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在解放前,歷經磨難,備受艱難困苦,僅上學很短的時期,日本人入侵,連年災荒,父親跟著老人們闖關東。據父親回憶,他們是從青州市譚坊火車站乘上火車到膠州藍村站下火車,那時藍村到煙臺還沒有建設鐵路,只能步行到煙臺,然后,乘坐輪船闖關東到大連。
在大連生存艱難,我的爺爺做苦力,順便也做點小生意。我的爺爺奶奶在家里用食用油炸魚,9歲的父親挎著筐,到蘇聯兵營賣炸魚,賣蘋果。我的父親兒時聰明能干,挺招人喜歡,蘇聯兵營的軍官把面包抹上奶酪給他吃,災荒年代,那可是難得的珍稀食品。父親跟著蘇聯人學會了俄語中的日常用語:哈拉少(你好)等詞匯。解放后他問過學俄語的大學生,大學生說不正確,他耿耿于懷顯出一副很無奈的樣子,一直說為什么不對呢?我說是不是俄語中的方言,他失落地說,也可能是吧。過去也無法確定真偽,我現在互聯網上查詢,父親說的俄語是正確,當初那位學俄語的大學生,可能不知什么原因,沒有說真話而已。
我的父親在大連飛機場賣菜果,只認鈔票,不認銀圓,坐飛機的乘客把銀圓用手指彈擊一下后,然后放在我父親耳邊聽,以此證明銀圓的確是真品,但是,父親也不認可,氣得乘客踢了他兩腳,氣憤而去。當時有山東老鄉看到這一幕感到可惜,才認真得教給我父親識別銀圓的竅門。
父親說日本鬼子的汽油桶用完了,隨意扔棄,一位山東老鄉撿回家,誤以為汽油桶里面剩余的汽油,同煤油一樣,拿回家放在煤油燈里照明用,沒想到發生爆炸,燒傷皮膚。我父親說:從那以后老鄉們都知道汽油的危險性了。為此,我父親唏噓不已,談論了好多年,總是特別提醒汽油是危險品。
在抗戰勝利前夕,日本僑民對我父親豎起大拇指贊揚中國人,然后再伸出小拇指說那是他們日本人,并且說日本人不如中國人了。父親每當對我講這段經歷時,總是充滿著相當強烈的自豪感。父親還對我講日本軍國主義毒害下的日本兵,被迫來中國參戰,這場侵略戰爭,不僅中國人遭受巨大災難,日本兵和家人也是受害者。在日夲投降前夕,我的父親親眼看到:有的日本鬼子軍官戰場上戰死后,他的的妻子悲傷絕望,用繩子連著幾個幼小兒女,一起跳入大海自盡的悲慘場面。
我的父親闖關東三年,歷經磨難,使他深刻得認識到饑荒和戰爭對人類的災難,也使他更加珍愛和平。小時候,我父親總是把他闖關東遇到的艱難困苦講給我們聽,讓我們珍惜和平年代,要知足,生活上要勤儉節約,要多吃苦多受累,不要貪圖安逸。
當父親聽說我出差,順便為在外的山東老鄉公益尋親,父親發自內心的高興,大力支持,說在外的山東老鄉不容易,要好好幫助他們尋親,并且以他豐富的人生閱歷經驗,給予我幫助指導。今天是父親節,我謹以此文紀念我的父親"闖關東"八十一周年。
【作者簡介】王治剛 筆名致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濰坊市井頭人。從事營銷工作,業余酷愛讀書,喜歡寫作,主要文學作品:《月是故鄉明》、《懷念我的奶奶》、《奮斗》、《探訪朐山村》、《中國神秘的朐氏》、《中華逄氏尋根地》、《闖山西》、《闖關中》、《闖關東》、《下南湖》等散文隨筆,專長于山東移民文化研究,為在外的山東移民和烈士公益尋親二十多年,長期公益研究人文,山東電視臺、山東商報等多家媒體采訪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