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來浙江千島湖參與試駕活動已是多年以前,當地大力推行的斑馬線禮讓行人舉措在彼時便已蔚然成風,讓人印象深刻;而上一次試駕一臺大眾品牌的緊湊級SUV,則是更遙遠的記憶,至今仍印象明晰的便是作為一臺坐姿更高、視線更佳的SUV卻有著堪比同品牌轎車的靈動駕控感受,還有新車分處D擋/S擋時個性分明的動力響應特性。
許多年過去,這一次一汽-大眾將旗下首款SUV全新中期改款探歌(配置|詢價)的試駕會安排在了千島湖,故地重臨的我此刻心中最期待揭曉的便是:全新探歌,會給自己留下怎樣的印象?
配圖:據悉,新探歌預計將推出包括原1.4T及新增1.5T在內兩種排量共四款車型,并于本月上海車展期間正式上市
節油測試+山路駕乘:充分感受“高能低耗”
此次中期改款全新探歌最核心也是最本質的煥新升級之處,便是兼具更強勁動力與更低油耗的全新1.5 T Evo 2發動機的配備。而本次試駕設定的千島湖環湖節油賽以及號稱“衢州天路”的山路試駕兩大環節也正是為了凸顯新全新動力系統為新車帶來的“更低油耗、更強動力”的buff增益。
5.4升/百公里:環千島湖實測燃油經濟性
不如先拋出將近300公里路跑實測的油耗結果:平均油耗約5.4升/百公里。首先值得說明的是,雖說是節油賽,但包括筆者在內的有測試、拍攝任務在身的很多媒體從業者們都采取了非刻意省油的正常駕駛:結合我們此次涵蓋了高速公路、環湖公路以及少量城市道路,總行駛里程超過280km的環湖節油測試實際成績來看——在一路正常使用空調(制冷23度)、未刻意省油正常行車情況下,最終5.4升/百公里的表顯平均油耗,在擁有同樣性能表現的汽油車陣營中,可以說是可圈可點的表現了。
亮眼表現背后往往少不了硬核技術的撐腰。在經濟性方面,1.5T Evo 2發動機采用了諸如米勒循環、中置式VVT、APS大氣等離子噴涂、電子調節水泵、可變排量機油泵、350bar燃油噴射系統等技術手段共同發力來有效降低油耗,其中“米勒循環+APS+電子調節水泵”堪稱助力降低油耗的3劍客。
圖注:相比1.4T發動機,1.5T Evo 2發動機在功率提升7%同時,WLTC工況百公里綜合油耗不升反降從6.45L降至6.1L
配圖文字:與1.5 T Evo 2發動機組成黃金動力組合的7速DSG雙離合變速器
上述技術應用中尤為值得一提的APS(Air Plasma Spray)大氣等離子噴涂技術:其通過等離子(APS)涂層缸體:涂層是高功率版本專用的技術,在鋁缸體上采用 APS涂層工藝,在缸筒表面形成涂層來代替原來的鑄鐵缸套。這樣不僅可以減輕重量,降低活塞環的摩擦和磨損,同時還有助于提升散熱效果,減少爆震傾向,并提高對全球不同地區油品的適應效果。因此雖然你仍會在油箱蓋內看到推薦95號油品的字樣,但搭載1.5T Evo 2發動機的全新探歌也完全可以加注使用92號汽油。
順便值得一提的是,1.5 T Evo 2發動機采用緊耦合式排氣系統,大幅提升了尾氣凈化效率,碳排放低至百公里6.7克,全面滿足國六b排放標準。
收放自如 衢州天路感受動力駕控
再說動力表現方面,作為傳統燃油緊湊型SUV,純論0-100km/h加速成績,全新探歌固然無法和動輒躋身3秒俱樂部的純電新勢力車型相比,但搭載全新1.5T Evo2 發動機的探歌自有其優勢特質或說魅力所在,而這一點在環繞仙霞湖的衢州天路上體驗得更為突出。
賬面數據上,全新1.5T Evo2 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8kW(160Ps)/5500rpm,峰值扭矩250N·m/1750-4000rpm。作為EA211平臺的升級產品,全新1.5 T Evo 2的最大功率較現款1.4T提升了8KW,峰值扭矩維持不變,但最大扭矩對應的轉速區間更為寬泛。其在1200rpm~5600rpm便能夠輸出80%以上的扭矩,并于1750rpm~4000rpm持續輸出100%最大扭矩,相比現款車型搭載的1.4T發動機的最大扭矩覆蓋范圍提升了80%。
更寬泛最大扭矩輸出轉速區間,意味著車輛能在更多時間處于更佳的動力響應狀態:新探歌1.5T車型在中小油門時發動機動力輸出提升了60%,響應速度提升了50%,這無疑讓起步更快,超車更輕松。
在實際山路駕駛體驗中,切入S擋/運動模式的新探歌相比城市道路D檔經濟/普通駕駛模式下溫柔駕駛時的狀態,呈現出頗為動感夠勁的一面,配合腳下油門踏板的深淺幅度,
動力可說隨叫隨到,面對路窄、彎多、起伏多的山路路況,跟腳的動力可以更精準響應駕駛者的意圖。而相對純電車型更富漸進性、更易掌控的油門踏板對于保持山路駕駛時的流暢性來說也助益頗多。加之新探歌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及德國標準的扎實底盤調校,使得新車在應對包含著不少發卡彎的山路路段時,都保持了極佳的穩定性。
動力進階表現背后少不了硬核技術的加持。此次全新探歌的1.5T Evo 2發動機中低速更易發力,響應速度也更快的表現正是得益于保時捷同款可變截面渦輪增壓技術。這一如今被一汽-大眾使用在其當家緊湊級SUV車型探歌之上的技術,最初是由博格華納與保時捷聯手打造、并首次使用市售車型。
圖注:覆蓋主、副駕駛側門板和儀表板的30色可調透光飾板支持手動/自動兩種調節模式
作為一項原理簡單但工藝復雜的技術,其出現使發動機工況不再是固定不變,而是可以隨著發動機的負載變化而改變驅動渦輪葉片的排氣氣流角度和速度,并承受更高的排溫、取代旁通路徑,很大程度上改善米勒循環帶來的功率損失,從而在兼顧動力性能的同時達成省油的終極目的。
試駕分享最后,筆者還想說說作為新探歌IQ。 Drive 智駕管家核心功能組成的Travel Assis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實際使用感受。
每每進入大段的高速路段時,我常會動用方向盤左側多功能按鍵,來開啟探歌的L2+級駕駛輔助功能:這一融合了ACC3.0高級自適應巡航系統及Lane Assist車道保持功能的Travel Assist一鍵式全旅程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通過持續橫向及縱向的引導干預,可在有清晰道路標識線的高速路段駕駛中解放你的右腳以及原本需要時時親力親為的車道保持工作,從而大幅度降低駕駛者面對長時間高速路段駕駛時的疲勞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應對諸如前車突然減速亦或有快速并入的前車等情形時,全新探歌的這套駕輔系統均能做出類似老司機駕駛時的恰如其分且不突兀的制動及跟車動作,很大程度提升了這一駕輔功能的實用性。當然從安全角度出發,作為駕駛者仍務必實時關注路面動向且需保持手不離開方向盤(否則會觸發相應預警提示),并在駛出高速匝道時及時接管車輛,以便更安全地應對諸如進出高速時可能遇到的某些大曲率匝道等超出L2+級駕駛輔助能力范圍的場景。
小結:就在3月底一汽-大眾華南基地(佛山工廠)舉辦的全新探歌首發亮相活動現場,品牌高層就明確表示:在當下市場環境下,一汽-大眾將秉持油電并進的“雙輪驅動”戰略:全面發力電動車,并持續精進燃油車。對此,廠家給出的邏輯是:盡管新能源預期滲透率將超30%,但其背后仍有70%的龐大燃油車用戶群體,因此一臺高能低耗、有吸引力的燃油車,仍能滿足消費者對美好出行的向往。
在筆者看來,這就像雖然如今視頻傳播已成為大勢所趨,但仍有很多人相信紙質書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仍然不會消亡、消失,因此在視頻時代繼續探索紙質書的生存之道并非沒有意義。屆時,上市后的全新探歌作為一汽-大眾油電并進“雙輪驅動”戰略中“持續精進燃油車”舉措的一次明晰印證,將憑借煥新升級的動力系統以及更為年輕動感的潮流設計,殺入市場、去完成廠方寄予的成為年輕人第一臺德系SUV的目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