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放出重磅消息:
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金融機構降準,很多人不明白意味著這什么。我舉個例子。
如果存款準備金率為7%,意味著金融機構每吸收100萬元存款,要向央行繳存7萬元的存款準備金,用于發放貸款的資金為93萬元。現在,降準之后,金融機構只需要繳存6.5萬元就行了,可貸資金相應增加。
有數據統計,自2018年以來,央行前后降準14次,平均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近15%降至不到8%。
最近的一次降準,是在去年12月。同樣是下調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8%。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網
12月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5000億元。但在這次的降準消息中,官方并未披露具體釋放長期資金量等信息。
上次的降準是為了保持流動性和優化金融機構資金結構。那么,今年首次的降準又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為了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其次,降準能讓銀行業金融機構進一步釋放低成本長期資金,有利于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成本,提高銀行放貸的意愿,也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改善市場預期、提振實體有效融資需求。
再來,為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提高服務實體經濟水平,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
與此同時,在當前銀行業負債成本承壓、凈息差持續收窄至歷史低位的情況下,央行適時降準,有助于更好激發實體融資需求,穩經濟、降成本,并有效緩解銀行負債和經營壓力,增強經營穩定性和抗風險能力。
不過,就在前幾天,央行開展4810億元MLF操作,因此對于這次降準,市場還是很意外的。
降準對于企業和實體經濟是一大利好消息,雖不直接影響樓市,但是通過以往的例子看,降準也會給房地產市場帶來積極的影響。
1、傳遞政策信號,穩市場、穩信心。
2、降準雖然不是針對樓市,但對樓市的影響是利好的,市場預測3月20日將迎來年內首次降息;
3、從過往經驗來看,降準肯定能夠緩解房地產企業資金壓力,購房者也能獲得相對平穩的按揭貸款價格,大部分購房者房貸利率將繼續降低。
2月,貝殼研究院監測的103個重點城市中,有23個城市首套房貸利率下降,首套房利率低于4.1%的城市增加至34個。其中,70大城市中符合首套利率動態調整的38個城市中,石家莊、哈爾濱、長春、福州等17個城市首套房貸利率回調至4%以內。
今年以來,大成都房貸利率逐步下調,貸款成本進一步降低。多數銀行執行首套、首貸利率4.3%。不過,根據個人征信等不同,房貸利率也將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最終銀行審批結果為準。
于此同時,針對首套房和二套房,以及是否首次按揭貸款有不同的標準。
1、無貸款記錄的,首套房最低首付3成,二套房最低首付4成;
2、有貸款未結清,首套房和二套房都是最低首付6成;
3、有貸款已結清,首套房和二套房都是最低首付4成。
如果大家要問未來樓市的方向是什么,“穩”是主旋律,暴漲暴跌的情況是不會再出現了。極個別的漲價,或者降價,很難對均價有影響。
— The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