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文章《玉石也能做“醫美”?為什么你的玉石越戴越丑!》中,我們簡要的提到過寶石的“優化”和“處理”。
有朋友讀過文章后問J先生:寶石的“優化”和“處理”竟然是兩回事?它們有什么區別呢?
寶石的“優化”和“處理”分不清?文末附干貨表格,一定要看到最后哦~
什么是“優化”和“處理”
《系統寶石學》中,把優化處理(Enhancement)定義為:
除切磨和拋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寶玉石的外觀(顏色、凈度或特殊光學效應)、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
翡翠酸洗設備
和高品質天然寶玉石的相比,經過優化處理的寶石同樣擁有“好看的皮囊”;優化處理的寶石價格比天然寶石更實惠。
例如,高質量的紅寶石可能比同質量下經過傳統熱處理的紅寶石貴 3-5 倍。
燒色紅藍寶
在國內(國標),把優化和處理(Enhancement)分開理解:分為優化(Enhancing)和處理(Treating)兩類。
通俗的理解是:通常優化是物理上改變寶石外觀,而處理是破壞或者改變了寶石的內部化學結構。
其中,優化(Enhancing)對寶玉石的價值影響相對不大(一般情況下),而處理(Treating)往往對寶玉石價值有很大影響。
- 【優化】
是指“傳統的、被人們廣泛接受的使珠寶玉石潛在的美顯示出來的各種改善方法”,
常見的如熱處理紅藍寶石(傳統老燒)、浸無色油祖母綠及玉髓、瑪瑙的染色處理等。
在國內,屬于“優化”的寶玉石通常在出具檢定證書時不予備注“優化”,可出具天然寶玉石證書。
一些情況下,個別品種的寶石優化需要附注說明(如:祖母綠輕微充填樹脂、琥珀蜜蠟上附無色膜等)。
國標規定優化的表示方法應符合下述要求:
1、直接使用珠寶玉石名稱,可在相關質量文件中附注說明具體優化方法。
2、那些應附注說明的優化方法,應在相關質量文件中附注說明具體優化方法,可描述優化程度。如:“經 充填”或“經輕微/中度充填”。
- 【處理】
是指“非傳統的、尚不被人們接受的各種改善方法”。
如充填、染色處理里翡翠,輻照處理藍鉆石,表面擴散處理藍寶石,玻璃充填處理紅寶石等。
屬于“處理”的寶石在市場出售和出鑒定證書時,必須特別標識,如紅寶石(處理)、紅寶石(玻璃充填處理)。
國標規定處理的表示方法應符合下述要求:
1、在珠寶玉石基本名稱處注明:.名稱前加具體處理方法,如:擴散藍寶石,漂白、充填翡翠;
名稱后加括號注明處理方法,如:藍寶石(擴散)、翡翠(漂白、充填);.名稱后加括號注明“處理”二字,如:藍寶石(處理)、翡翠(處理);應盡量在相關質量文件中附注說明具體處理方法,如:擴散處理,漂白、充填處理。
2、不能確定是否經過處理的珠寶玉石,在名稱中可不予表示。但應在相關質量文件中附注說明“可能經X X處理”或“未能確定是否經X X處理”或“X X成因未定”。
3、 經多種方法處理或不能確定具體處理方法的珠寶玉石按a)或b)進行定名。也可在相關質量文件中附注說明“XX經人工處理”,如:鉆石(處理),附注說明“鉆石顏色經人工處理”。
4、經處理的人工寶石可直接使用人工寶石基本名稱定名。
常見的寶石“優化”和“處理”方法又哪些?
一起來看看吧~
熱處理:優化
熱處理(heating)指:通過人工控制溫度和氧化還原環境等條件,對珠寶玉石進行加熱,以改善或改變珠寶玉石顏色、凈度和/或特殊光學效應;屬于“優化”。
熱處理對寶石的影響:
*【改變寶石顏色的飽和度、讓寶石顏色更鮮艷】
對于某些顏色淺的寶石,熱處理會讓寶石顏色更鮮艷濃郁。
對于某些顏色過于濃厚、色太深的寶石,熱處理會讓寶石祛除暗調,顏色更鮮亮。
*【去除雜色或改變顏色】
例如:坦桑石有明顯的三色性,大部分坦桑石需要熱處理祛除黃綠色調才會有更干凈的藍色紫色,黃褐色的坦桑石經過加熱可變成藍紫色,紫水晶經過加熱可以變身黃水晶、綠水晶。
*【改善凈度或老化做舊】
熱處理的寶玉石品種有很多,比如瑪瑙烤色曾艷,紅翡烤色曾艷、紅、藍寶石老燒曾艷,坦桑石燒色祛雜色,紫水晶燒色成艷麗的黃水晶等等。
在國內寶玉石鑒定中,熱處理的寶玉石證書上無需特殊備注“優化”內容。
而在國外嚴謹的權威鑒定機構,對于紅、藍寶石等貴重寶石,經過傳統熱處理(老燒)也需要單獨備注。
小課堂:
* 寶石中的“燒”,其實就是寶石的熱處理,是一種國際范圍內認可的優化。
* “有燒”的紅藍寶石雖然比“無燒”的要便宜,但還要根據“燒”的工藝不同再分個三六九等,雖然都是燒,價值也大有不同。但現在除了說無燒/有燒,商家口中還會強調老燒、新燒……
* 老燒:沒有加入其他成分、單純對寶石進行熱處理的紅藍寶石優化方法,在市場稱為“老燒”。在鑒定中屬于優化,是被廣泛接收的
* 新燒:是指在紅藍寶石“老燒”工藝的基礎上,燒制過程中添加其他外來物質達到優化寶石外觀的目的。
此外,熱處理也用于有機寶石的做舊。
染色:處理/優化
染色處理(dyeing)是指:將致色物質(如有色油、染料等)滲入珠寶玉石,以改善或改變珠寶玉石的顏色;大部分情況下屬于處理,只有在瑪瑙玉髓中染色屬于優化。
染色玉髓
漂白:優化
漂白(bleaching)是指:采用化學溶液對珠寶玉石進行浸泡,使珠寶玉石的顏色變淺或去除雜質;屬于“優化”。
最常見的漂白“專業戶”就是有機寶石“珍珠”。(相關文章閱讀:《脖子上戴著熒光劑?你的珍珠化妝了么?》)
充填:優化/優化(需附注說明)/處理
充填(flling or impregnation)是指:用無色油、蠟、玻璃或樹脂等材料充填珠寶玉石的縫隙、(開放)裂隙、空洞,或灌注多孔隙、多裂隙的珠寶玉石,以改善或改變珠寶玉石的凈度、外觀和耐久性。
充膠天河石
對于充填的定性,根據充填物不同,不同寶石品種,定性各不相同,大致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以下情況為證書上不需要備注說明的“充填”,定義為“優化”:
1、用無色油、無色蠟充填珠寶玉石。(比如,綠松石注蠟、和田玉煮蠟、翡翠手鐲過蠟,就定義為“優化”)
在祖母綠裂隙中流淌的無色油
2、用少量樹脂充填珠寶玉石縫隙,輕微改善其外觀屬于“優化”,鑒定證書無需備注。但需要注意,祖母綠使用此種方法為凈度優化,也歸為優化但應附注說明。
相關文章閱讀:《原創|看過這十個對話,沒人敢再說你是祖母綠小白》
祖母綠充填物
二、以下情況為證書上需要備注說明的“充填”,定義為“優化”(需附注說明):
用玻璃、人工樹脂充填珠寶玉石少量裂隙及空洞.改善其耐久性和外觀。
早期裂隙發育的祖母綠主要采用注無色油的方法進行充填處理,但缺點是耐久性差。
近年來,人們普遍采用人造樹脂(opticon resin),在真空、加壓、低溫加熱條件下對裂隙發育的祖母綠進行充填處理,充填處理后祖母綠的耐久性得到顯著提高。
三、以下情況為證書上需要注明的“充填”,定義為“處理”:
用含Pb(鉛)、Bi(秘)等玻璃、人工樹脂等固化材料灌注多孔隙及多裂隙珠寶玉石,改變其耐久性和外觀。
放大鏡下玻璃充填的紅寶石
所謂的“新燒”紅、藍寶石,就屬于此類。
無論在外觀特征還是在內部特征上都易與未處理的天然紅寶石相混。
相關文章閱讀:《都是“燒色”,區別這么大?紅、藍寶石的老燒和新燒,你真了解嗎》
漂白+充填:處理
漂白+充填結合的寶玉石,在定性上定義為“處理”。
最常見的就是B貨翡翠。
老讀者們都知道,翡翠A貨指天然翡翠,B貨C貨是處理翡翠。
翡翠的B貨就是拿強酸浸泡酸洗漂白,洗去雜質和難看的顏色,再充填。
酸洗后翡翠結構會變得非常疏松,一般都會在高溫高壓下注膠充填,讓環氧樹脂滲入到縫隙中,形成水頭好、底子干凈的假象。
酸洗后注好膠的翡翠,再經過拋光處理,就變得干凈水潤,顏值飆升。如果還想再“驚艷”一點。那就在充膠之前再染個色,升級成B+C貨翡翠,價格便宜量又足。
覆膜:優化(需附注說明)/處理
覆膜(coating)是指:用涂、鍍等方法在珠寶玉石表面覆著薄膜,以改變珠寶玉石的光澤、顏色、產生特殊效應或對珠寶玉石起到保護作用。
一、以下情況為證書上需要備注注明的“覆膜”,定義為“優化”(應附注說明):
在天然有機寶石表面覆無色膜,改變光澤或起保護作用
比如天然琥珀蜜蠟覆膜是目前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一種優化手段。
對蜜蠟琥珀覆膜省去了精細拋光所耗工時,同時也能相對保留拋光打磨損失的克重。
二、以下情況為證書上需要注明的“覆膜”,定義為“處理”:
在天然寶石和天然玉石表面覆無色膜;或在珠寶玉石表面覆有色膜,處理改變其顏色或產生特殊效應。
比如,早期市場上有把翡翠表面覆上一層綠色人造樹脂薄膜,以仿高檔綠色翡翠等等。
輻照:處理
輻照處理(irradiation)是指:用高能射線照射珠寶玉石,以改變珠寶玉石的顏色;屬于“處理”。(輻照處理常附加熱處理。)
輻照改色托帕石
人們為了能夠獲取更加漂亮的寶石,在商業上會利用高能射線輻照寶石,使其顏色發生改變,簡稱輻照改色。
目前輻照改色已經非常成熟,用輻照改色處理的寶石不僅種類多,而且數量大,如水晶、碧璽、綠柱石、鋰輝石、鉆石、托帕石等。
輻照處理的寶石
輻照改色一般有幾種方法:γ射線輻照、低能加速器輻照,和中子輻照。
前者被輻照的寶石一般不會誘發放射性,不過著色力弱。比如γ射線輻照的淺藍色托帕石,顏色淺,但沒有人工放射性。
后兩種方法改色效果顯著,但會殘留放射性,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能銷售。
不過不用擔心,這些寶石在上市之前,都會經過檢測,確保放射性活度低于國家輻射防護規定中的殘余放射性豁免值,才能銷售。
上圖:輻照前的無色藍寶石,下圖:輻照后的黃藍寶
小課堂:
1、天然的藍色托帕石非常少見,市面上絕大部分的藍色托帕石都是由無色托帕石經過輻照改色加上熱處理而得到的。
2、大多數的煙晶石是通過無色水晶輻照得到的,黃水晶是通過紫晶的輻照改色而得到的。
3、經過輻照改色的黃色藍寶石,顏色會變得更加鮮艷,從原有的淡黃色變成金黃色。
相關文章閱讀:
擴散:處理
擴散處理(diffusion)是指:在一定溫度條件下,使外來元素進人珠寶玉石,以改變珠寶玉石顏色或產生特殊光學效應;屬于“處理”。
擴散處理又分為表擴散和體擴散。
表面擴散,顧名思義就是致色離子只在表面形成很薄的顏色層(不到1mm),擦不掉,但是拋光了就會漏出原來體色。
體擴散,一般是利用“鈹”擴散,可以擴散到寶石內部很厚甚至整個寶石。
之前文章中我們清晰的講解過寶石的擴散處理,相關文章閱讀:
《““鈦”難了!看著差不多,價差幾個零?揭秘藍寶石隱蔽的擴散處理
鈹擴散黃藍寶石,珠寶匠實拍
擴散處理藍寶石(圖源GIA )
高溫高壓:處理
高溫高壓處理high-pressure high-temperature ( HPHT) treatment是指:在高溫高壓條件下對珠寶玉石進行處理,主要用于改善或改變珠寶玉石的顏色。
常見有高溫高壓處理鉆石顏色等。
干貨表格匯總
看完上文,關于寶玉石的“優化”和“處理”你get到了嗎?
知識點太多?不好記?
方便查閱的干貨表格匯總奉上,記得保存哦~
- 常見寶石優化處理類別定性:
圖源:國家標準《珠寶玉石名稱GB/T 16552-2017》
- 常見寶石的優化處理方法匯總:
圖源:《系統寶石學》
圖源:《系統寶石學》
J先生說:
如果把寶石的“優化”理解為“化妝”,那么“處理”就是動刀子整容。
寶石和美女一樣,都崇尚天然,整容美女和天然美女的稀缺性顯然是不能比的。
但,任何技術的發展都是為市場服務的,不管是“處理”還是“優化”,其實都是為了提高寶石的商業價值,讓大家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漂亮的石頭。
商家在銷售經過優化或處理的寶石時,都應明確說明,不能以次充好、渾水摸魚。
大家購買時要牢記一分價錢一分貨和貨比三家的原則,多學習多看,謹防上當。
關注珠寶匠文章,多點知識,少走彎路~
(注:本文圖片部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推薦閱讀:
紅藍寶祖母綠和田玉翡翠怎么挑?珠寶匠私藏標準大公開,快抄作業
被詛咒的珍寶?歷任擁有者屢遭厄運,唯有女人才能擁有的傳奇巨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