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澤連斯基
近期,烏克蘭決心要在4月底發起反攻,如今距離月底已經不足半個月時間,而西方答應給澤連斯基的軍事援助,目前只交付了一半左右,烏克蘭真的能夠在2周內反攻嗎?為了加速澤連斯基反攻,西方立刻送上13架戰機助陣,幫烏備戰,同時,美國數千名士兵也將抵達波蘭,以穩定戰局。西方的支持,也開始讓澤連斯基信心大增,然而烏克蘭還有實力發動反攻嗎?本期就來分析,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百度一下“烏軍大反攻“獲取更多關聯信息。
圖為烏軍
在今年年初,澤連斯基就提出了春季反攻的口號,不僅要奪回頓巴斯,而且還要收復克里米亞。但是,烏克蘭如果真的要反攻,那么就不得不準備足夠的武器裝備,以及彈藥補給。目前烏軍工體系已經被摧毀,所以烏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北約國家頭上,想要通過西方援助,來武裝起一支烏克蘭軍隊。在不久前曝光的一系列北約機密文件中,就透露了北約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情況,包括各種武器裝備的交付,人員訓練程度等,從這些文件可以看出,北約要幫烏克蘭組建9個旅用于反攻,如果算上烏克蘭已有的兵力,那么湊出一支20萬大軍,還真不是玩笑話。
圖為烏軍
可問題是,北約幫忙籌建的9個旅,只有2個旅達到及格線,剩余的7個旅要不就是武器裝備不足,要不就是人員訓練程度低下,壓根不能承擔起反攻的重擔。眼下距離4月底只剩下不足半個月時間,即使西方國家加班加點往烏克蘭運輸武器彈藥,恐怕也已經來不及了。畢竟,西方武器裝備并不是一交付就能夠使用的,而是需要進行一系列的培訓,光這一步就需要幾個月的周期。所以,4月底烏軍即使能夠發起反攻,恐怕效果也不會很好。
圖為米格29
這次北約緊急提供13架戰機,是打算幫烏軍奪取制空權,不過,這次北約國家交付的米格29戰斗機,性能已經不算先進,這些戰機基本上還是蘇聯解體前制造的,放到今天已經超過30年,而戰機的最大服役期限往往是25年,當然也能夠超期服役,但對日常維修保養要求非常高。因此,這些米格29戰斗機到了烏軍手中,并不能發揮出關鍵作用。真正令人關注的是,美國大量士兵出現在波蘭境內,難道這是北約打算干預俄烏沖突的前奏嗎?
圖為俄烏沖突
在俄烏沖突期間,西方一直在恪守一個規則,那就是不希望俄烏沖突擴大化。如果俄烏危機擴大,那么很可能會誘發第三次世界戰爭,甚至是全面核戰,所以,美軍將大量兵力部署到波蘭,并不是為了介入俄烏沖突,而是給北約盟友吃定心丸,尤其是波蘭。畢竟俄烏沖突一旦擴大化,首要目標就是波蘭,因此,將大量美軍部署到這里,也有威懾普京,證明美國不會坐視不理的意味。
圖為美軍
不過,光靠數千名美軍,恐怕并不能左右戰局,烏克蘭想要發起反攻,也已經比登天還難了。畢竟,澤連斯基與軍方的矛盾,也在不斷激化,去年9月大反攻,已經證明了澤連斯基嚴重缺乏軍事指揮能力,而這次春季大反攻,也要由澤連斯基來主導,主攻方向很可能是扎波羅熱方向。對此,俄方已經進行了對應的部署,在防線上基本上沒有薄弱點,所以,烏軍這次的反攻,基本上可以判斷還沒開始就失敗了,好了,這一期節目就到此結束了,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并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們下期不見不散,請點擊關注,為您帶來最新話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