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7月,2023年已過半,是時候回顧一下上半年的成績單了。
這半年算不上平靜,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唇槍舌戰此起彼伏,濃濃的火藥味,卻并不能掩蓋數字的完全客觀。2023年1-6月,比亞迪共銷售125.56萬輛新能源汽車,大約是全國同期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的三分之一,這個數字讓比亞迪以絕對優勢穩坐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打開了中國汽車產業新格局。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火爆的同時,潛力更是無比巨大,我們依舊拿數字來說話。據公安部發布的最新數據,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為4.26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620萬輛,汽車3.28億輛,也就是說,勢頭正猛的新能源汽車其實僅占汽車總體保有量的二十分之一!
當下,國家持續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今年6月2日還發布了一系列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為了進一步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國家提出要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
得益于政策扶持、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進程加速,我國新能源車市持續維持高增長態勢,長期以來已成為國內車市最大亮點。
誰能成為新能源車市的主角?答案正逐漸清晰。
比亞迪近日公布了新一輪銷量數據,根據統計,今年六月比亞迪乘用車銷量達到了251685輛,毫無爭議地斬獲新能源銷量冠軍。同時,今年1-6月,比亞迪累計銷量超125萬輛,以絕對優勢穩坐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憑借穩扎穩打的產品實力與技術優勢,比亞迪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還能保持如此優勢,實屬難能可貴。對數字比較敏感的朋友應該還記得,從200萬輛到300萬輛,比亞迪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而這次半年就賣出125萬輛,距離500萬輛下線看來是不遠了。這個成就不單單是中國式奇跡,更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道路的成功實踐。
細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統計表,不難看出純電銷量和混動銷量是差不多的,這可是個皆大歡喜的局面。比亞迪今日的成就,離不開其前瞻性的多品牌部署和技術儲備。繼王朝、海洋、騰勢、仰望之后,比亞迪今年6月再度推出新品牌方程豹,實現10-100萬區間的品牌覆蓋。從家用到豪華,從大眾到個性化,比亞迪旗下品牌能滿足用戶多方位全場景的用車需求。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比亞迪的發展都將成為中國汽車史上的教科書級案例。
比亞迪一直都堅持“技術為王、創新為本”的發展理念。技術方面,比亞迪始終保持高份額的研發投入,從刀片電池、DM-i、CTB到易四方、云輦技術,以及即將亮相的DMO,比亞迪的技術實力始終站在行業巔峰。
前瞻的產品布局,厚實的技術壁壘,這些都構成了比亞迪銷量領先的關鍵因素。
比亞迪率先在汽車行業中采用了垂直整合的供應鏈模式,該模式的優勢主要在于主機廠和供應商想的都是同一件事,溝通順暢沒有墻。此模式下比亞迪可以更加高效地研發和生產汽車,這也是比亞迪能夠在汽車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的原因之一。
我們常說,一家企業的發展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最具核心競爭力的顯然是人才。如今,各大企業都在縮減招聘規模,比亞迪卻逆向而行,公開招聘大量工程師。數據顯示,2020年比亞迪研發人員是35776位,2021年增加到40382位,2022年達到了69697位,而今年比亞迪預計再招聘3萬左右的應屆生工程師,其中60%為碩博文憑,并計劃招收700-800名清北畢業生。
“只爭朝夕”是短視的,企業對人才的態度,決定了企業的未來,比亞迪的潛力由此可見一斑。在技術方面擁有龐大的高端人才團隊和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這是比亞迪技術創新的底氣和實力,也是其源源不斷向行業輸出全新技術的原因。
在投資者溝通會上,王傳福董事長更是直接表明“比亞迪未來2-3年還是會用人海戰術,用大量的研發人員來保持顛覆性迭代的能力,拼的是工程師,拼的是垂直整合的能力,拼的是市場戰略,拼的是規模優勢。至于某一項技術對我們來說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我們的技術池子里有很多魚,關鍵的時候就撈一條出來”。
王傳福董事長本人也屬于技術型人才,創業至今一路走來,他更懂得工程師對于一家企業研發新技術到底有多重要!
從2022年開始,比亞迪還在加速出海步伐。據不完全統計,比亞迪乘用車已在瑞典、荷蘭、挪威、德國、丹麥、日本、澳大利亞、印度、泰國、巴西、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國、巴哈馬等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布局。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5月,比亞迪海外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1.02萬輛,1至5月海外銷量累計約為6.38萬輛。
6月28日,比亞迪在巴西召開海豚車型上市發布會,發布當日比亞迪海豚平均每5分鐘就售出兩輛。截至當地時間6月29日,比亞迪海豚在當地市場已售出300輛。緊接著,7月5日比亞迪宣布擬45億元投建巴西生產基地,預計2024年下半年投產,這是繼在泰國投資建廠之后,比亞迪在海外的又一重大布局。
再說說比亞迪的車型覆蓋,看似盤子很大,其實也是為了應對當前中國汽車競爭新格局。無論是老牌車企,還是理想、蔚來、小鵬等新勢力車企,都在為分到一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羹而拼盡全力。比亞迪要想突破包圍,保持領頭羊的位置,就得面面俱到,一個不落。這樣做還有個好處,某些車型“一不小心”就會成為爆款,也就在今年6月,比亞迪秦創下中國首個新能源A轎百萬IP,從“A轎冠軍”到“全品類冠軍”,再到累銷突破100萬輛,秦的快速突破帶給大家的除了驚訝,更多的是自豪,中國汽車品牌正一步步走向更高的巔峰。
6月7日,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發文稱:“中國今年兩次震撼了汽車界。首先,在上海車展上,中國的電動汽車以質量、功能和價格震驚了西方的競爭對手。隨后,有報道稱,中國在2023年第一季度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獨立分析機構Canalys預測稱,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總量有望達440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占比有望超30%。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預測與Canalys差別不大,認為今年我國汽車出口規模將達到400萬輛的水平。
除了出口數量的高速增長,中國汽車出口海外的“版圖”也在不斷擴大,向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發起了沖擊。
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要想保持領先地位需要不斷創新和進步。過去的幾年中比亞迪一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投入大量的研發資源,在技術方面比亞迪擁有一系列核心技術,如電池技術、電機技術、電控技術、車身結構技術等,這些技術都得到了不斷地改進和優化。此外,比亞迪還在燃料電池、氫能等領域展開研究,不斷探索新的技術方向。
按照早前王傳福董事長的規劃,今年比亞迪的銷量目標是300萬輛起步,爭取翻倍增長到360萬輛。倘若以3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來計算,比亞迪前半年已完成全年目標的41.85%,意味著未來六個月需要完成174.44萬輛,平均月銷29.07萬輛。以目前比亞迪的月銷量來看,考慮到后續旗下好幾款新車型的陸續上市,完成300萬輛的年度目標難度不大。
上半年125萬輛的銷量還遠沒達到頂點,因為比亞迪還有更多包括宋L、方程豹、仰望U8、騰勢N8等新款車型蓄勢待發,新車上市對比亞迪的銷量會有顯著的提升作用。比亞迪對于未來有著極富前瞻性的布局與眼光,以技術稱王,堅持技術創新,打造更有實力的車型。
比亞迪的成功,離不開每一位比亞迪人的努力,離不開比亞迪過硬的技術,更離不開每一位車主的信任。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希望比亞迪能不忘初心,持續推出高性能、高品質的車型,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添磚加瓦,一路向前,乘勢而上,讓中國品牌登上世界的舞臺中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