.76萬枚。雖然海匯商城商學院在獎金制度的對外表達形式上一直在進行調整,但有關匯寶的描述卻一直沒有發生過變化。
綜上所述,自帶所謂“銷毀機制”、承諾具有增值屬性的匯寶通證,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其實就相當于是虛擬貨幣的變種,順帶一提,在快小多模式當中,也出現了類似的“價值憑證”的通證概念。而眾所周知的是,虛擬貨幣不具有與法定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局長曾在題為《切實加強虛擬貨幣監管,牢牢維護國家貨幣發行權》的文章中明確指出:互聯網積分管理要堅持三條底線,一是禁止掛鉤人民幣,絕不能和人民幣進行雙向兌換;二是控制使用范圍,互聯網積分的使用范圍須在平臺內部,一些平臺上參與交易的不同法人主體之間不能通用,消費者之間不能相互轉讓;三是限制持有收益,虛擬貨幣自身不可附加任何利息。但據參與者透露,海匯商城所發行的匯寶其實是可以直接提現和轉讓的。
對于個別平臺發行虛擬貨幣或變相發行虛擬貨幣的種種行為,《關于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曾明確指出: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金融創新”“區塊鏈”“通證經濟”的旗號,大肆宣傳虛擬貨幣、虛擬資產等各類非法金融資產,蠱惑廣大投資者參與虛擬幣交易、礦場礦池、虛擬交易所等,通過發行所謂“虛擬貨幣”“虛擬資產”“數字資產”等方式吸收資金,侵害公眾合法權益……廣大群眾如發現通過炒作區塊鏈概念行非法集資、傳銷、詐騙等違法行為的線索,請及時向區處非辦舉報,并持相關證據線索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
后 記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海匯商城發行的通證在日后還有“兌換股權”的價值。
在此之前,海匯商城方面所公示的上市計劃早已浮出水面。
按照宣傳資料預測,2023年,海匯商城將打造千城萬店,設立華中、華東、華南、華西、華北五大營銷網點(分公司),會員量到達1000萬人。預計三年內公司帶領會員真正走向資本市場,孵化30家供應鏈企業上市,平臺商業價值突破1萬億元。
但歸根結底,投資者只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以及承擔新三板交易結算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這三個公開市場買賣股票,才不存在詐騙風險,而企業與投資人之間非法進行的所謂的原始股權轉讓、買賣的行為,不符合相關法律規定。根據《證券法》的有關規定:“公開發行股票,須經中國證監會核準,未經依法核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公開、變相公開發行股票。非公開發行股票,不得采用廣告、公告、廣播、網絡、短信等公開方式或變相公開方式進行”。
至于以“構建消費者、創業者、實體商家以及平臺多方共贏的經濟生態圈”為企業愿景的海匯商城在今后會如何發展?圍繞著相關產品出現的虛假宣傳問題,能否得到經營方的重視與整改?對此,微商電商調研將繼續保持關注。
來源:微商電商調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