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不服李大霄,自稱英雄也枉然!英大證券的李大霄專家,最善于創造各種牛市名詞。4月17日,中國移動市值超過2.19萬億,成為A股歷史上新的“市值王”!李大霄又一次熱情洋溢的高呼“好股票牛市剛剛啟程,我國特色估值理論的最佳實踐!優質資產的大牛市也許才剛剛開始!”
但是盡管李大霄每次對于疑似牛市理論進行吹捧,但很可惜在過去的這么多年來,我國股市熊多牛少。在2022年平均每位股民虧損6萬元以上,如果不完全統計,李大霄吹捧的牛市信號已經有過許多次了。那么此次李大霄能成功一次嗎?
不過無論股民覺得合不合理,但是A股就是專冶各種不服!從今年1月4日起,中國移動股價72.37元,到4月17日收盤價102.8億元,4個月期間上漲42%。上午開盤之后,中國移動就出現了異動,在午市收盤時,已經市值超越茅臺集團,到下午收盤時上漲達到4.59%,至此,中國移動超越茅臺,成為A股市場上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確實在2023年的這幾個月,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都有過不凡的股價走勢,尤其是中國電信在短短的幾個月內股價上漲已經超過50%。雖然在之前,也有專家不斷的宣傳,要重新給予這三大公司定價的模型變化,他們不應該是按照傳統的通訊類企業進行低估值,而是應該按照新經濟高科技企業進行高估值。
不過股民都很好奇,從基本面角度來看,這三家公司并沒有大的質的飛躍,重新定價的底層邏輯在哪里呢?原來數字經濟、人工智能、“中特估”,這是專門為三大公司定制的新名詞!引發的股價進行了一波上漲,相信很多民眾也不會相信,這種重資產人力密集型的通訊類企業,難道會像人工智能類型的企業,進行幾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市盈率估值嗎?
其實,新科技新技術的新型未來公司,典型的行為特征就是:人才非常集中、輕資產輕負擔、擁有核心先進科技生產力,人力的單位產出值非常大。那么中國移動等等這三家公司,未來能夠轉型成這個模樣嗎?股民覺得有信心嗎?他們能配得上專門給他們創造的這三個名詞嗎?
A股歷史上,市值老大的地位不斷在轉換!曾經中國石油做過,但是上市即巔峰。曾經工商銀行做過,但后來又回歸了銀行股的低市盈率。從2020年開始,貴州茅臺開始登頂,寧茅信仰一下就維持了三年。我們獨特的A股模式,讓市值第1名,并不是高科技企業,也不是擁有核心競爭力的全球大公司,而是這種壟斷型的公司,這也算是A股奇觀吧。
當然中國移動2022年的年報表現也是不錯的,營業收入快達到萬億元,同比增長10.5%,股東應占利潤近1255億元,同比增長8%。分紅派息率也不錯,同銀行股差不多都能達到6%以上,但是這能支撐起那些讓人羨慕的高科技光環嗎?
我們A股的各種概念股特別多,這種輪炒概念的做法,讓A股更短視,行情更短暫,那么真正的牛市就無法到來。不過有一位網友的評論特別深刻,是不是為了推動指數上漲,專門拉動這種大盤藍籌股?因為無論如何,股民從中獲利的可能性很小。#頭條創作挑戰賽##移動超越茅臺成A股市值一哥##李大霄:市值一哥易主預示牛市開啟##如何看待李大霄對股市的預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