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時期,由于諸侯國實力太強,且隨著血緣關系的疏遠,諸侯王對中央朝廷威脅極大,漢景帝遂在晁錯建議下推行削藩,結果此舉引發了諸侯王的激烈反抗。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等七大諸侯王起兵反叛,結果僅三月便被朝廷平定。那么,這些諸侯王和諸侯國最終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吳王劉濞:敗逃后被東越所殺,兩子逃亡閩越
劉濞是漢高祖劉邦次兄劉仲之子,于漢十一年(前196)受封吳王,統轄三郡五十三城。漢文帝時,朝廷下令準許私鑄錢幣和私人開采山川林澤,劉濞于是開采豫章郡銅山制錢,又煮海水產鹽,遂使吳國成為最為富強的諸侯國之一。
漢文帝時,劉濞世子劉賢入京,在與太子劉啟喝酒博弈時,兩人因為下棋產生爭執,進而大打出手,劉啟用棋盤砸向劉賢,不料將對方砸死。事后,漢文帝命人將劉賢尸體運回吳國安葬,惱怒的劉濞則又派人將劉賢運回長安安葬。由于此事,劉濞與朝廷和劉啟矛盾極深。
因此,當漢景帝下令削藩時,吳王劉濞的反應最為激烈,正是他積極勾連諸侯王起兵反叛,可謂“七國之亂”的首犯,然而這次叛亂僅三個月便被朝廷平定。
兵敗之后,劉濞率領一千余名殘兵南渡淮水逃至丹徒,派人收攏逃兵,意圖聯手東越國以自保。漢景帝則令周亞夫猛攻吳地,并懸賞捉拿吳王,同時派人出使東越國,東越在朝廷的利誘之下,趁著劉濞勞軍之時,派人將其刺殺,并梟首呈送朝廷,而他的兩個兒子劉子華和劉駒則逃亡閩越。
劉濞死后,漢景帝以皇子汝南王劉非統轄吳國舊地,改封江都王。
楚王劉戊:敗于周亞夫后自盡,以諸侯禮下葬
劉戊是漢高祖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之孫,楚夷王劉郢客之子,乃是西漢第三代楚王。楚國統轄薛郡、東海、彭城共三郡三十六縣,占據著華東肥沃地區的楚國,也算是西漢初年勢力較大的一個諸侯國。
漢景帝二年(前155年),太皇太后薄姬去世。漢景帝三年(前155年)冬,楚王劉戊入京朝見,晁錯借機告發楚王劉戊為薄太后服喪時偷偷淫亂,請求將其誅殺,在晁錯建議下本就有削藩之意的漢景帝,雖然以堂兄弟之情赦免了劉戊,但卻借機削奪了楚國的東海郡,成為了第一個被削的諸侯王。
雖然楚王劉戊逃過一劫,但對于封地被削同樣極為不滿,因此在吳王劉濞派人前往楚國聯絡時,楚王劉戊想也沒想就同意了,乃是除吳王劉濞之外的“首犯”。
后來,劉戊與漢將周亞夫交戰,戰敗后自盡,其麾下兵馬隨之投降。劉戊死后,其家人匆忙將其葬入徐州獅子山的楚王陵。叛亂平定后,漢景帝倒也沒有繼續追究他的罪過,同意以按諸侯王規格下葬。之后,漢景帝改立楚元王劉交第三子劉禮為楚王,繼續統治楚國。
齊地諸王:膠西、濟南、淄川、膠東四王身死國除,齊王有功封國保留
西漢初期,統轄六郡七十三縣的齊國,乃是最為強大的諸侯國,也正因此,在呂后和漢文帝執政時期屢遭打擊。漢文帝十五年(前165年),西漢第三任齊王劉則去世,因其無子,漢文帝遂將齊國一分為六,分別封劉肥的六個兒子為王,即齊王劉將閭,濟北王劉志,菑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膠西王劉卬和濟南王劉辟光。
漢景帝三年(前155年)冬,漢景帝在削奪楚國的東海郡后,又以膠西王劉卬售賣爵位時舞弊為由,削減其六個縣。因此,吳王劉濞決定造反時,遂親自前往膠西,說服膠西王劉卬共同起兵造反,并約定奪取后,與劉卬分天下而治。
劉卬同意謀反之后,又派人游說他的幾個兄弟,也就是齊地的其他幾個諸侯國一起起兵反叛,其中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和膠東王劉雄渠三人同意起兵,但齊王劉將閭卻拒絕參與謀反。
“七國之亂”時,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四王起兵之后,便兵圍齊王劉將閭的國都臨淄,劉將閭拼死抵抗,但因雙方實力差距過大,在臨淄岌岌可危的情況下,劉將閭的確有過動搖,派人與兄弟幾人聯絡,但后來聽說周亞夫平定吳楚,因此沒有參與叛亂。
最終,膠西王劉卬兵敗自盡,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則兵敗被殺,最冤枉的是齊王劉將閭,按理來講他在叛亂中算是功臣,但他明白漢景帝意在削藩,再加上自己的確曾有過動搖,最終還是選擇了服毒自盡。
叛亂平定之后,由于膠西王劉卬、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和膠東王劉雄渠皆參與叛亂,四人身死后封國皆被廢除。由于齊王劉將閭沒有參與叛亂,因此漢景帝并未在意其曾經立場動搖,而是盛贊其堅守的功勞,賜予謚號孝,并命他的兒子劉壽承襲王位。
除了以上五位之外,齊地的另外一個諸侯王濟北王劉志,卻是被自己部下救了一命,他在修建城墻時被郎中令所劫持,沒能發兵參加叛亂,結果反而因禍得福,叛亂被平定后,只是被改封為了菑川王。
趙王劉遂:邯鄲城破后自盡,趙國被廢
劉遂時漢高祖劉邦之孫、趙幽王劉友之子,其父劉友乃是被呂后幽禁而死,因此漢文帝即位之后,便又封劉遂為趙王。漢文帝二年(前178年),漢文帝割取趙國的河間郡建立河間國,封劉遂弟弟劉辟疆為河間王。
漢景帝三年(前155年)冬,漢景帝削藩時,以趙王劉遂兩年前有罪為由,削去其常山郡,這讓劉遂極為不滿。因此,在吳王劉濞派使者前往趙地時,劉遂也像楚王劉戊一樣,想都沒想便參與其中。
劉遂打算起兵時,趙相建德、內史王悍皆拼死勸諫,劉遂不僅沒有聽從,反而下令燒死了建德和王悍。之后,劉遂又發兵駐守于趙國西部,想要等到吳軍到來后一起西進,同時派人聯系匈奴,意圖說服匈奴一起攻漢。
“七國之亂”爆發后,朝廷派酈寄率兵攻打劉遂,劉遂只好率兵回守邯鄲,與漢軍相持七個月,吳楚兵敗之后,欒布回師與酈寄一起水灌邯鄲,邯鄲城被破壞,劉遂自知難敵,遂自盡身亡,趙國被廢。
如上,“七國之亂”后,參與叛亂的七個諸侯王全部身死,就連曾立場有所動搖的齊王劉將閭也畏罪自盡,七個諸侯國中,除了楚國得以保存和吳國被改封他人之外,其余五個諸侯國皆被廢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