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歐廷君
一段時間以來,有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受主流傳媒的誤導,在人才引進和利用上過分強調高學歷、高職稱及年輕化而忽視實際能力,導致各城鄉區域在公共管理及企業經營管理上一旦遇到市場挑戰時,就漏洞盡現、難以支撐。不信,現隨便舉幾個例子:
一、我國現有特色小鎮1600多個,如專業人士去現場深入了解,你就會發現這些特色小鎮大多均是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點與產業特色,這樣的規劃建設在市場競爭中會有競爭力嗎?
二、各市縣在多年的城鎮化建設中,大多數均是簡單的賣地與房地產開發,導致房子嚴重過剩、房價任意吹高,缺乏適應本區域與市場競爭要求的產業布局與產業發展路征,給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帶來巨大風險挑戰,百姓怨聲載道。
三、再從國有企業高管的簡歷來看,跟公務員一樣,絕大多數均是全日制高學歷、高職稱、且比較年輕??蛇@幾年,我們一些壟斷性行業企業都出現虧損。還有某些擁有清華、人大博士后雙學位、曾任國研中心宏觀部副主任,前幾年,國內幾家頭部企業以年薪上千萬聘為企業戰略顧問,可在實際工作中卻沒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甚至讓某些頭部企業巨債纏身。
另外,國內不少食品、藥品知名的民營企業,許多接班人和總理均是擁有海外名校全日制高學歷、高職稱、年齡30來歲,可他們在這幾年的經營管理上,不但沒象一代創業者那樣摧城拔寨,而且經營業績持續下降,甚至出現虧損。
大家不煩再查看一下,在我國歷代1350名狀元、榜眼、探花中,史書上記載有哪個為國家或地方干出了優異成績?還有近代史上喝過洋墨水、且馬列主義背得滾瓜爛熟的王明、博古等大知識分子,由于他們決策上的失誤,導致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而被迫長征。像這樣選人用人的失敗案例,在國內確實是枚不勝舉。
記得我早在2013年,就我國選人用人上的弊端,特以《人才是強國之本,企業發展之源》一文,在《中國干部學習網》向有關領導及社會各界作了詳細闡述。
大家應該知道,美國為什么近百年來能稱霸全球,其關鍵是他們早在60年代對選人用人就以“績效管理”為評判標準?,F連最保守的英國,近年來在選人用人上,不再局限于全日制高學位;鄰國日本在人事改革中,直接取消學歷統計。
可我們的有關部門、國有企事業單位及官方媒體,仍以全日制高學歷、高職稱作為選人用人標準,并大肆宣傳。而今,用一句比較貼切的話說,在管理上,我國的龍頭早已進入國際市場舞臺的中央,龍身還在自身的江河中努力翻騰,龍尾卻仍在千年傳統的泥潭中苦苦掙扎。
請問,我們這種簡單的選人用人方法,是發展生產力還是阻礙生產力?這張紙到底有多大含金量,而且甚至把一些社會經驗較淺,年齡不到的30~40歲左右,就選任為各部門、各地區、各企事單位主要負責人,他們在管理與決策上將會給城鄉區域、企業發展帶來什么,可想而知!古往今來,難道這么多活鮮鮮的教訓與高額的改革成本,還不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嗎!(作者歐廷君,全球品牌、創新、人才、企業家概念科學闡述第一人。亞洲經營智庫首席研究員、企業經營戰略顧問、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經網.中經在線專家智庫特約專家、首席研究員。國內財經、品牌、管理實戰知名專家、多家權威媒體財經、品牌、管理、文學欄目專欄作家、詩人,其發表的許多文章觀點、建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著名專家的贊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