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輔導孩子語文作業。有這么一道題。
讓孩子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動畫片,同時講一講為什么喜歡這部動畫片。
其實這是考察孩子組織語言的能力,考察孩子總結概況的能力,考察孩子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很典型的語言表達能力考察題目。
因為這種題目是開放性的,講的是自己喜歡的,那么必然帶有個人的興趣愛好和特點。很可能某個人喜歡的點,是另外其他人不喜歡的點。
我家孩子講了她六一兒童節看的電影《小美人魚》,我問她為啥喜歡?她說那里面的巫婆衣服亮晶晶的,一閃一閃的,是她喜歡的衣服;而且巫婆變成人后很漂亮,她很喜歡這個巫婆。很典型這是孩子的回答,我聽了其實是感覺很新穎的。
這個回答我一開始以為有點脫離題目,其實并沒有,孩子講了她喜歡的點。只是這個點并不是我們常見的成年的微言大義的角度,是孩子的角度。不過不管怎么樣,一個二年級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就應該給予孩子鼓勵的。
但是孩子轉念一想,說“有點奇怪,我還是喜歡小美人魚吧”。然而瞬間她又不知道如何表達了。我也理解,當我們說違心的話的時候,經常言不由衷,或者無話可說。更何況孩子還不會圓滑地編造一個故事。
同時我也感嘆,如果教育中一個人總是被灌輸某種固有的認識,而不是鼓勵開放性的,探索性的答案,一個人的創造性是很難培養出來的。一個人也很難用多元思維來思考問題,長此以往一個人也很難接受多元的社會,很難包容不同的事物。
留學咨詢中,家長經常問好的教育是什么?除此以外,好的教育甚至還要包含老師要引導孩子學會質疑老師講的內容,不迷信權威。我想通過我輔導孩子這案例來說明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大概是什么樣模式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