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談到蘇州時,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名句來形容蘇州的美麗富饒。其實蘇州還有著數(shù)干年的文明史,博大厚重的文化蘊藏,江南文化重鎮(zhèn),歷史文化名城,人杰地靈之地。大江南北,許多地方,搞了很多生態(tài)園、濕地公園之類,這是休閑場所,沒有什么歷史文化底蘊。而蘇州的名勝景點薈萃,才子佳人輩出,掌故傳說、軼聞趣事、佳話流傳、信手拈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下兩處景點:
干古名著《紅樓夢》的開篇起筆處從蘇州閶門寫起,據(jù)說閶門的命名,當初就有"人間天堂"的意思。在閶門外的朝宗閣"洪武趕散"移民運動的展出場所,為攫取中國最富庶的蘇州,強行將數(shù)十萬蘇州人遷徙到蘇北和安徽各地墾荒,蘇州移民在當?shù)貥O為貧困的狀況下墾荒煮鹽,發(fā)展文化,為當?shù)亟?jīng)濟文化發(fā)展作出了貢獻。大名鼎鼎的《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等文人名士,均為蘇州移民后裔。蘇北的許多地區(qū),至今還把"睡覺"叫做"到蘇州",睡著了就說是"到蘇州去了"。那是移民沉痛的話,只有夢里才能回到故鄉(xiāng),移民對蘇州一直保存著深厚的感情,姑蘇繁華地,移民心中根!
一首干古絕唱的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干百年來無數(shù)游子來到楓橋?qū)ひ掃@美妙的詩境。古代許多著名文人都來追尋過,白居易、劉禹錫、陸游、唐伯虎等,甚至乾隆皇帝也來追尋過并揮寫楓橋的詩詞。楓橋的月光照耀了神州大地,寒山寺的鐘聲響徹五湖四海。
蘇州在人們的印象中,蘇州園林、小橋流水如后花園般的城市,柔婉的言語,精致的園林,幽深的街道,給人的感覺是悠閑、恬靜,我為營銷業(yè)務(wù)東奔西走,去過許多城市,唯有蘇州能給人一種非常愜意、放松休憩的感覺。
【作者簡介】王治剛 筆名致罡,山東省青年作家協(xié)會會員 ,中國現(xiàn)代作家協(xié)會會員,山東省臨朐縣井頭村人。從事營銷工作,業(yè)余酷愛讀書,喜歡寫作,主要文學作品:《月是故鄉(xiāng)明》、《懷念我的奶奶》、《奮斗》、《探訪朐山村》、《中國神秘的朐氏》、《中華逄氏尋根地》、《闖山西》、《闖關(guān)中》、《闖關(guān)東》、《下南湖》等散文隨筆,專長于山東移民文化研究,為在外的山東移民和烈士公益尋親二十多年,山東電視臺、山東商報等多家媒體采訪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