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有一老翁姓王名齊,說這王齊樂善好施,常常收留流離失所之人回家,供他們好吃好喝,為此王齊在城中名望頗高,隨著王齊不斷的收留,城里也漸漸安穩下來,不少百姓都稱呼其為王大善人。
于是有些人見王齊心善,便動起了歪心思。
這天一大早村里頭的婦人趙秀蘭見家中米缸見底,窮的都快揭不開鍋了,便厚著臉皮敲開了鄰居大娘的家門。
那大娘見趙秀蘭手中端著的空碗,便心知她是來干什么的,這樣的事兒發生的不少,一開始鄰居大娘覺得趙秀蘭一個人帶著倆孩子不容易,時不時的便會照拂一下。
可久而久之,趙秀蘭似是習慣了別人的饋贈,見天兒便找借口借點糧食借點菜的,就算再好的人心,也被趙秀蘭的厚臉皮磨沒了。
這會兒鄰居大娘見趙秀蘭又來了,連忙就將房門收了收,只留下一條門縫,心中雖然有氣,但臉上依舊和顏悅色的說道:“秀蘭妹子啊,一大早的,你這是作甚?”
趙秀蘭也不繞彎子,見大娘問了,她便直說道:“這不家里頭沒糧了,想著來找大娘您借點兒,不過大娘您放心啊,等我一有了閑錢我準還給你,絕對不會白吃白喝的。”
聽了趙秀蘭這話,大娘心中不禁白了她一眼,每次都這么說,也不見她還啊,可面兒上大娘卻依舊笑道:“秀蘭妹子啊,你看先前我都好心借給你了,可我們家現在也困難,我家人口可是比你多啊,米缸就剩一個底兒了,我再借給你,我們一家老小就沒得吃了呀...”
“哎呀,大娘,我也是沒辦法了呀,要不您就借我半碗米,我讓孩子們吃個飽飯就行,您聽聽孩子們都在哭呢...”趙秀蘭話音剛落,大娘果然聽到隔壁院子里傳來陣陣此起彼伏的哭聲。
聽到孩子哭,這大娘心里也是不落忍,便說了句:“秀蘭妹子啊,誰家銀子也不是大風刮來的,這糧食也不是說買就能買的,我知道你一個人不容易,既然如此,你何不把孩子送到城中王大善人那去?你家孩子這般,跟流離失所也差不多了...”
眼見趙秀蘭還要說些什么,恰好大娘屋里頭有人叫她,那大娘趕忙朝著趙秀蘭笑了笑,隨即猛地便關上了門。
趙秀蘭拿著空碗站在門外氣得直跺腳,沒辦法,她只好又厚著臉皮去了別人家,然而讓她沒有想到的是,今天破天荒的沒有一個人肯將糧食借給她。
沒辦法,趙秀蘭只好氣鼓鼓的回了家,回到家后見兩個孩子還在哇哇大哭,吵著要吃飯,趙秀蘭不禁氣不打一處來,開口便訓斥了倆人道:“還哭什么,方才我叫你倆演戲,現在還演上癮了?”
年長一些的女娃娃紅兒聞言,連忙停止哭泣,可鼻子依舊忍不住一縮一縮的,好半晌這才緩和下來說道:“娘,我和弟弟是真的餓了...我還好一些已經12歲了,可弟弟不過三四歲的年紀,還在長身體,這樣餓下去不是法子啊...”
趙秀蘭心中也知道這個理兒,看著眼前兩個瘦巴巴的孩子們,她心中氣焰也消了不少,回想起從前種種,趙秀蘭自個兒也不好受,想著想著,眼淚便“吧嗒吧嗒”的落了下來。
說起趙秀蘭,她也是個苦命的女人,從前丈夫在村子里算是個富戶,趙秀蘭以為嫁給他自己會過上好日子,可讓趙秀蘭沒有想到的是,她剛嫁過去不久,丈夫便結交了狐朋狗友,更是在那狐朋狗友的攛掇下,染上了惡習。
不出三個月,家里的東西就都被丈夫輸光了,眼看家中什么都沒了,丈夫這才后悔,然而卻是為時晚矣,丈夫心中氣郁不舒,沒多久便咽了氣,只留下趙秀蘭和一雙兒女在世。
趙秀蘭沒有娘家人可以幫襯,她自己又是個什么都不會的婦女,丈夫去世的這些年,她也早已將家中能賣的東西都賣了,如今就剩下這空蕩蕩的村屋了,趙秀蘭自個兒也是沒有辦法,只能厚著臉皮四處去借。
趙秀蘭掩面哭著,方才大娘那話忽然便在她腦海中回響,這法子似是還真的可行。
想到這里,趙秀蘭趕忙抹了把淚,扭頭看向懂事的紅兒便問道:“紅兒啊,你和弟弟想不想吃飽飯?”
紅兒沒做猶豫,也不知趙秀蘭的想法,當即便點了點頭。
“娘有個法子,既能讓你和弟弟吃飽飯,也能改變咱們家的現狀,不過這事兒得需要紅兒你去做才行”趙秀蘭說著,便將王大善人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紅兒。
紅兒眼前一亮,可隨即卻又泄了氣,“娘,我倒是聽村里其他孩子們提起過這個王大善人,只是他只收留流離失所的人,可紅兒不是,紅兒還有娘親,還有弟弟的”
“那就需要紅兒你受些苦頭,等今天晚上你就離開咱們家,到街頭乞討去,我相信那王大善人一定會很快發現你的,到時候你若去了王大善人家里,你不就吃喝不愁了?等你安頓好了,再拿東西給我和你弟弟送出來,這下我們一家子都能吃飽飯了”
趙秀蘭說著話,眼神里還盈盈冒著光,對她暢想的事情十分期待。
然而紅兒這邊還沒應下,另一邊的小男孩兒卻急了眼,連忙跑到趙秀蘭跟前說道:“娘你偏心!有這種好事不叫我去,憑什么讓姐姐去!”
趙秀蘭聞言在男孩兒腦后輕輕拍了一下,“你懂什么,我聽人說了,那王大善人只收留女娃娃,男娃娃人家看都不會看一眼的,你去有什么用?”
說罷,趙秀蘭便再次滿懷期待的看向紅兒,而紅兒心中雖然不愿,但見趙秀蘭盯得緊,還是硬著頭皮應了下來。
當天晚上,趙秀蘭就將紅兒喬裝打扮一番之后,便送出了家門,紅兒長這么大從未自己離開過家,如今深更半夜的她一個人走在街上還有些膽怯,走了沒兩步,便回頭望了望趙秀蘭。
趙秀蘭則是朝著紅兒擺了擺手說道:“紅兒你安心往前走,娘往后頭跟著你。”
紅兒走兩步見趙秀蘭果然遠遠跟著她,這才放下心來,腳下的步子也快了些許。
天剛蒙蒙亮,紅兒便走到城中熱鬧的街市上,隨即便按照趙秀蘭的叮囑坐在了一旁的角落里,一邊惦著手中的空碗,一邊哭喊著懇求百姓施舍些銀子或粥糧。
紅兒這丫頭雖說臉上被趙秀蘭涂的烏漆麻黑,可五官精致,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讓人看著分外憐惜,沒一會兒的功夫,便有不少人送來吃食和銅板。
趙秀蘭躲在一旁靜靜看著紅兒這邊的情景,眼瞅著到了傍晚的時候,街市上的人稍微少些了,趙秀蘭這才也扮作要施舍的百姓,來到紅兒面前蹲下來低聲說道:“紅兒干得漂亮,一會兒你再往王大善人宅院的方向挪挪,哭聲再大一些,我相信最晚明日你就會被王大善人接回家了。”
說著話,趙秀蘭便佯裝在紅兒的碗里扔銅板,見四周沒人注意,她這才又灰溜溜的躲在了不遠處。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眼瞅著太陽就快下山了,紅兒連忙按照趙秀蘭的吩咐朝著城東方向挪了挪,口中的哭聲更是震天響,同時也又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百姓的目光。
只是趙秀蘭盯了一整天了,就是不見王大善人的身影,眼看天就要黑了,趙秀蘭心中焦急萬分,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老翁不知何時出現在長街之上,似是也聽到了紅兒的哭聲,徑直便朝她走了過去。
遠遠的,趙秀蘭便聽到那老翁說道:“小姑娘,你怎么一個人在這里哭?你爹娘呢?”
紅兒搖搖頭,行云如流水的便將趙秀蘭教給她的話說了出來:“我爹娘走的早,就剩下我一個人在這世上...”
說著話,就見那老翁和藹可親的笑道:“小娃娃,那你愿不愿意跟我回家啊,我家里有很多姐姐妹妹可以跟你一起玩,不僅如此在我那你每天都有吃不盡的山珍海味。”
遠遠的,趙秀蘭朝著紅兒的方向點了點頭,紅兒這才乖巧的說道:“紅兒愿意跟您回家!”
說罷,那老翁竟是一把將紅兒抱起,緩緩朝著一處宅院走去。
趙秀蘭見狀,心中不禁一喜,腳步輕快的便回了家。
只是讓趙秀蘭沒有想到的是,紅兒這一去竟是兇多吉少。
且說趙秀蘭在家中等了一天,一直到午時三刻她才又匆匆出門,只是她到與紅兒約定的地點等了好一會兒都不見紅兒的身影,以為紅兒是有事耽擱了,便在原地多等了一會兒,好半晌都不見紅兒出來與她匯合,趙秀蘭便又灰溜溜的離開了。
一連好幾日,趙秀蘭都在那個地方等著,可始終都未見過紅兒的身影,趙秀蘭心中不禁揶揄著,這紅兒不會是在王大善人那吃香的喝辣的,過上了好日子就忘了娘吧,可紅兒是她從小看到大的,紅兒是什么性子她最清楚不過,紅兒有一口好吃的,都絕不會忘了自個兒的弟弟和娘的。
趙秀蘭心中不由得有些擔憂起來,一連幾日都守在王大善人家門附近,不僅連個人影都沒有,趙秀蘭將耳朵貼在墻面上,就連聲音都沒聽到。
趙秀蘭有些詫異,四下望了望,便擼了擼袖子,朝著院墻上爬去,待爬到墻頂,向下一望,趙秀蘭什么都沒有看到,入眼的是一片白霧,趙秀蘭本想跳下去一探究竟,可腿剛放下去,她又有些害怕,未知的恐懼讓她退縮,趕忙又翻身下了地。
此時此刻,趙秀蘭回想起方才看到的畫面,不知為何,一種不妙的預感竟在她心中油然而生。
就在趙秀蘭心中不安之際,王齊的家門忽然被人推了開來,隨后就見王齊從屋子里走了出來,趙秀蘭見王齊并沒有注意到她,她連忙灰溜溜的躲在王齊身后,趁著房門還沒關上,趙秀蘭側身便鉆了進去。
一進房門,就見里面竟是別有洞天。
整個王府靜悄悄的,宅院很大,趙秀蘭躡手躡腳的四處尋找著紅兒的身影,眼瞅著宅院中無人,趙秀蘭便輕聲呼喚了起來,然而無論趙秀蘭如何呼喚,都不見有任何人回應。
趙秀蘭心急,正準備提高音量再喊幾句的時候,王齊竟是忽然去而復返,趙秀蘭一驚,當即也顧不得太多,連忙就躲進了一處房間之中,待進入房間,戳開窗戶紙朝外望去,見那王齊朝著另一個方向走去了,她這才松了口氣。
然而當趙秀蘭回過頭看到屋中場景的時候,嚇得她差點驚叫出聲,腿上一軟當即便癱倒在地。
眼前盡是白花花一片,一具具枯骨觸目驚心,趙秀蘭心中一顫,慌亂間,就見紅兒的一只鞋在角落里,想到紅兒很有可能就是這幾具枯骨之一,當即眼淚洶涌而下。
眼淚不知流了多久,等到快流盡的時候,趙秀蘭終于下定決心般的緊緊握了握拳頭,原來所謂的善都是王齊的偽裝,真正的惡都藏在這間房子里,她不能讓紅兒就這樣白白死去,她要將這偽善之人的面具揭開!
想到這里,眼看院中無人,趙秀蘭便趁夜偷偷溜出了門外,待到第二天一早,趙秀蘭便急匆匆的去了官府。
只是當趙秀蘭將自己猜測告知當地知府的時候,知府卻是猛地拍了一下驚堂木,隨即便厲聲喝道:“你這婦人休要胡言!王齊可是咱們府上的大善人,每年收留幾十個孩子,幫助府衙排憂解難,他可是府上的功臣,這般善人豈是你可以胡亂編排的!”
趙秀蘭見知府不相信自己說的話,連忙跪倒在地再次解釋說道:“知府大人,我說的全是真的,我親眼看著我的女兒被王齊抱回房子里,然后再也沒有出來過,我便偷偷溜進去,卻見到一具具骸骨!我女兒肯定是出事了,求求知府大人救我女兒一命吧!”
然而無論趙秀蘭怎么說,知府都不肯相信,甚至還將趙秀蘭趕了出去。
趙秀蘭趴在地上無助的哭喊著,一時之間,趙秀蘭有些手足無措,就在這個時候,一道沉悶的嗓音從趙秀蘭身后響起,趙秀蘭回過頭去,就見有一身穿黃袍的男子一邊搖晃著扇子,一邊開口問道:“不知這位夫人所遇何事?不如和老夫我說道說道?”
趙秀蘭見來人是個先生,想來她現在也是走投無路了,干脆死馬當活馬醫,便一五一十的將發生在紅兒身上的事情告訴了先生。
黃袍先生聞言,朝著趙秀蘭所指的宅院方向遙望了一下,不禁蹙了蹙眉頭,好半晌才嘖嘖有聲說道:“看來老夫是問對人了,老夫此行就是要來尋此地的,夫人你且跟我來。”
趙秀蘭也不知黃袍先生要如何解決此事,見黃袍先生往前走,她就慢悠悠在后面跟著,眼瞧著就要到王齊宅院門前了,那黃袍先生忽的轉身拐進了一處小巷之中。
隨即就見黃袍先生口中陣陣有詞,眨眼的功夫趙秀蘭眼前人就變成了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兒。
趙秀蘭看得是目瞪口呆,還沒回過神來,黃袍先生又往她身上虛空一指,趙秀蘭也變成了個小女孩兒的模樣。
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就聽黃袍先生說道:“一會兒我想辦法引起王齊那老翁的注意力,你就緊緊跟在我身后。”
說罷,黃袍先生領著趙秀蘭出了小巷,學著先前紅兒的模樣,在王齊家附近是又哭又要飯的,不一會兒,這兩個粉雕玉琢的女娃娃便引起了屋子里王齊的注意,在王齊的一番哄騙之下,倆人便跟著王齊進了宅院之中。
這一路上王齊都是一副和顏悅色的模樣,還將二人安排在了一處房間,不僅如此,各種平日里吃不上的山珍海味也送進了屋子里,趙秀蘭看著這些飯菜眼睛有些發直,正要動筷大快朵頤的時候,一旁的黃袍先生卻是及時阻止了她。
隨后就見黃袍先生從袖籠里拿出一枚銀針,銀針放入菜中針尖瞬間發黑,發出陣陣“滋滋啦啦”的聲響。
趙秀蘭見狀心中不由得一驚,正準備說些什么的時候,窗外一道人影忽然顯現,黃袍先生朝趙秀蘭使了個眼色,隨即率先裝昏過去,趙秀蘭不敢耽擱,也連忙學著黃袍先生的樣子,倒向了一旁。
房間大門就在此時忽的被人推開,趙秀蘭心中沒來由的慌亂起來,她能感覺到有人正朝著她的方向緩緩靠近,這時候王齊的聲音忽然出現在她耳旁,“一下有兩個白嫩的娃娃送上門來,這粉雕玉琢的模樣,真是合我胃口,哎呀,可惜了,屋子里還有兩個,等我解決完她們,就來找你們兩個”
說著話,趙秀蘭便感覺自己身上一輕,好似被人抬了起來,身子晃晃悠悠的,不多時便聽另一道房門響起,趙秀蘭這才被人放了下來。
好一會兒聽著四周沒了動靜,趙秀蘭這才悄悄睜開了雙眼,就見她這會兒和黃袍先生紛紛躺在地上,另一邊的地上還躺著兩個小女孩,其中一個模樣很是熟悉,趙秀蘭瞇了瞇眼,定睛一看這才發現那竟是紅兒!
眼瞅著王齊就要朝那兩個女孩兒走去,趙秀蘭下意識的便猛然睜開眼,朝著王齊便沖了過去,瞬間便咬在了王齊手臂之上,王齊“哇呀”一聲大叫,憤怒扭過頭去,見趙秀蘭已經醒來,竟是不怒反喜說道:“沒想到你吃了我的菜,這么快就醒了過來,不過你放心,很快你就又要睡過去了。”
說著話,老翁一把將趙秀蘭抓起來,便朝著屋中床榻處走去,二話不說便對趙秀蘭動手動腳,想要與趙秀蘭快活一番,可趙秀蘭哪里肯從,連連掙扎也讓老翁沒了耐心,“本想多留你一會兒,是你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休怪我不客氣了!”
說著話,就見老翁忽然張開嘴,朝著趙秀蘭便吸了過去,恍惚間趙秀蘭感到自己身體中有什么東西正在緩緩流失,一點點的都匯入到老翁口中,老翁吞了一大口,便心滿意足的咽了下去。
只是剎那間,原本老翁還在享受的神情,瞬間便怔愣住了,口中喃喃說著“好臭”,隨即似是想到什么,趕忙朝著趙秀蘭的方向看去,此時趙秀蘭已然變成她本來的模樣,看到趙秀蘭的面容,老翁不禁大驚失色:“你個老婦人究竟使了什么妖法,竟然變成小女孩模樣,試圖迷惑我!好在我及時止損,差點讓你壞了我的好事!”
說著話,老翁一掌便要朝著趙秀蘭拍去,就在這千鈞一發之刻,黃袍先生猛然睜開雙眼,口中更是不斷念念有詞,那老翁聽著黃袍先生之語,當即是頭痛欲裂,在地上不斷翻滾著打滾兒,不一會兒的功夫,活生生的老翁瞬間便化作一具枯骨,枯骨之中有一團黑霧盤旋片刻,瞅準機會便要逃走。
黃袍先生卻是眼疾手快,一把就捏住了那團黑霧,手中繩索一甩,瞬間便將黑霧團團圍住,任憑黑霧如何掙扎都無濟于事。
在黃袍先生的詢問之下,趙秀蘭方才得知其中緣由。
原來所謂的王齊根本就是一具被一團黑霧支撐起來的枯骨,黑霧借著枯骨重生,卻又想要重塑肉身,便借善人之名,不斷“收養”流離失所的小女孩兒,再趁機吸走女孩兒們身上的元氣,充盈他自己的身體,原本以為他這種方法萬無一失,卻沒想到因為趙秀蘭一時的貪欲,竟誤打誤撞揭穿了王齊的謊言。
后來那團黑霧被黃袍先生滅了,救走了剩下的最后兩個孩子,女兒得救,趙秀蘭對黃袍先生是感激不盡,黃袍先生卻是揮揮手,轉身離開了這里。
就此所謂的王大善人銷聲匿跡,有人見王齊家門打開了,便好奇的進去看了一圈,可入目的盡是一片白花花的枯骨,一時之間關于王大善人偽善之事被傳的神乎其神。
再說趙秀蘭,紅兒得救之后,她便不再想著投機取巧,反而認真學起一門手藝來,靠著這門手藝,趙秀蘭也能貼補家用了,生活變得寬松了,日子也就幸福了起來。
(故事完)
注:民間故事教書育人勸人向善,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