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這個視頻,
一位馬拉松跑者倒地,現場有急救跑者實施胸外按壓,隨后有AED救護員來到現場,把AED交給了急救跑者,后者打開了AED,但沒有及時將電極插頭插入機器,在令人窒息的一段時間流逝之后,插頭終于插入,AED迅速分析到有室顫心律并充電,電擊按鈕在閃亮、警報在提示、語音在提醒,但沒有人按下除顫鍵,AED無奈之下把充好的電硬生生憋回去了,轉而指導施救者繼續心肺復蘇。然后急救車到達,醫生繼續按壓,擔架下來匆忙把患者抬上車送往醫院。
這段視頻在急救圈傳播很廣。
視頻中有三個崗位的急救人員:急救跑者、AED救護員、急救車醫護。
如果經過規范培訓,這三個崗位應該具備以下能力并付諸行動:
1.急救跑者
急救跑者屬于志愿者身份,應該具備識別心臟驟停、實施規范胸外按壓能力,可以不做人工呼吸,單純胸外按壓非常適合賽道心臟驟停。在AED到達前實施單純胸外按壓足夠了。不熟練的人工呼吸反而造成按壓長時間的中斷,對急救不利。急救跑者也應該知道AED的基本使用方法。賽事組織方應該明白,急救跑者需要篩選,并進行專項培訓。
2.AED救護員
AED救護員是第二道防線,是急救的正規軍。但這位救護員攜帶AED來到現場,先把自己的作戰兵器-AED交出去了,犯了急救大忌。AED救護員到達后,就應該成為現場急救的指揮者、主導者,必須把打贏戰斗的關鍵武器AED掌控在自己手中并迅速正確使用。但非常遺憾,這位救護員選擇交出AED,自己去按壓吹氣,最后也看起來完全不懂這款AED應該怎么用,即使在AED利用燈光、語音、警報反復提示除顫的情況下,仍沒有及時按下除顫鍵。
這也許是馬拉松賽道歷史上最悲劇的一臺AED,空有救心之志,最后令人揪心。實話說,這臺AED語音提示的話術也有待優化。
3.急救車醫護人員
急救人員是第三道防線,這道防線如果不能有所作為,大勢將去。這道防線的關鍵是不要急著轉運,而是就地施救。包括繼續高質量心肺復蘇、尋求第二次和第三次除顫機會,建立靜脈通道推注急救藥物,完成以上步驟之后再考慮轉運的問題。早期急著轉運會失去高質量心肺復蘇和及時除顫的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急救更困難。
自從2014年廣州馬拉松首次成建制配置移動騎行AED救護崗,AED在國內馬拉松賽道上已經成為標配。
9年過去了,賽道急救人員居然攜帶AED卻不懂AED如何用,一個敢上崗,一個敢用人。
實話說,作為國內馬拉松AED移動騎行崗位的發起人之一,我很氣憤,有些人缺少對專業的尊重,也缺少對生命的尊重。
別找我刪帖,請各位自己去閉門思過。
更多馬拉松急救案例文章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