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馬昭之前,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人臣弒君事件有以下幾起:
夏朝的大臣寒浞弒君
當時,攝政的后羿陪同夏王帝相外出打獵時,將一應國事托付給大臣寒浞。寒浞卻趁機發動政變奪權,先是殺死后羿,后又逼死帝相。
▲后羿
誰知,寒浞還沒來得及得意一番,部下卻突然發動叛變,并趁機將寒浞及全家捉拿后送給帝相的遺腹子少康。
結果,寒浞被少康凌遲處死。
秦國的趙高弒君
公元前207年,趙高派心腹閻樂逼迫24歲的秦二世胡亥于望夷宮中自盡。
結果,不久,趙高又被秦子嬰設計殺死,三族被誅。
春秋時期的齊國大夫崔杼弒君
公元前548年,齊莊公多次悄悄到崔杼家中,與其妻東郭姜通奸。崔杼知道后非常氣憤,一怒之下,謊稱病重,將齊莊公誘至家中后殺死。
兩年后,崔杼的長子崔成、次子崔強、三子崔明卻因互相爭權而導致家族內訌,于是政敵左相慶封趁機攻滅崔氏。崔杼、崔成、崔強盡皆被殺,僅有崔明僥幸逃往魯國。甚至,崔杼的尸體還被齊景公命人拉出來鞭尸、暴曬。
東漢末年的董卓弒君
190年3月6日(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董卓派郎中令李儒給弘農王劉辯(漢少帝)去一杯毒酒,劉辯先是不肯喝,在李儒的強迫下,無奈接過酒杯,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蕃。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歌畢,一飲而盡,倒地身亡,時年僅15歲。
▲董卓
總感覺,劉辯的死亡時期記載的如此清楚,在古代的歷史人物中應該也是十分少見。
結果,董卓被義子呂布派的李肅當場殺死,誅連三族,還成了中國歷史上總體評價極其負面的人物之一。據說,董卓死后被暴尸東市,守尸吏還把點燃的麻繩插入其肥胖脂厚的肚臍眼中,點起天燈, “光明達曙,如是積日”。
從以上不難看出,這四次的弒君事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全都是現世報,一個好下場的都沒有,而且結局都很慘。
三國時期的司馬昭弒君
但是,反觀司馬昭弒君,他爹司馬懿手指洛水為誓的聲音還未在自己耳邊消失,他卻在光天化日之下當街弒君曹髦。
▲司馬昭
可能有人會說,弒君的指使者是賈充,親手弒君的是成濟,而司馬昭并沒有明確表達出讓賈充弒君的話語。但是,也不想想,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能明言嗎?只需一個眼神,作為親信的賈充就能明白主子的心意吧。因此,“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詬病才會深入人心。
然而,司馬昭卻一點事都沒有,還成了西晉王朝的奠基者之一,甚至還被追封為晉文帝(晉太祖)。
也就是說,從司馬昭弒君開始,后人對弒君的行為就再也不會有太多的顧忌,反正不會有現世報,還怕什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弒君就弒君吧
因此,有人認為司馬昭開了一個弒君的壞頭,這才對他的弒君行為評價最差。
本文純屬個人觀點,歡迎指正修改錯誤之處,發表不同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