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5月5日中國基層健康萬里行川渝站大會上,國家健康科普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中國醫師協會健康傳播工作委專家庫成員何麗,作為開場嘉賓,為與會者帶來了《民生健康先行,關乎基層醫生的政策導向解讀》的主題分享。
何麗在分享中解讀了當下國家頒布的各種與基層醫療相關的政策,尤其是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意見》。
該《意見》提出了到2035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應該進一步健全,資源配置和服務均衡要逐步提高。而且明顯偏向了基層,指導基層醫生怎么才能分工明確、功能互補、運行高效,從而建立整合型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以下為她的演講提煉,經過醫家頭條整理編輯:
- 中國18歲以上的成年人不到二十年時間里高血壓和糖尿病都在翻倍,翻了好幾倍的增長。18歲以上的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是27.5%,糖尿病患病率是11.9%。
- 中國每年死多少人?在2020年以前,中國人每年死900萬。2020年以后是2001萬,88%都是死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就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癥、慢阻肺等等。要想健康,對于基層醫生來說,就是預防和治療慢性非傳染性疾病。
- 與營養和健康有關的政策都包括:2015年,十八屆五中全會就明確提出了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任務。2016年,提出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2022年,推出了《中國膳食指南(2022)》。2017年,推出了《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同年,推出了《中國防治慢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2019年,推出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同年,還推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
- 為什么強調營養,因為營養是最劃算的一種模塊。在臨床上治療慢病的時候,有合適的營養治療,醫療費用能夠減少20%。在促進健康的飲食領域,每投入1美元可以回報12.82美元,所以說營養是非常重要的。
- 《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中提出七大實施策略和六大重大行動,七大實施策略包括:
①完善營養法規政策標準體系,推動營養立法和政策研究,提高標準制定和修訂能力。
②加強營養能力建設,包括提升營養科研能力和注重營養人才培養。
③強化營養和食品安全監測與評估,定期開展人群營養狀況監測,強化碘營養監測與碘缺乏病防治。
④發展食物營養健康產業,加快營養化轉型。
⑤大力發展傳統食養服務,充分發揮我國傳統食養在現代營養學中的作用,引導養成符合我國不同地區飲食特點的食養習慣。
⑥加強營養健康基礎數據共享利用,開展信息惠民服務。
⑦普及營養健康知識,推動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常態化。
六大重大行動包括:
①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健康行動,提高孕產婦、嬰幼兒的營養健康水平。
②學生營養改善行動,包括指導學生營養就餐,超重、肥胖干預等內容。
③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采取多種措施滿足老年人群營養改善需求,促進“健康老齡化”。
④臨床營養行動,加強患者營養診斷和治療,提高病人營養狀況。
⑤貧困地區營養干預行動,采取干預、防控、指導等措施切實改善貧困地區人群營養現狀。
⑥吃動平衡行動,推廣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運動人群營養支持能力和效果。
- 做科普的時候,提升居民的健康素質或者健康素養的時候,一定牢記5W原則。傳播信息的時候要科學、適用,要用規范的語言、通俗的話語,適度的傳播,一次不能傳播太多。
- 如何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的能力?首先要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建設;第二充分認清基層醫療存在的問題,比方說醫療資源投入力度不夠等;第三就是通過學習、交流來提升基層醫療服務的能力;第四是將政策落實到位;第五是加強醫聯體的建設,實現完善上下聯動的機制;第六是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第七是加強薪酬制度的建設;最后是深入慢病下層管理。
用知識武裝頭腦,以科學撬動輿論。作為營養人的何麗,希望基層醫療從業者多學一些健康知識,多學一些營養知識,“健康中國營養先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