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在中國基層醫療健康萬里行川渝大會上,作為成都金牛區艾爾康診所的創始人,顧光莉上臺領取了“川渝明醫”獎。站在臺上,顧醫生笑得很開心。會后,她欣然接受了醫家頭條的專訪。
顧光莉參加中國基層醫療健康萬里行川渝大會
01
因緣際會,輪回的是醫生身份,不變的是親情與愛。
顧光莉的父親是一位鄉村醫生,每日奔波于田間地頭為鄉親們看病,方圓十幾里的村民都把他譽為神醫。看著爸爸深受鄉親鄰里的尊敬與愛戴,顧光莉感到特別的驕傲,而這在小小的她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
那時的父親會把顧光莉當成自己的小助手,讓她幫忙干這干那。作為小孩子,愛玩是天性,所以顧光莉開始逃避,放學后遲遲不肯回家。而且變得有點討厭爸爸是個醫生了,因為總也忙不完,還總是讓她一起干活兒。
外婆突如其來的病,再次改變了顧光莉的想法。外婆是顧光莉最親的人,因為她出生的時候是個低體重兒,身體非常的差,因為外婆的不拋棄、不放棄,她才得以活下來。而且顧光莉的父親也是因為她體弱多病才開始走上了行醫之路,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無言卻又偉大。
外婆確診肝癌后,日漸消瘦,這讓顧光莉既害怕又擔憂。起初,她會為外婆打止痛針。打了針沒那么痛的外婆,依然會笑著跟她說說話。再后來,止痛針越來越不管用,外婆經常疼得從床頭爬到床尾,而顧光莉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看著外婆掉眼淚。
盡管顧光莉每天下學都會第一時間趕去照顧外婆,為她打針、吃藥,可是外婆還是撒手離開了。顧光莉傷心難過之余,心里的那顆種子開始生根萌芽。她學習更加刻苦和努力,因為她有了自己的夢想,那就是長大后當一名像父親一樣受人尊敬的醫生,她要幫助更多像外婆那樣深受疾病折磨的人減少痛苦。
在填報高考志愿的時候,顧光莉毅然決然地全部填報了臨床醫學專業,且不服從調劑。她不想給自己留任何的退路,當醫生是她唯一的選擇?,F實并沒有辜負顧光莉的勤奮與執著,她以全縣第二名的成績考入了鐵道部直屬的醫學院。
顧光莉微微一笑說,“我很幸運?!?/p>
02
從體制內到體制外,開啟“為病人尋找方案、減輕疼痛”圓夢之路。
進入醫學院的顧光莉起初并不被老師看好,因為她個子小。對于醫學生來說,這是個改變不了的劣勢。顧光莉是帶著夢想考進去的,她才不在乎這些,她日日如饑似渴地徜徉在醫學的海洋中。老師們開始慢慢關注并喜歡上了這個個子不高但充滿能量的女孩。她也不負眾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畢業后的顧光莉順利進入了中鐵二局醫院,有了讓很多人羨慕的穩定工作。當時的她,懷著減少病人病痛的初心,開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在“老”醫生的傳幫帶中,作為年輕醫生的顧光莉完成了從醫學生到醫生的蛻變,真正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
2005年,顧光莉被評為“中鐵二局集團公司2001年度至2005年度先進女職工標兵”。在以工程建設為主業的超大型國企,一名女醫生能獲此榮譽,其背后的付出難以想象。
顧光莉莞爾一笑說,“我很幸運?!?/p>
顧光莉的先生是她醫學院的同學,也是一名醫生,她們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婚姻美滿、家庭幸福、工作順遂,在別人的眼里,她活成了人生的大贏家。她也以為自己的人生就會這樣平平淡淡地走下去,但要不要改變的岔路口就這樣毫無征兆地出現在她的面前。
成都市金牛區艾爾康診所
2008年,從體制內跳出來的機會就擺在顧光莉的面前。留下,還是離開?對于她來說,真的挺難選擇的。一邊是穩定的工作和自己熱愛的崗位,一邊是充滿不確定的未來和始終縈繞在心間那兒時立下的誓言。
“為病人減輕痛苦,哪怕一絲一毫,也不能放棄”,這個聲音久久回蕩在耳邊,最終顧光莉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從體制內走出,圓自己“為病人尋找方案、減輕疼痛”的夢。
03
四種角色重疊交織,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過去在醫院,流量是醫院的,病人更多的是沖著醫院選擇了醫生。而病人到診所就診,絕對是沖著醫生去的。他們看中的是醫生的診療方案、診療效果,如果沒有療效,診所就難以維持。換句話說,療效是診所的命根子,同時也是作為醫生的顧光莉的終極追求。
隨著自身角色的轉變,顧光莉需要考慮的事情變得更多了。過去在醫院里上班,醫院有健全的組織架構與細膩的專業分工,她只需要做好服務患者的工作。但當離開醫院體系走向診所創業時,她不得不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顧光莉坦言出來創業的自己同時擁有了四種角色定位。首先是醫生,還有就是門店的管理者和領導者,當三種角色重疊交織,就會產生出第四種角色即經營者。當診所醫生在發展診所企業化經營和管理的過程中,平衡好這四種角色定位非常的關鍵。它決定了診所的專業方向、診所文化、診所管理框架,以及診所未來生存和發展的方向。一個診所最終能否走得長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診醫生。
艾爾康診所門診治療室
時間如白駒過隙,如今,顧光莉已經在外打拼了15年。從最初的一個門店,發展到4個門店,再回歸到1個門店,其中的酸甜苦辣,恐怕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作為醫者,她特別篤定的是這15年所服務的每一位患者,她都盡心盡力。一路走來,從最初的想為患者減輕痛苦,到后來開始嘗試以預防為主的慢病管理,她始終在醫學的道路上上下求索。
04
私人定制,整合醫療,調治一體!
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中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即醫術最高明的醫生并不是擅長治病的人,而是能夠預防疾病的人。可見,中醫歷來防重于治。對于此,顧光莉深有感觸。
她認為上醫屬于“養生學”,臨床上60%的慢性疾病與生活方式有關。教會患者養生,在今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話題,也是預防慢性疾病過早發生的有效手段之一。中醫屬于“保健學”,教會患者保養的方法,讓慢性疾病的進展速度變慢,讓患者器官功能下降得慢一些,最大程度的延長健康生命周期,這是醫學努力的方向。而國家也一直在積極倡導將醫療服務關口前移,就是要解決如何“治未病”的問題。如果可以將傳統經典理論和現代醫學進行完美地結合,就可以很好地預防疾病,也可以很好地治療疾病。
艾爾康診所內等待診療的患者
成為“上醫”是顧光莉一生的追求,她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她認為慢性疾病是一個非常龐大的臨床概念,幾乎涵蓋了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最為重要的疾病類型,涉及最廣泛的患者人群。此類疾病通常起病隱匿,發病后進展過程漫長。針對個體,很多慢性疾病之間都存在彼此關聯,甚至互為因果的關系。對于一體多病的慢性疾病患者,恰恰需要的是一個醫生從全局角度實施全面的疾病管理。目前越來越細的分科,已經很難滿足這類患者的需求。
于是,顧光莉將自己的診所定位為一體多病的慢病管理。在日常的診療中,她將慢病管理的理念融入進來。針對每一位慢性病患者,她都會從飲食、運動、陽光、睡眠、心態調整入手,一一為患者詳細講解。
顧光莉悉心為患者進行診療
私人定制,調治方案,短短的8個字,實際承載了太多的內容。為了這八個字,顧光莉和她的團隊,看了很多的書,走了很多的地方去觀摩,去學習,去累積,去提煉。15年的時間里,累積了很多優秀的病例,她相信門診量是患者對團隊診療方案的最大認可。
隨著接診人數的增加,私人定制的調治方案,吸引了很多一體多病的患者。因為現在大醫院臨床分科越來越細,很多患者常常困惑于就診的難度。他們不知道自己應該掛什么科,看哪個醫生,醫生開的藥物該怎么服用,這些藥物混合在一起,會不會有什么不良反應?
讓顧光莉記憶猶新的是曾經接診過一位從瀘州來的患者,他的出院診斷有18個,有5個醫生給他開了藥,患者說他每天吃的藥比吃的米還多。吃了那么多的藥,但感覺身體越來越差。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都有這樣的困擾。對于一體多病的患者,整合治療方案才能讓他們受益。因此,整合治療,也成為顧光莉和其團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05
不斷學習和嘗試,不斷成長與創新。
除了日常診療,她還不斷去嘗試新的方式,比如在抖音上做科普。她笑言自己并不是想做網紅醫生,只是想把自己這么多年行醫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并借助互聯網的翅膀,一傳十、十傳百。
2022年,顧光莉過得并不輕松。每天上午作為編外人員,她要去三甲醫院跟著主任查房,跟著年輕的醫生泡病房,一個科室一個科室的打卡。對于她這個年紀的醫生來說,不光是體力上的透支,關鍵還有心理上的磨練。雖然很苦,但她還是堅持了下來。她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快速鏈接、更新、拓展自己的專業。她要把她們的診所往真正的全科、整合醫學方向上過度。
艾爾康診所醫學營養中心
她始終堅信,除了越來越精細的分科,醫學還應該有一個方向可以很好地探索:私人定制,整合醫療,調治一體。學習工作之余,顧光莉還利用晚上的業余時間寫了一本書——《顧氏醫案集》(尚未出版),全書500多頁,有圖、有文、有解析思路。這是她30多年行醫經歷心血的凝聚,她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保留下來,傳承下去。
說到傳承,顧光莉又笑了,說:“這回我可沒那么幸運了,我的女兒沒有學醫?!笨此坡裨梗瑓s流露出滿滿的驕傲之情。顧醫生的女兒雖然沒有學醫,但在德國留學選擇了理工科的她,還是一脈相承了媽媽身上那股執著勁兒。有主見,能堅持,夠努力,這難道不也是一種傳承么?
聊了那么久,顧光莉說得最多的就是“我很幸運”。筆者能深深地感受到她從內而外洋溢出的從容淡定與幸福美滿,但同時從她的言語間也知曉了她的執著與韌性。這份幸運是她自己爭取而來的,正所謂越努力,越幸運吧。
本文為醫家頭條主編南丁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醫家頭條,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