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年前的這個日子,齊魯大地淄博市羅村鎮史家村降生了一個男嬰,正值新中國面臨著巨大的重建任務的時代。那個年代,醫療資源非常匱乏,特別是在農村地區,醫生更是稀缺,這個嬰兒就降生在了孫明近這個中年人的家中。
廣成中醫院全景
孫明近是一位有著深厚中醫功底和豐富臨床經驗的中醫人,十里八鄉的村民都來找他看病救治。他生于1912年,成長于戰爭和貧困的年代,見證了百姓流離失所、生病無醫的悲慘現實。正是這種社會背景,讓他下定決心學習中醫,幫助更多的人擺脫疾病的折磨。
孫明近學習中醫期間,曾拜師于山東淄川、濟南等地名醫求學,深入研究中醫經典,不斷總結經驗,取得了很多臨床資料。他在那個顛沛流離的時代帶給周遭的是安心和踏實,雖是戰亂不斷,但鄉親們還有孫明近為他們守護著健康,安穩了許多。
他擅長運用針灸、中藥等多種治療手段,為百姓解除疾病痛苦,養護身體、調理病癥做出了很多臨床實例,鄉親們,提到他就豎大拇指。
廣成中醫創始人孫成廣正在給患者診療
孫明近在他37歲那年迎來他的第二個兒子,就是上面提到的那個男嬰,也是今天醫家頭條見到的孫成廣老先生。孫成廣從小就受到了父親的熏陶,他親眼見證了父親為村民們治病救人的場景,深深體會到醫生的職責和使命。
受到這種家庭環境和父親的影響,激發了孫成廣對于中醫事業的熱愛和追求,也奠定了他走醫學之路的那份篤定和堅守。
村鎮上有些孩子因感冒發燒嚴重的,會一下子驚厥,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孫成廣談到,這在中醫上叫小兒急驚風,他當時小,有時放學回來就會看到這場面,還挺害怕的。可就看父親不慌不忙,在孩子手臂或腦袋上拿銀針一扎,很快孩子蘇醒。記憶中,父親孫明近再給他們喝一小碗中藥,孩子基本就恢復意識和呼吸了。
孫老被筆者慢慢的帶回到那個年代,孫明近老人會帶著家人上山去采集野生的中藥,三百多種草藥遍布山間地頭。中草藥采集回來后,需要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以保證它們的藥效能夠更好地發揮。焙干晾曬可以幫助中草藥去除水分,防止霉變和腐敗,同時有助于提高中草藥的保存期限。
而炮制則是指對中草藥進行一定程度的熱處理,以改變其性味、增加其藥效和消除毒性等。看著父親用一個藥方,再針灸一下,村里的患者常見病:舉例,感冒、發燒、胃腸不舒服等就神奇的好了。孫明近就是這樣一點點影響改變著當時的孫成廣對中醫的那份神秘和濃濃的情懷。
孫成廣在藥房處給中醫新生代嫻熟示范包藥
孫成廣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中醫,照孫老自己的話說,之后走上工作崗位的那份執著和穩健,應該都是來自童年父親給到的陪伴和引導。每當放學后,他總是第一個跑回家,跟隨父親一起去看病人。他感受到父親孫明近是那樣的認真,是用心地給每一個病人看病。孫成廣在父親的指導下,逐漸學會了一些針灸和按摩的技巧。
孫老還看到很多患者在父親的救治下,羊角風,即癲癇,還有精神受挫等,他們找到孫明近來醫治,扎幾針喝兩副中藥就好了。孫老談到這里,若有所思道:“鄰村的張法清的愛人到現在還和孫家往來,當年她因精神受挫而神志恍惚,家人擔心,不知會發生什么情況,怕她走失掉,怕她傷害了別人,怕她傷害了自己……父親給她扎了一個療程,癥狀基本就消失了。之后,她一定要認父親,成了我父親的干女兒,逢年過節她就帶著張法清和家人來看望父親,現在還和我們聯系著,她感謝父親給了她第二次生命。”
孫成廣在專心致志地抓取每一味中藥
提高技能和服務質量,贏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
當孫成廣年齡漸長,他的父親開始教他更深入的中醫知識。孫成廣每天都會花費很多時間來學習中醫,他甚至放棄了許多課外活動,只是為了更好地學習中醫。他不僅熟練掌握了針灸和按摩技能,還開始學習中藥的配方和制作方法。
孫成廣在1973年考入山東中醫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的前身)學習中醫,那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挑戰的時代。他在學校里勤奮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能,為將來的醫療工作做好準備。畢業后,他被分配到羅村鎮醫院工作,開始了自己的醫療生涯。那時的小鎮醫院,設備簡陋,醫療條件艱苦,但孫成廣醫生始終保持著對患者的那份愛和關懷。
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孫成廣醫生,即使在羅村鎮醫院這個醫療條件艱苦的地方,他也從未放棄過對患者的治療和關注。雖然開始時看病的人不多,但他并沒有氣餒,而是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提高自己的醫療技能,不斷地給每一個患者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
二樓一出電梯間躍入眼簾的廣成堂LOGO
他風趣道:“當年我進入醫院,是從坐冷板凳開始的,你想啊,哪個患者想讓一個乳臭未干的毛頭小伙看病啊,都會去找有經驗的老醫生看病的。”孫成廣在那樣的情況下,始終沒有放棄過自己心里的信念。他善待每一位患者,中午休息,有急診病人來,其他大夫都休息了,只能由孫成廣來看,他認真診斷,開藥處理。
他的努力和耐心終于得到了回報,一個患者治愈后,就會向其他患者推薦他的名字。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孫成廣醫生的醫術和治療效果,開始尋求他的治療。他的聲譽逐漸擴散到了周圍的村莊和城鎮,成為許多人看病的首選。
他的復診量逐漸飆升,很快拔得全科室的頭籌,“當年每個月的工資是有獎金的,我這個乳臭未干的小伙,怎么可以拿這份獎金呢,我找到當時的院長,申請把獎金于全科室分,現在想來都覺得挺有意義的。”
在孫成廣的治療下,許多患者病愈出院,重獲新生。他的醫療技能得到了同事和患者的認可和贊譽,成為鎮上的一面旗幟。他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成為許多人努力追求的目標和榜樣。
分診臺護士們認真詢問患者基本情況
孫成廣在羅村鎮醫院工作多年,一直以來都展現出卓越的醫療技能和敬業精神,為患者提供了優質的醫療服務,得到上級部門的肯定和認可。因此,他被評為市區先進衛生工作者多年,并且在醫院內部也獲得了高度的認可和尊重。
中醫文化的價值:中醫和現代醫學相互補充
由于他出色的業績和領導能力,工作幾年之后,孫老就加入了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產黨人,他還被任命為副院長,并分管業務工作。在這個職位上,他繼續發揮著自己的才能,帶領醫院團隊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和護理。
他表示,只有不斷地努力和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職場中獲得更多的機會和成功。現已退休的他,還一直奔波在這條他喜歡的中醫路上,孫成廣雖然已經年邁,但他依然堅持著自己的那份中醫夢,他創立了自己的醫館——廣成中醫。他說,成立廣成堂中醫是想推動中醫事業的發展和傳承,為人民群眾的健康做些力所能及的。
一樓大廳藥房處
廣成堂作為一個中醫醫療機構,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中醫診療服務的同時,還邀請了一些中醫專家和優秀的中醫師傅加入,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中醫團隊。74歲高齡的孫老每天都要出診,他每天早早地來到廣成堂中醫館,穿著白大褂,帶著一臉的微笑,迎接著前來看病的患者。
他用著他的豐富經驗和精湛技藝,為每一位患者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讓他們得到了很好的治療效果和服務體驗。他的奉獻精神感動了很多人,不僅是患者和家屬,連他的同行和年輕的醫生們也對他充滿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孫老成立廣成堂中醫館,是因為他深信中醫文化的價值,并認為中醫和現代醫學可以相互補充,為患者提供更加綜合和有效的治療。他希望通過廣成堂中醫館的建立,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中醫文化,同時也能夠將中醫和現代醫學結合起來,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
再談到中醫藥市場存在亂象和問題,孫成廣說,對于中醫藥來說,監管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的生命和健康是至關重要的。總之,中醫藥市場亂象叢生,需要加強監管。只有通過加強監管,才能夠規范中醫藥市場,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和健康安全,推動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
四代傳承的中醫夢?,千年智慧,醫道傳承
孫成廣的兒子孫賢國對中醫藥深深著迷,這是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孫賢國從小就在祖父和父親看病中長大,之后又跟隨父親學習中醫藥知識,為此他付出了很多努力和汗水。
藥房中成藥陳列處
在考入山東中醫藥大學之后,孫賢國深入學習中醫藥的理論和實踐,擁有了扎實的醫學基礎和專業知識。在跟隨父親行醫20多年的經歷中,他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獨到的醫療技巧,擅長治療內科雜病、胃腸疾病、婦科病、不孕不育等多種疾病。
孫賢國也一直在父親孫成廣的教導下,始終秉承“以患者為中心,以醫德為先”的原則,不斷提高自己的醫療水平和綜合素質。
孫廣成與醫家頭條總編合影
據孫老的家人講,孫老現已在將中醫事業傳承給孫子。現在他們祖孫三代一起奮戰在中醫一線,用他們的醫術和精神為中醫事業而努力。深刻認識到中醫事業的重要性和責任,在孫老的帶領下,兒孫們對中醫事業的熱情和追求一次次被喚醒。在孫老的帶領下,廣成堂中醫館將會繼續為更多的患者帶來健康和福祉。
孫成廣講述了他多年來在中醫領域所積累的實踐經驗,以及他對中醫事業的熱愛和執著。最后他強調,治病不僅僅是治療身體的疾病,更是治療人的心靈。只有安神定志,無欲無求,正如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所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我們也祝福孫成廣及廣成中醫館越來越好!為更多的患者謀得健康福音!
本文為醫家頭條總編望帆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醫家頭條,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