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殺人祭柱場面銅貯貝器
西漢 云南晉寧石寨山1號墓出土
現藏:云南省博物館
高38厘米,器蓋直徑30厘米,為銅鼓形貯貝器,有蓋有底,內存海貝。
鼓的腰部刻有8人,各手持矛、弩或斧等兵器,在奔跑狩獵。
蓋子中間立有一高9厘米的柱子,兩條蛇盤旋其上,柱頂有一只老虎。
鼓上祭祀場景中共有52人。兩側邊緣各有一鼓,柱右有一個人,雙臂反綁在一個牌子上,柱前有一個人,左足帶著枷鎖,一人跪地,雙臂反綁,三人均裸體,他們是要被殺掉祭祀的犧牲。
柱右有一輛四人肩抗的轎子,里面坐著一位貴婦,是祭祀的主持人。
這是滇人在殺人祭柱或者是慶祝豐收而舉行祭禮。
場景中人物眾多,少部分人在參與祭祀典禮,大部分人在利用祭祀場所進行交流貿易。
滇國青銅器上常有銅柱,而且處于中心位置,學者認為,柱是重要的禮儀建筑,是古滇國舉行祭祀的重要場所,意義相當于故宮的華表。
2、詛盟場面銅貯貝器
西漢 云南晉寧石寨山12號墓出土
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通高51厘米,蓋徑32厘米,出土時器內有海貝300余枚。
為虎耳束腰筒形貯貝器,器身兩側的老虎做向上攀爬狀,虎尾下垂外翻,兩只老虎身上的紋飾一為圓點紋,一為線紋。
器蓋上鑄有復雜的祭祀場景,人物129個,還有干欄式建筑、銅鼓、銅柱、鼎以及動物犧牲,是滇國青銅器中最復雜的一件。
石寨山 M12:26 貯貝器與前面的 M1:4器蓋上的祭祀場景, 在布局上有相似之處,例如銅柱位于兩面銅鼓之中,銅柱附近是人最集中的區域。不同的是詛盟場面中祭祀的規模更大,而且有滇人奏樂的場景,祭祀活動中陳列的銅鼓數量更多,主祭人也不是乘轎而來,而是端坐于干欄式建筑之中。
有些場景非常有趣,有持蛇喂孔雀的(28);
有一人手持雙錘,在敲擊掛著的錞chún于(軍中打擊樂器)和銅鼓(35);
有手捧大魚的(55);有五個裸體小人抱成一排,可能是孩童在做游戲的(72~76);
有一人跪坐著面對被宰殺后橫臥的牛牲,身旁放著一壇酒(110);
這些場景真實再現了古滇人的生活。
貯貝器就是貯藏海貝的容器,可以理解為“存錢罐”,是滇國貴族財富和地位的象征。貯貝器用線刻、圓雕等藝術手法,塑造出生動的人和動物形象,表現的場面有祭祀、戰爭、紡織、納貢、狩獵等,堪稱永存之方志,無字之史書。
貯貝器是滇國青銅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中國的其他地區從未發現過,這兩件貯貝器都是禁止出國的國寶級文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