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因為大量飛機封存,以及一些標志性機型的退役,很多人從網絡上了解到了「飛機墳場」這種地方。
成千上百架飛機,堆放在沙漠中,或封存,或拆解,畫面頗為震撼。
每一次提到飛機退役的話題,都有很多人留言提問:飛機退役有規定年限嗎?退役就不能再飛了嗎?去了「飛機墳場」是不是只有拆解這個命運?
這里頭,還真有不少知識,今天就一次性來給大家解答一下!
飛機的生命周期
正如我們人從出生到工作到退休再到離開這個世界,一架飛機的一生,也分為生產、交付、服役、退役、拆解這么一個生命周期。
飛機的首次交付就像是咱們畢業了找到第一份工作。可能是直接和公司簽署勞務合同(航空公司直接訂購的新飛機),也可能是通過第三方勞務派遣(從租賃公司租的新飛機)。
從這里開始,飛機也就正式進入職場了。和打工人類似,一架飛機可能在一家航司干到退休,也可能隔一段時間就跳個槽,換家公司。
每次「跳槽」,飛機也要完成退租檢、改裝和驗收試飛這些流程。也就像人類職場有HR、獵頭等幫助打工人管理和完成這一系列流程一樣,對于飛機而言,也有專門的機構負責處理這些瑣事。
而這樣的業務,在業內被稱為是「飛機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架飛機的服役期,平均在15-20年之間。在這整個生命周期里,每一架飛機都需要一系列的服務,包括定期檢修、翻新和升級、改裝,以及最終的拆解。
同時,這些需求還衍生出飛機封存停放、二手飛機及零部件交易、廢棄物回收和處理等業務。
一般來說,機齡在12年以上的中老齡飛機才會觸發退租、出售或著改裝這些需求。所以,飛機全生命周期管理實際上是針對老舊飛機的一項服務。
在過去的20多年里,中國民航處于快速發展的成長期。中國目前是空客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空客每年生產的飛機中,約20%交付中國。預計整個中國民航的運輸機隊規模在今年年底會達到3900架(含空客、波音及其他機型)。
而隨著這些飛機服役年數增加,航司終須考慮如何處理老舊飛機。
根據空中客車的研究預測,未來20年,中國每年有100架飛機進入「中老年(12年+)」,且年復合增長率將超過15%。
換句話說,就是未來20年會有越來越多的「中老年」飛機,中國的航空公司/租賃公司對「飛機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務需求會越來越高,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
隨著過去一段時間的發展,國內現在也有一些優質的MRO(維護、翻新和大修)機務公司,像是廈門的HAECO、廣州的GAMECO等;同時,也有像漢莎航技、新科宇航這樣實力雄厚的外資MRO在國內落戶。這些MRO企業大多具備中老年飛機的升級和改裝能力,并且憑實力贏得了不少國際客戶和改裝項目。
但是MRO只是整個生態中的一環,飛機拆解、航材回收、二手交易這些業務,都需要下游廠商配合,也就需要一個完整的產業生態支撐。而將這些生態整合起來,進行一站式服務的項目,此前在國內還是空白。
不過,空白已經成為歷史。就在今天,由空中客車攜同飛機拆解及綠色回收解決方案供應商TARMAC Aerosave與成都雙流區共同組建的「空中客車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項目合資公司正式成立,并計劃在年內投產。
同時,空客旗下全資子公司歐航航材Satair還會在成都雙流設立新的子公司,負責項目相關的二手飛機和二手航材的管理和交易等USM業務(Used Serviceable Materials)。
這個服務中心坐落在成都雙流機場南側,緊鄰機場二跑道,占地約61萬平方米,可以停放100架飛機(75架窄體+25架寬體)。項目總投資額達60億元,涵蓋中老年飛機封存、解封、升級改裝、維護維修、拆解、客改貨等業務。
空客和雙流區為這個項目定下了一個頗具雄心的目標,希望到2030年累計實現685架飛機的停放維護、98架飛機的拆解以及21架飛機的客改貨業務,預計能夠帶動約400億元的產業規模。
項目亮點
根據胖這兩天在成都了解到的信息,這個項目有很多亮點,這里挑幾個胖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和大家可能比較感興趣的來說說。
綠色環保
在空客成都項目拆解的每一架飛機,預計飛機重量的90%以上都可以回收利用。相比之下,其他廠商目前的回收比例在50%左右。
而最終無法回收的堆填廢料重量只占飛機重量的5%以內。
按照一架A320飛機運行空重(OEW) 42.6噸來算,至少能回收38.34噸的金屬(含貴金屬)、塑料、填充物等物料。有4噸左右的廢料需要送往堆填區。
對于這些堆填廢料,TARMAC也有嚴格的處理標準。堆填區需要進行預處理,避免有害物質進入土壤、水源和空氣中。同時,所有的廢料都有可追溯的編號,若日后技術有新突破,還會挖出來進行回收。
乘客受益
對中老年飛機的處理也能潛移默化地給旅客帶來好處。
因為高回收率和一站式的服務,可以提高飛機殘值,處理起來也更加方便,自然能夠吸引航司更加積極地更新/升級機隊。
而新機型不僅能夠帶來更好的旅客體驗,也能幫助航空公司降低運營成本,有助于降低機票價格。
帶動產業發展
正如特斯拉在上海建廠后帶動了周邊的上下游產業鏈一樣,這個項目也能夠帶動成都及周邊地區的上下游產業鏈發展,刺激經濟。
舉個例子,未來碳纖維飛機的拆解回收目前仍是個未解難題。因此需要廠商和科研機構共同努力,國內也有團隊正在做相關研究。隨著空客成都項目落成,未來肯定會積極尋求本地化解決方案,從而帶動產業鏈升級改。
推動中國航空文化發展
胡永東先生也專門提到,隨著飛機拆解業務的開展,可以發展產教融合,在雙流設立航空博物館,甚至還可以用退役的機身改造成咖啡廳或者川菜館也未嘗不可。
這也不是天荒夜談,空客在圖盧茲的工廠旁就有一座航空博物館,天津工廠也有工業旅游項。作為中國航空產業的重地,成都有著相對濃厚的航空文化底蘊。胡先生作為空客成都項目的負責人,主動提出打造航空文化周邊項目的想法,相信讓很多和胖一樣高度關注航空文化的朋友們同樣感到振奮。
畢竟,推廣航空文化對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有著巨大的無形價值。
發展規劃
胡永東先生透露,成都項目第一步將實現A320飛機的12月/24月C檢能力,在明年開始進行A320飛機的拆解;到2024年第三季度開始增加A330的C檢和拆解能力。
到了2025年,空客成都就要對波音飛機下手了,會逐步啟動波音737到777的檢修和拆解業務。針對波音737這種客改貨需求較高的機型,還會考慮通過外包的形式,為客戶提供客改貨服務。
合作共贏
這次是空客首次在歐洲以外設立飛機全生命周期服務中心,此前空客與TARMAC合作,在法國和西班牙分別開設了2個和1個服務中心。項目順利落地成都,自然少不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胡永東先生也特別提到,這個項目得到了省、市、區各級政府的支持,被列為四川省重點項目,雙流區政府成立項目專班,對接起來專業高效。
同時,成都的相關產業鏈條完善,也有眾多的航空企業和航空高校,解決了產業生態和人才引進的問題。同時這里宜居指數也很高,更容易留住人才。
胡先生還坦言,與飛機的設計、生產等環節相比,售后服務在擁有政府支持和適宜的市場環境下,能夠達到一個比較高的利潤率。那么作為合資方的當地政府,自然也能獲得更高的回報率。
不過,對于咱們飛友而言,更加吸引的回報,應該是這里以后會出現的各種飛機,以及胡先生暢想的航空博物館和飛機咖啡廳吧
目前,項目的建設工作正在穩步推進,能停2架A380的機庫預計今年底就能交付。到時候希望能夠再來看看,跟大家分享一下最新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