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歲時記.禮贊】
中國探空火箭發祥地
何小平聯 孟繁禧、吉世君、車樹林、何小平書
1
九霄萬里圓天夢;
一發千鈞壯國威。
2
開天辟地五千載;
攬月拿云第一村。
3
已借東風抒遠志;
再憑北斗跨新程。
4
航天重托強軍夢;
學子深酬報國心。
5
雄鷹忍負飛天志;
重器喜題強國篇。
6
一箭穿云,為和平喝彩;
九天攬月,讓華夏揚眉。
7
斬棘披荊,羊腸踩出通天路;
枕戈飲膽,鐵血鑄成強國魂。
8
錢學森足跡館
學子歸來,秉衷于赤縣,決勝于蒼穹,止戈為武,教中華吐氣揚眉,兩彈一星功赫赫;
魂兮毅矣,庇佑于神舟,斡旋于紫宙,抱德煬和,讓大眾安身立命,九州萬里碧森森。
9
王希季足跡館
希夷萬象于胸,耕星牧宇風雷激;
季路一言在耳,瀝膽披肝金石開。
【注】希夷:出自《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河上公注:“無色曰夷,無聲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虛寂玄妙或指虛寂玄妙的境界。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極好。出自《左傳·哀公十四年》:“千乘之國,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 柳季、子路,是魯國的普通人,在民間誠實守信,名聲卻流傳遍布天下。因此齊國、小邾國不相信千乘之國的盟誓,卻看重兩位先生的話。此指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年輕的王希季不忍落后挨打的殘酷現實赴美留學,發誓要“工業救國”。1950年初,28歲便獲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科學碩士學位的他面對美國開出的優厚待遇不為所動,毅然回國投身新中國建沒。
10
趙九章、姚桐斌足跡館
哀莫大焉?最痛一星升雙星落;
天何公也?忍堪千古罪萬古勛!
【注】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可悲的是兩位為此作出卓越貢獻的功臣趙九章(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姚桐斌(冶金學、航天材料專家、火箭材料及工藝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卻于1968年死于非命,沒能分享這一天的喜悅。
11
郭永懷足跡館
永為人間行大道;
長懸天際展瓊懷。
【注】上聯言郭永懷拒絕為美國效力毅然歸國以戈止武事。下聯言郭永懷1968年因空難去世,死前用生命守護絕密文件事及2018年初,中國科大和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聯合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提出并獲命名的“郭永懷星”。瓊懷:高潔的胸懷。出自晉·陸云《九愍》:“蘭情馥以芬香,瓊懷皎其如玉。”形容胸懷如白玉般光明皎潔。
12
錢驥足跡館
錢值幾何?唯將事業當生命;
驥存高遠,且把青春獻國防。(柳營亦可)
【注】錢驥第一個向中央提出自主研制人造地球衛星方案并向周總理匯報,且畢生致力于此。他的座右銘是“事業就是生命”、“甘當鋪路石”。至于個人工資多少,房住多大,職務、職稱及個人待遇如何,他從不過問。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唯有他和文革中被暴徒打死的姚桐斌不是院士。
13
楊嘉墀足跡館
嘉猷廣德開天路;
鐵血金聲振玉墀。
14
陸元九、秦馨菱、貝時璋、范本堯、林華寶、楊南生六院士足跡館
深山鑄箭,一聲嘯傲金湯固;
荒野開天,幾代耕耘鐵血誠。
圖片選自中國航天書法家協會(程亮、王新攝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