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不管做哪一行,都得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和做法,合理大膽去嘗試,才有可能走在行業的前列,這話對于家住皖西南山區的一位大叔來說頗有感觸,大叔從事種植業10來年,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種植方法與眾不同,每年收獲比當地其他人多出很多。
日前,攝影師一行到山村采風,看到大叔正在“種植”生姜,別人種植生姜是將種姜一個一個種在土壤里,而大叔出人意料,他將生姜全部鋪在一起,然后用土埋上,知道的人說他是“種植”生姜,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在儲存生姜呢!
“今年天氣與往年不一樣,近段時間氣溫偏低,生姜從儲存的洞中取出來直接一個個種在田里,長得較慢,于是想到一個辦法,那便是提前將生姜從洞中取出,然后埋在土里,外面有陽光照射,自然比洞里的溫度要高一些。”大叔說,從現在起,他就算開始今年的生姜種植了,為啥這樣說呢,因為即使是這樣埋在土里,生姜也會發芽。
過個十來天,大叔將生姜從土里取出,那個時候,生姜就長出了嫩芽,再一個一個種植到、田里。大叔種植生姜,種植時就比別人多一道程序,他今年種植生姜100多畝,僅種姜就有6萬多斤,多出的人力財力亦不是個小數字,為此,他說值得。
大叔先在田里挖一條長槽,然后請人挑生姜到田里,他自己親自“種植”,先一袋袋倒在田里,再用土埋上。大叔表示,這些技術活必須自己完成,只有這樣,心里才有底。
大叔表示,本來也可以不用將生姜埋在田里的,最好的方法是,把生姜放在溫室里一段時間再栽種,可是,他家溫室曾被人放過壞的生姜,擔心把這些生姜放進去會被感染,所以只得采取了新的方法。他認為,從事種植業,尤其是規模做得比較大時,一定要考慮周全。
近些年,大叔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種植生姜,種植生姜讓他獲得了不錯的收入。近些年,也有人種植生姜虧本的,可他稱自己都是賺錢。首先,他注重技術,收成比別人高,另外,生姜的成色好,個頭均勻,因此,姜的價格也比別人的高,而且不愁銷路,這便是人無我有,人有我精。
種植生姜看起來簡單,要想真正做到收成高、成色好不是一件容易事。譬如說,翻耕起壟都有講究,必須做到,即使下再大的雨,田里不會存留水。“生姜怕濕又怕干。”大叔說。
大叔種植生姜10年來,由于喜歡研究,技術越來越好,收入也越來越高,經常有人欲高薪請他做導師,但他很少去,不是不想將技術教給別人,而是因為太忙,抽不開時間。
大叔的種植方法都是自己研究出來的,他覺得在他種植的那片區域有用,效果良好,當然,從事種植業,要因地制宜,不能一成不變,也不可盲從,這就是他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