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出“瓦格納”這個“地雷”,局勢發展變得更加不可捉摸。事情追溯還是要到一年多年,當時年屆70的普京感覺恢復俄羅斯昔日榮光時間已經不多,當時夸下的“給我20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海口的兌現時間也已過期。普京在北京冬奧會后鼓起人生最后的勇氣發起對烏克蘭的攻擊,搖撼了整個地球。
普京是在古稀之年發起大規模對鄰國的戰爭,那么,人類歷史上著名的統治者發起吞并戰爭都是在其人生的哪個階段呢?
嚴肅的學者會搜刮典籍,窮盡事例,以嚴謹的數據統計方式給出一個答案。這也許要耗費一個研究團隊數載的功夫。這篇小文章做不到這個,就舉幾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古今中外案例來讓大家有個初步認識。
亞歷山大東征:公元前334~公元前32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對東方波斯等國展開侵略戰爭,最終建起地跨歐、亞、非三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戰爭肇始時,亞歷山大22歲。
結局:成功。
秦嬴政統一戰爭: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嬴政先后發兵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
戰爭肇始時,嬴政29歲。
結局:成功。
蒙古成吉思汗擴張:成吉思汗征服亞歐是從1189年被推舉為蒙古乞顏部可汗開始,隨后一生都在打仗,,其征服足跡遠抵黑海海濱。
成吉思汗稱汗時27歲。
結局也算成功。
希特勒挑起二戰:希特勒于1939年入侵波蘭,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序幕,最后卻在6年后于柏林的地下室開槍自殺。
入侵波蘭時希特勒50歲。
結局:失敗。
金一代開啟朝鮮戰爭:金家一代命令朝鮮人民軍1950年跨越三八線南下攻擊韓國,朝鮮戰爭全面展開。聯合國軍與中國人民志愿軍先后下場,最后簽署停戰協議。
金一代當時38歲。
結局算平局。
薩達姆入侵科威特:1990年,薩達姆號令數十萬伊拉克大軍自北向南一路平推科威特。最后薩達姆自己于2006年被絞刑處死。
入侵科威特時薩達姆53歲。
結局:失敗。
以上為人類歷史上眾所周知的一些統治者發起戰爭的史實。根據這些不完整的枚舉,可以得出一些不是“斬釘截鐵”,卻也“頗可尋味”的總結:
一、越是趨近現代,統治者發起戰爭的年齡越是趨大。這點可以歸功于人類的發展及醫學的進步。當疾病不再構成對人類壽命的致命危害后,人類更趨于選擇富有經驗的人來擔任首領,所以在當代已經很難看到什么“少年將軍”之類人物了。(當然世襲國家除外)
二、隨著統治者年齡增大,戰爭頻次在減少。這在科學方面也能對得上底層邏輯。年齡增大意味著雄性激素分泌減少,求戰欲望也隨之減弱。除了北方鄰居,很少看到統治者七老八十還要冒著風險開疆拓土。對年長的統治者來說,保持江山穩定才是重中之重。
三、統治者越是年長,發起戰爭失敗概率越高。這個結論不一定成立,還需更多數據支撐。但對現在當權的統治者來說,是個很好的警告。
總之是一句話:戰爭屬于年輕的統治者。
現在,全世界都在擔心哪里哪里會出現擦槍走火乃至全面戰爭。從上面所說的古今中外歷史來分析,如今這個世界上大國統治者都老大不小了,所以大家還是放下心來,該干嘛干嘛,洗洗睡吧。人類目前還不至于會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