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薄的一本書,我卻啃讀了好幾天。
書中文字,拆開看每一個都熟悉,但被老太阿特伍德組成精鑠的利器后,似千斤重。尤其是作者毫無顧忌,敲起鏗鏘的戰鼓,讓每一句不吐不快的語言,扎向每一個心懷不軌之人的心臟,一針見血。
不得不承認,這本《好骨頭》的作者阿特伍德,真是一個有趣犀利的怪老太太。
那篇《小紅母雞傾訴了一切》更是說出大多數女性的心聲,憑什么我們要以卑微的姿態,去接受社會賦予的不平等標簽和偏見。
“清醒、負重,自力更生,然后進行投資,再集取資產?!?/p>
世俗的規定總帶著有色眼鏡,把女性物化,甚至作為生產機器看待。
所以,作者借助母雞,為女性發出了吶喊聲:“我是一只母雞,不是公雞”。我們在完成屬于自己的義務之后,也需要享受平等的待遇,女性并非天生勞碌命。
然而對女性的偏見,不是從現在才開始的。
我們所熟知的童話故事開頭:“從前有個貧窮的姑娘,心地善良,長得也漂亮。她和她那壞心眼兒的繼母住在森林里的一幢房子里”。
如果我們帶著現代的眼光如何解讀它呢?
阿特伍德就在書里發問了:
- 為什么一定是貧窮的姑娘?
- 住在一幢房子里的姑娘起碼是個中產階級姑娘吧?
- 為什么一定是壞心眼兒的繼母?
- 繼父不是更惡毒嗎?
是呀,負面的女性形象實在令人審美疲勞,為什么永遠是她們背負著罪責!
把繼母換成繼父,接下來的故事照常合情合理,畢竟那些變態的、內心壓抑的中年男人,也不比惡毒的繼母善良,甚至是更令人厭惡的。
很難想象,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能拋棄傳統的觀念,用暗示的語言,將自己的不快吐露出來。
除此之外,《好骨頭》里面還有好多經典的小文章,我更傾向于把這些文章作為雜文來閱讀。
細細品味這些敘述散文詩一般的短篇雜文。
從阿特伍德那些毒辣解讀的語言中,我更能理解,她為何發聲,那是因為大多數現代女性在社會中仍被迫沉默。
當然,整本書沒有所謂的怨婦語調,更不是充滿負能量的指責埋怨。
那些戲謔揶揄的句子,讓人忍俊不禁之余,又讓眾多現代女性有了思想上的依靠和指引,并打破長久以往的愚昧順從的思想桎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