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林志玲嫵媚地拿著某品牌的飲品擺pose的視頻。
羅志祥也曾手舞足蹈地敷著這個品牌的面膜。
吳宗憲曾激情地宣布自己要成為該品牌的新成員。
阮經天、徐崢、陶虹等一眾明星也曾為此品牌站過臺。
這個品牌就是由林瑞陽、張庭夫婦創立的TST庭秘密。
可能你會納悶:能請到這么多大腕代言,可我怎么好像沒有聽說過這個牌子,甚至身邊也沒什么人在用。
再看看這個牌品的銷售數據,你會更加驚訝:
在2017年時,該品牌在前三個季度的營收就已經達到了36億元,凈利潤高達11.43億;
2018年,TST對外宣稱,公司光是交稅就交了約21億元人民幣。
而張庭夫婦更是通過TST積累了不可估量的財富。
2020年6月,他們花費了17.6億在上海的黃浦江邊買下了一幢辦公大樓。
他們的私人的房產更是多到張庭都記不清自己是住哪一層,還得問物業。
然而這一切的商業神話,都止于一場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傳銷調查,徐崢、陶虹等多名明星也被牽扯其中。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這起震驚一時的TST傳銷事件。
明星夫妻
2013年,一款聲稱含有神秘法國活酵母的TST護膚品閃亮問世。
不少人都沖著品牌創始人張庭夫婦的名號前去購買。
張庭,1970年出生于臺灣彰化縣。
17歲那年讀高職時,被星探看中,接拍了第一支飄柔洗發水的廣告,靠著甜美的小酒窩給不少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此,張庭踏入演藝圈,并迅速成為臺灣的化妝品廣告女王,后來又出演多部影視作品。
在臺灣的影視劇中,張庭飾演的大多都是文靜可憐的小家碧玉。
到內地發展之后,開始接喜劇角色。
2000年,張庭與焦恩俊、牛莉共同主演的古裝愛情喜劇《絕色雙嬌》大獲好評。
張庭憑借在劇中飾演的潑辣外向的芊芊一角,迅速在內地走紅。
2002年,她又與徐崢合作,主演了中國大陸第一部穿越劇《穿越時空的愛戀》,創下了超過10.0的超高收視率。
活潑搞笑的風格,也讓張庭有了「女周星馳」的綽號。
跟張庭共同創辦TST的,是大她十歲的丈夫林瑞陽。
林瑞陽本名林吉榮,1960年,出生于臺灣宜蘭縣羅東鎮。
他的出道電影《心鎖》,因為有著大膽的裸露鏡頭而頗受關注。
此后,林瑞陽又接演了《一簾幽夢》,成為了瓊瑤劇的御用男主,曾經有著「臺灣第一小生」之稱。
但林瑞陽的野心,顯然不只是在娛樂圈,他說:
「我是個驕傲的人,我喜歡做一個行業里的老大。
當我在演藝事業里,已經感覺不到上升空間時,我非常自然地想到了換一個行業。
演藝界和房地產其實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同屬服務業,我要做的都是服務大眾。」
2000年,林瑞陽開始把工作重心轉為來大陸經商。
他跟幾位臺灣好友共同創立了「上海新吉陽房地產咨詢有限公司」,做房地產業務。
公司的口號和標語非常霸氣,比如「有能力沒脾氣!」、
「新吉陽人的雄心壯志,可撼天動地泣鬼神,心中無墻天地寬,飛躍宇宙凱旋還!」,
可以說是相當符合林瑞陽說的「我是個驕傲的人」了。
據林瑞陽自己的宣傳,這個地產公司在短短十年間,已經在中國15個區域內擁有了53個經營團隊,總銷售房產面積超過了1545萬平方米,可以算得上是房地產界里一匹耀眼的黑馬了。
不過這些數據都并不可考,真實性需要打一個問號。
林瑞陽說,他的公司已經在美國掛牌上市,但實際上并非是在納斯達克上市,
而是掛牌到了OTCB B,一個門檻相當低的美國股票場外交易市場,這里面的公司嚴格意義上來講都不能稱為「上市」,只能稱為「掛牌」。
林瑞陽與張庭結為夫妻的過程,也頗有一番曲折。
林瑞陽曾經在1989年結過一次婚,一婚妻子是在80年代頗有名氣的瓊瑤劇女演員曾哲貞。
林瑞陽娶她的時候,曾哲貞正值自己的事業高峰時期,二人婚后育有一子一女。
1998年,林瑞陽在婚內期間,到北京探班正在拍戲的張庭,兩人牽手出游時,不巧被游客拍到。
沒想到林家人非但沒有幫曾哲貞這個媳婦說話,反而聯手勸她和林瑞陽離婚。
曾哲貞心灰意冷,不到10天就同意離婚,結束了這段近十年的婚姻,帶著兩個孩子搬出了林家。
林瑞陽當時的經紀人夏玉順說:「是有蜘蛛精勾引我們家唐三藏」,暗諷張庭是小三。
張庭則隨后召開記者會,澄清自己絕對不是第三者,并當場痛哭昏倒,被工作人員攙扶緊急送醫。
張庭曾說,因為他人誤解而被冠上了小三的稱號,她這輩子絕對不可能跟林瑞陽步入婚姻的。但打臉來得飛快。
兩人2002年元旦訂婚、2006年在臺北公證結婚,2009年生下一女、2012年再次誕下一子,可謂重新定義了「這輩子絕對不可能」。
對此,林瑞陽也不是沒有解釋過。
他說自己早就跟曾哲貞離婚了,是因為小孩讀書的問題又復婚了,此時剛好張庭出現。
林瑞陽和張庭的粉絲還曾經到曾哲貞的微博下去謾罵,
逼得曾哲貞發聲明說張庭就是第三者,如果她說的是不實謠言,歡迎張庭夫妻二人對她提告。
而此后,林瑞陽夫妻也沒有對曾哲貞的這則聲明再做出任何回應。
總之,這段抓馬狗血的婚姻,一開始并不被外界看好,但張庭似乎很滿意自己的老公。
她曾在訪談中透露,林瑞陽是個野心非常大的人,曾經因為癡迷炒股,一度血本無歸。
2011年以后林瑞陽的房地產經紀公司也經營慘淡,但她一直對丈夫不離不棄,還拿出全部積蓄支持林瑞陽。
而林瑞陽也并沒辜負張庭的信任,很快就支棱起來,搞出了一個新生意。
微商帝國
2013年,林瑞陽、張庭夫婦創立了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
主營的產品就是「TST庭秘密」系列護膚品,由張庭擔任品牌代言人。
在宣傳中,TST聲稱,20年前,林瑞陽在法國發現了一種菌種并把它帶回臺灣,打算運用到護膚品研發當中。
經過了20年的實驗與研究,成功發開出了全球唯一的、活的、有生命的保養品——TST庭秘密活酵母面膜乳,
宣稱其采用了三菌合一的理念,即啤酒菌、酵母菌和乳酸桿菌。
還說這就是張庭在43歲仍然能夠容顏永駐的青春密碼。
啤酒酵母菌能夠抗老除皺;乳酸桿菌能保濕修復;乳酸提取物能美白祛斑。
反正就是你想要啥功能,這款產品基本都能給你。
這對不缺資源的明星夫婦,還順理成章地拉來了一眾明星,為這種神秘的活酵母宣傳站臺。
讓范冰冰、劉濤、趙薇、張馨予,甚至是錢楓、徐崢等明星都親自上臉使用,并發了微博給網友們安利。
TST的每場宣傳活動,都是明星云集。
陶虹、林志玲、吳宗憲等人親自推銷,吳莫愁、曹格等歌手獻唱,
以至于不知道的人可能還以為這不是賣貨會,是一場粉絲見面會。
很快,明星們的吆喝聲就轉化為了日益增加的TST的用戶和代理人數逐。
不少初期用戶的想法,就像這位代理發文說的:
「這么多明星都有TST的股份,不可能允許品牌有任何瑕疵,
樹大招風,這么一棵大樹穩穩地立在這,你們還看不懂嗎?」
2015年,微信月活用戶突破5億大關,微商開始流行,張庭夫婦也抓住了這個風口,想盡辦法在朋友圈和群聊中做流量裂變。
代理商們聲稱,加入TST庭秘密無需投資,無需囤貨,沒有虧損風險,
同時可以實現「一年多次漲工資、邊顧家邊掙錢、邊掙錢邊玩遍全世界」的夢想,
以此來吸引一些不想上班又想賺快錢的人,或者因為家庭而無法進入職場的主婦們的加入。
利誘之外,也有「威逼」。
他們不斷制造焦慮,每天洗腦說「女人不獨立,就沒有價值,以后孩子長大了也會看不起你」,以此來牢牢抓住寶媽等人群的心。
同時,又在各種銷售群里搞排名,刺激代理拼命沖業績,還說只有排名靠前的人才有機會參加活動,親眼見張庭和林瑞陽夫婦。
每月發工資的時候,各個代理群基本都處于炸鍋的狀態,不停地有人發業績截圖,說自己月入幾萬甚至幾十萬、又買房買車。
2018年底到2019年初,TST開始鼓吹自己要上市的消息,一會兒說將在A股上市,一會兒又說要赴港上市。
TST趁機給不少大代理做了股東海報,讓他們站在張庭夫婦身后,
P上「與數位大咖董事長共享8個億股份」兩行大字,讓代理們感覺自己伸手就能摸到巨額的財富。
作為明星,張庭夫婦很懂得如何為TST造勢。
每年,他們都會舉辦「全國第一微女王家族年終盛典」,不少代理和用戶都以拿到這場盛典的入場券為榮。
盛典活動上,來自全國各地的代理們,會上臺演講,講述自己從「連孩子都快養不起」的窘境,到遇見TST之后,快速做到「年薪百萬、買車買房」的勵志故事。
這些勵志故事還會得到林瑞陽的親自轉發。
據說林瑞陽有8部手機,為的就是隨時能連接各地用戶。
這種「親民」,也為林瑞陽掙來了很多好感。
在2018年底的一次游輪活動上,林瑞陽一點架子也沒有地扮演圣誕老人,跟代理們互動,還情緒激昂地呼喊「讓妹妹們站在我的肩膀上賺錢」。
員工們都感覺,這真是一個真心為她們好的老板。
張庭同樣也沒閑著。
根據抖音記錄,2020年張庭至少進行了87場直播,每場直播幾乎都要帶貨近8個小時。
其他社交平臺上,她也不遺余力地經營著「家庭事業雙豐收」的人設。
記錄自己工作的片段,同時附上一家人幸福生活的日常,為的是給代理們樹立一個完美女性的榜樣。
代理們都親切地稱呼張庭為「庭姐姐」,喊林瑞陽為「林大哥」,賣貨在TST這里,似乎變成了一種「追星行為」。
明星光環、微商裂變、夫妻二人的拼命運營,三者合力之下,這個被捧上了天的品牌,自然收獲了不菲的銷量。
2018年,上海青浦區政府公布的青浦百強企業名單中,達爾威位列榜首,申通快遞、韻達貨運都位于其后。
張庭夫婦對外公布,說達爾威2018年的納稅總額就高達96億臺幣,約合21億元人民幣,
這一驚人稅額更是徹底打響了達爾威「微商第一品牌」和張庭「微商教母」的名號。
那么這銷量如此恐怖的活酵母,就真的這么好用、這么神仙嗎?
爛臉疑云
2016年2月,一位網名為「快樂的周丫丫」的TST金卡代理,在微博上爆料稱,她使用了TST產品后,出現了皮膚粗糙、起皮、臉紅的癥狀。
她聯系了TST公司,但得到的答復卻是「這是正常現象,是你的皮膚在排毒,只要堅持使用,就會好轉。」
可一段時候后,周丫丫的皮膚非但沒有好轉,甚至開始大面積爆痘,嚴重的時候會流黃水、睜不開眼睛。
3月,周丫丫發布《TST庭秘密導致毀容》一文,引起熱議。
《消費者報道》的記者聯系了周丫丫,她表示,后來TST給她寄去了一瓶所謂的新產品「TST晶靈雪花水」,表示有助于恢復。
4個月后,TST又發布公告稱“快樂的周丫丫”在公司的幫助下皮膚已經恢復健康美麗。
但隨后,周丫丫發微博反駁說,自己的皮膚是在醫生幫助下修復的,與TST無關,TST公告中使用的部分照片是盜圖。
根據《消費者報道》記者收集到的信息,和周丫丫有類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
常州一位化名為李曉慧的TST消費者在使用完產品后,也出現了紅腫、流黃水癥狀。
TST公司的回復還是老一套說詞:皮膚在排毒。
還讓李曉慧在排毒期停掉其他產品,只用活酵母與保濕水。
后來,李曉慧臉上實在干癢難耐,就去看了醫生。
醫院檢測結果顯示,她的皮膚角質層已經受傷,是使用了對皮膚過敏的化妝品所致。
醫生診斷李曉慧為化妝品亂用導致的面部脂益皮炎。
2016年7月13日,微信公眾號南都娛樂周刊發表文章《張庭的微商產品被曝毀容爛臉,“百億身家”究竟是如何得來的?》,一度引發大量消費者的關注。
對于化妝品的各種成分,我稱不上是很了解,但臺灣化妝品成分專家林志青曾向《消費者報道》表示,活酵母有『可存活周期較短,制作成本昂貴』的特點。
活酵母對于生存環境的要求極其苛刻,不適宜添加到化妝品當中的。
一般化妝品添加的都是活酵母的發酵提取物。
但如果只添加的是活酵母的發酵提取物,宣傳標語卻使用了『活酵母』等關鍵詞,就屬于夸大不實宣傳。
可事實是,也許TST的產品里,連活酵母的發酵提取物都不存在。
《消費者報道》的記者發現TST的產品根本就沒有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非特殊化妝品」欄目中備案。
他們43款產品中,有30款都被標記著「未備案」,還有20多款同時被標記著「責令改正」。
TST的宣傳頁面顯示,他們「活酵母」擁有國家專利。
然而,《中國網財經》的記者根據其披露的專利號進行了查詢,結果發現該專利的所有者是「琦雅日化(上海)有限公司」,專利發明人為施協均,與林瑞陽、張庭夫婦無關。
更令人震驚的是,根據《新京報》報道,TST產品大部分都是貼牌生產。
有代工廠在采訪中說,給TST做了5年代工了,218元的中高端潔面乳的成本只有15塊錢,低端產品的價格只有8、9塊錢。
為了營造高級感,TST的產品在瓶身上寫滿了英語和西班牙語,但卻被發現是錯誤百出。
配料水的西班牙語是aqua,被寫成了aqu,說明書的語法更是爛得像是機器直接翻譯的。
除了深陷質量問題外,達爾威公司也曾數次因拖欠款項、詆毀競爭而被告上法庭。
裁判文書網資料顯示,2019年,達爾威公司委托上海禾松文化為其設計達爾威青浦博物館,總設計顧問費為53萬元,分四次支付。
達爾威卻在支付了前三期的款項后,拖欠余款,被禾松文化告上法庭。
最終,法院判決達爾威公司支付禾松文化余款8萬元。
同樣被拖欠貨款的還有「上海鑾威電器有限公司」,法院同樣判處達爾威公司支付余款36萬余元,并賠償違約金。
2015年,達爾威公司和林瑞陽為了打壓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
在微博、微信平臺上散布鎮江慕己商貿有限公司的活酵母面膜為假貨的不實信息,構成商業詆毀行為。
被判賠償鎮江慕己經濟損失15萬元。
這種種的「黑料」,可以說是鐵證如山,足以摧毀消費者對TST的信任了。
但神奇的是,即使是這樣,TST仍然擁有著一眾像信徒一般的擁護者。
涉嫌傳銷
2021年12月23日,民間反傳銷協會「李旭反傳銷」,向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申請立案查證TST是否涉嫌傳銷。
12月24日,TST就被凍結了6億元的資金。
張庭夫婦迅速轉發微博回應,說自家公司是合法經營、依法納稅,目前運營一切正常。
但是這條輕飄飄的微博,顯然無法說服廣大網友。
傳銷一詞,迅速讓人想起了曾經發生的兩起下跪事件。
2021年1月,臘八節當天,林瑞陽來到公司,和員工們一起分臘八粥。
林瑞陽坐在沙發上,周圍圍著一圈員工,旁邊的女員工竟然是跪在地上領粥的。
視頻流出后,當即登上微博熱搜,網友們感覺這公司氛圍實在詭異,堪稱迷惑行為。
同年5月20日,這樣的劇情竟然又上演了一次。
在林瑞陽61歲的生日會上,身為妻子的張庭,不在林瑞陽的身邊站著,
而是在他的面前下跪比心示愛,一旁的員工也紛紛效仿,跟著下跪。
張庭竟然還說,下跪是向老板表示尊敬。
此外,張庭夫婦此前給員工洗腦的視頻片段也被紛紛扒出。
場面震撼到說是邪教現場也不為過,在這里我給大家先放一段感受一下。
如果說,這些還能被強行解釋為「獨特企業文化」而并非是傳銷的話,
那么再看看TST公司的銷售模式,大家就知道傳銷一說是否為非空穴來風了。
2021年12月29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
TST母公司上海達爾威宣導高額回報,具備傳銷的三大特征:
拉人頭、繳納入門費、團隊計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字塔式傳銷。
傳銷的核心在「傳」字,也就是多級返利。
法律規定,非直銷企業最高只能采用三級分銷制,超過三級分銷的,就相當于跨過紅線了。
一位TST的代理商稱,進入TST需要先辦理會員卡。
最低等級的會員卡是銀卡,拿貨時可享受9.5折優惠,外加售賣商品時15%的返點。
銀卡之上又有金卡,分為A、B、C、D、E五個等級,返點從24%到32%不等,金卡的等級越高,返點就越高。
勸別人開卡時,代理通常會說:「你給別人開卡,她再給別人開卡,你生兒子,兒子生孫子,子子孫孫買東西,你都有錢賺。」
好家伙,這是還想把TST發展成百年老字號啊...這種子子孫孫的代理模式就是「多級返利」。
在《中國新聞周刊》的報道中,一位名叫宋思文的代理接受了采訪。
她是2016年初加入TST的。
當時她的孩子剛上幼兒園,她在一家公司做后勤,收入不高。
身邊一個朋友跟她說,自己4個月就賺了2萬塊,宋思文心動了。
一開始,她轉發了幾天上線的朋友圈。
后來,宋思文一位做海外代購的朋友突然找到她,說也想加入TST做代理。
宋思文告訴了她的上線。
上線很激動,但跟她說,「你現在是銀卡,級別不夠,得升級為金卡才能發展下線,給別人開卡。要升級到金卡,得先買夠2500元的業績。」于是,宋思文開始囤貨。
彼時正值微商爆發期,宋思文的下線,從0積累到200人,僅用了三四個月的時間。
TST公司有個政策是,代理商只要發展100個下線,就能成立公司,這樣就能拿團隊管理獎了。
可是當宋思文提出要成立公司時,上線卻告訴她,你人數雖然夠了,但業績不夠。
想要成立公司,需要連續3個月,每個月業績突破10萬元。
宋思文每天拼死拼活拉下線,一個月的銷售額也就2萬多元。
想要業績達標,除非自己囤30萬的貨。
此時,上線又給她洗腦說,等你成立公司了,下線人數超1000了,平均每人買個幾百塊,30萬元一個月就能回本。
于是,宋思文不惜透支花唄、借唄、信用卡,囤了30萬的貨。
可當上老板之后,宋思文并沒有迎來TST宣傳的躺賺的生活。
一旦業績不達標,她就拿不到工資。
此時宋思文終于明白過來,TST鼓勵代理成立公司并不是為了扶持他們,而是為了避稅,外加給他們施壓,勸他們囤貨。
后來,TST的這套「金銀卡」制度,換成了「紅藍卡」制度,但換湯不換藥,規則基本相同。
過去的金卡對應現在的紅卡,紅卡又分為了7個等級,銷售業績越高,等級越高,個人銷售獎金的返點也越多。
紅卡會員的工資除了個人銷售獎金外,還包括「代理批零差」和「自媒體推廣獎」。
所謂「代理批零差」,是下線的總業績以一定比例反哺到上線身上。
而如果想拿到「自媒體推廣獎」,個人和團隊業績又要達到一定要求。
2022年4月,根據《紅星資本局》的報道,TST庭秘密的運營主體已被市場監管部門認定為涉嫌非法傳銷行為,沒收違法所得1927.99萬元人民幣,罰款170萬元。
公司名下的96套房產被查封,總價值約為17億元人民幣。
可像宋思文這樣清醒過來的人依然不多。
即便是有市場監管局的調查結果,不少代理商們仍舊不相信TST涉嫌傳銷。
2022年1月1日,多位TST代理商在微信朋友圈發了張庭加班的視頻和圖片,說TST依然正常經營。
還有人在朋友圈發文說,「樹大招風,沒少遇到過黑粉,我們一直好好的」。
當澎湃新聞的記者試圖采訪這些代理時,對方直接回應「具體不好說,省得你們說被我洗腦。」
2022年5月中旬,張庭夫婦委托律師,控告了石家莊裕華區市監局重復立案的執法亂象,并追討被凍結的近20億民幣資產。
張庭夫婦的律師何兵表示,石家莊裕華區市監局對達爾威公司涉嫌傳銷的立案時間是2021年6月。
但早在2021年5月,湖北省保康縣市監局就已經就此立案。
公司不是怕被查,但如果這個區查完,那個區又查,幾百個縣市區是不是都可以排隊查一遍,輪流罰一遍錢?
2022年11月4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管局還是召開TST涉嫌網絡傳銷一案的聽證會,涉案主體包括張庭夫婦、陶虹等。
裕華區市監局認為,達爾威至今為止,并未停止傳銷行為,屬于從重處罰的情形。
還出示了5份舉報人的筆錄。這5個人均為TST代理商。
舉報人李女士表示,TST庭秘密號稱「0囤貨,0投資,0風險」,
可卻在不斷蠱惑她投錢購買TST產品,她一步一步從普通代理商,升級為原始股東,但始終沒掙著一分錢。
而TST的代理律師則抓住了,舉報人居住地的問題不放。
他們發表陳述意見說:辦案機關所說的「轄區內群眾舉報」的說法根本不成立,
因為筆錄涉及的5名代理商的常住地都不在石家莊市裕華區。
而且TST產品是在網絡平臺上進行交易的,該案的管轄權應在網絡平臺所在地,也就是達爾威公司所在的上海市。
按照TST一方的說法,石家莊裕華區市監局根本就沒有權力偵辦此案,案件應予以撤銷。
更有意思的是,根據《紅星新聞》的報道,
舉報TST的李女士的丈夫朱先生,曾經被TST以詐騙罪告上了法庭,并判處了7年有期徒刑,罰金50萬。
朱先生曾經也是TST的一名代理。
2020年11月,朱某在「庭秘密」購物平臺上購買商品時發現,在該平臺上使用支付寶結算的話,有漏洞可鉆。
簡單來說,就是在「庭秘密」平臺上取消訂單后,繼續在支付寶支付,這一樁交易仍然會被判定為成功。
而原本應被消耗掉的「庭秘密」平臺的現金券,則因訂單取消被返還至個人賬戶。
在發現該漏洞后,2020年11月到2021年1月,朱先生利用該漏洞和其掌握的多個賬號以及現金券,惡意下單1123次,實際支付91.74萬元,但獲得了價值565.47萬元的商品,非法獲利471.63萬元。
2021年2月,朱先生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
之后,李女士聯合其他幾位代理,委托「李旭反傳銷」舉報了TST。
至于,李女士是不是為了替丈夫報仇,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目前,TST涉嫌傳銷案仍在調查和審理當中。
如果罪名成立,張庭、林瑞陽、陶虹等涉案的19個主體將面臨高達113億元的罰款。
那么,張庭夫婦,以及與TST利益相關的各路明星,如今在干什么呢?
如何收場
去年8月中旬,林瑞陽被發現出現在馬來西亞,疑似要把戰爭轉移到東南亞。
巡回演說現場,林瑞陽高呼「我復活了!」,
并透露自己已經在馬來西亞成立了東盟第一家分公司。
他說:「你們為什么沒辦法做到一年掙13億,因為你只在馬來西亞,在這里大哥跟你們說,我錯了。我要把我的心放在東盟,我要更加地愛你們。」
如今網上仍有TST的官網,相關賬號中的宣傳資料清晰可見。
TST馬來西亞的臉書官方賬號,也仍舊在發帖,甚至還做了兩次帶貨直播。
另外,天眼查的資料顯示,達爾威的前三大股東是上海的另外三家公司,
這三家公司上面又對應著張庭、林瑞陽夫婦在中國大陸外成立的3家海外母公司。
這樣的股權架構,不僅有利于合理避稅,還能最大程度的降低經營風險。
達爾威的股東名單中還有陶虹,持股1.9%,最終受益股份6.63%。
陶虹的丈夫徐崢盡管并未持有股份,但也被扒出曾經擔任TST公司旗下一款熱銷酒品牌「崢酒」的代言人。
而據TST官方資料顯示,公司的明星股東還包括歌手曹格及其妻子等人。
明星們似乎總有自己的辦法,不管是左手倒右手的公司股權分配,
還是到海外另謀發展,就算是涉案背上了幾百個億的官司,
也能照常發微博,哄大家說「等一個公正的裁決」。
但作為普通人的代理商們,就沒有那么多條路可以走了。
這些加入了TST的代理商們,大多數都是二三四線城市的80后、90后年輕女性。
為了沖業績、拿返點,不少代理是自費甚至借錢囤貨。
為了拉人頭,發展下線,更是不惜得罪了身邊所有人。
現在TST出了事,囤的貨全砸在手里了,買了的也都在喊著退貨。
為了不賠本,只能繼續自欺欺人,幫著TST辯解。
這么多年來,傳銷一點也不罕見,被調查、被取締的傳銷也不罕見,
但它卻總是有辦法,以各種形式、借由各種組織、各種名義,重新出現在我們身邊。
在林瑞陽的自傳《林瑞陽告別林瑞陽》中,他寫了這么一句話:「夢是全世界通用的貨幣」。
是啊,在無數TST粉絲的心中,都有一個「活成庭姐」的夢想。
只是張庭夫婦用這個夢,換來了真金白銀,而粉絲們卻換來了一堆賣不出去的廢物。
2021年5月21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當天,張庭照舊在開直播,賣的還是「喜慶四件套」。
在網友的質疑聲中,她痛哭流涕,說自己從早晨6點工作到晚上11點,一年365天有360天都在工作,每天都很累。
網友們都說 真不愧是演員出身,勸她300億的身家,就別再演了。
現在,對于那些相信了TST的受害者們,這個「活成庭姐」的夢也許真的到了改醒的時候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